内容提要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而董乐山译本已经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本书出版80周年,此次新版得到董乐山家属授权,并配有五十余幅珍贵历史照片,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经典译本。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我们仨(精)》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专享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我们仨(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本书系钱穆先生综合各家对孔子的考订写就的孔子生平传记,所采取的材料以《论语》为主,以《史记》《左传》等为辅,重在阐扬孔子的教育、学术、政治思想。其篇幅“力求精简”,措辞“力求简净”,深入浅出文辞典雅,实为作者晚年 重要的著作之一。
《我们仨(精)》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 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我们仨(精)》分为两部分。 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 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15年来,徐川作为一位80后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持之以恒地跟数十万青年线上线下谈心交流,深受他们的喜爱。这些交流形成了上百万文字的成果,徐川从中精选出20万字形成本书。 本书围绕专业、学习、就业、考研、恋爱、选择、信仰等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关心、最经典和最容易引起困惑的话题,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用“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是青春旅途中的贴心读本。 作为深受青年喜爱的同路人和陪伴者,本书作者坚持对所有青年在线咨询48小时内有问必答,实现全天候陪伴,形成了逾5000万的阅读量,陪伴一批批青年书写青春、成长成才,遇见最好的自己 。
本书是沈从文的自传,记录了作者在湘西的成长岁月。作者回望从乡野童年到投身行伍的种种经历,真实描绘了故乡的生活,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文字中充满了生命的炽烈和真诚。 这本自传,是《边城》等一切朴野湘西文学的源头。
《屈原传》是知名教授杨雨的代表作。全书对屈原的传奇人生做了全景式描绘,并从浪漫文学始祖、爱国思想先驱、香草美人情意、正道直行精神四个维度,对屈原的精神内核和人格魅力进行了深度解读。行文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乏诗人的浪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把屈原的惊世才华、多舛命运和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爱国精神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
斯特凡·茨威格著的《三作家传(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是作者传记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中,斯台芬?茨威格从世界文坛上选择了三位作家作为他研究的对象,从心理分析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来研究这三位作家的生活和创作,他们是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法国作家司汤达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茨威格认为,这三个作家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一级高于一级。卡萨诺瓦是原始阶段,他的作品无非是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白描一番,一一诉之于纸,未加评论,未作分析。而司汤达是心理学阶段。到了托尔斯泰则更进一步,进入道德、宗教阶段。
本书系钱穆先生综合各家对孔子的考订写就的孔子生平传记,所采取的材料以《论语》为主,以《史记》《左传》等为辅,重在阐扬孔子的教育、学术、政治思想。其篇幅“力求精简”,措辞“力求简净”,深入浅出文辞典雅,实为作者晚年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苏东坡的故事》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以苏东坡在眉山、黄州、惠州、儋州等地的生活为时间线,用富有情感的故事形式讲述了苏东坡波澜壮阔的风雨人生。第二部分选取苏东坡被收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精彩诗词进行赏析,帮助青少年读者 好地理解诗词的背景和内涵。第三部分全面梳理了苏东坡的生平年表。 读故事、品诗词。青少年能从本书中感受苏东坡的坚韧与豁达,获得面对挫折与困难的人生力量。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郡阳都县人。 诸葛亮出身于官宦世家,父母早亡,少年时为躲避战祸,辗转流落荆州。后在隆中度过十年隐居生活,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为仕。 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诸葛亮殚精竭虑,为刘备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占领荆州,夺取益州,打下三分天下的基础。 刘备病逝之后,诸葛亮肩负托孤之重,心无二志,全心全意辅佐刘禅。为巩固帝业,兴复汉室,他不顾自己年老体衰,接连北伐,虽无功而返,仍矢志不渝,最终命殒五丈原。 诸葛亮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还是伟大的发明家。他推演兵法,制作出八阵图;还革新连弩,能连续发射十支羽箭;又制作木牛流马,为山地军事运输做出重要贡献。 他一生谨慎务实,为政至公,兼有君子之德与忠臣之节。因为他的功绩和忠心,千百年来,广受世人称颂。
一本书讲透千古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一生。在作者的笔下,李清照是女性一个标杆式的典范:在被男子话语权所主导的古代文坛,千百年来唯有李清照一人可与苏辛等文坛大家媲美,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也唯有李清照敢于发表《词论》,批评当时的词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不会写词;在性格上,李清照豪放,爱喝酒,活得潇洒肆意;面对婚姻,李清照更是古代少有的敢于顶着世俗异样眼光和舆论状告丈夫、主动离婚的女子……于是,一个敢爱敢恨、自由不羁、忧国忧民的李清照跃然于纸上。
俄国文学巨匠托*斯泰晚年的**重要作品。 小说讲述了*位备受推崇的法院官员,本来过着*常无奇的生活,突然间得知自己患了重症,*将面临死*,于是开始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故事。小说以白描的手法细*地表现了人类在面对死*之时全*的**活动,深入思索关于死*的议题,引发每*个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
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一生坚持抗金主张。本书以陆游的作品为脉络,叙述了陆游壮志难酬的悲情一生。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陆游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轨迹都被打上了金戈铁马的印记,即便如此,他也始终抱有收复中原的执着信念,整部作品展现了陆游始终不渝的爱国之志和不朽的诗才。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先后入董晋、张建封之幕为官。之后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被贬阳山,遇赦被召回,先后担任国子博士、河南令、考功郎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职。元和十二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因军功授刑部侍郎。后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长庆四年病逝。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散文创作方面所取得的崇高成就为世人所公认,甚至被后世誉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韩愈和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主张继承先秦两汉以来的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明确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使当时的散文创作生面别开,气象一新。
白居易被尊称为“诗魔”和“诗王”,是唐代诗人中保存作品 多的一位。本书按照白居易人生历程的先后顺序,以诗词为切入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将诗人不寻常的一生和其创作的诗歌加以解析,对白居易的诗与人生进行解读,挖掘人生沉浮背后的内心情怀。希望这本书,能将白居易伟大的人生勾勒完整。白居易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但“诗魔”的内心世界太丰富,有太多东西值得探索与回味。 内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