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回忆录:战犯改造所见闻 定价 42.00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开本 16开 作者 沈醉 页数 ISBN编码 9787503453724 内容介绍 本书为沈醉本人撰写的回忆录。作者用幽默风趣的笔调描述了他在战犯改造所期间的所见所闻,特别是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郑庭笈、曾扩情、陈长捷、邱行湘、王陵基、范汉杰、李仙洲、黄维等众多战犯在狱中种种令人喷饭搞笑的表现。他们当中或为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或为地方省市的 脑政要,或为掌握生杀大权的特务头头,个个都是积 反g的专家、打手,双手沾满了革命志士的鲜血,可经过十多年的改造之后,都成了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
这本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 传记旨在探索解密拜伦复杂又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卡锡的视角是比较全面的,尤其重视诗人人生各个阶段中的主观意识,追溯了他在意大利、土耳其、希腊的旅行,以及诗人前往希腊的英雄式之旅。也正是在那里,诗人在三十六岁上就悲剧式地英年早逝。而他去世后,到处渗透着拜伦主义,拜伦主义横扫欧洲。作者阐述了拜伦主义对于文学、建筑、绘画、音乐、风俗、性和心理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全书 耀眼之处。
本书为中华礼藏礼制卷总制之属第四册,主要为《政和五礼新仪》的点校。《政和五礼新仪》是北宋末年编成的重要国家礼典,该书编撰过程是,首先主要利用了中晚唐的典籍对历代礼仪沿革进行了梳理,然后在熙宁、元丰学术的指导下,由徽宗皇帝为最终的是非裁定者,对历代礼制的歧异进行了评判,最后制定了标准的文本,就是《政和五礼新仪》。《政和五礼新仪》体现了徽宗整顿礼制的决心和当时的学术取向,也体现出北宋晚期的礼学知识结构相对唐代而言发生了重大变化。它还标志着宋代国家礼仪真正的成熟。
本书为中华礼藏礼制卷总制之属第三册,主要为《太常因革礼》、《大金集礼》的点校,共分150卷。《太常因革礼》为欧阳修、苏洵参与编纂的宋代礼典,共一百卷。《续资治通鉴》卷六三英宗治平二年九月辛酉:“提举编纂礼书、参知政事欧阳修奏,已编纂书成百卷,诏以《太常因革礼》……”《大金集礼》,四十卷,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 年)礼部尚书张暐等所进,包括尊号、册谥、祠祀、朝会、燕飨、仪仗、舆服等门,分类排纂。
本书是黄专先生生平艺术史论与艺术批评的编年文集,拟分三卷,卷一“论当代美术”,卷二“论当代美术家”,卷三“论美术史”。作为艺术史家,黄专教授的艺术研究涉及古代和当代两部分。他格外重视艺术发展中“史料”或说“文献”的作用,尤其是对理解历史所起到的作用,致力于处理历史与当代、文物与文献的关系,向读者全面展示中国艺术的发展面貌。
书名:阮刻毛诗注疏(典藏版) 作者:(清)阮元 校刻 所属丛书:四部要籍选刊 装帧:布脊精装,带护封 册数:一函六册 总页数:3248 ISBN:978-7-308-20002-8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定价:598元 《阮刻毛诗注疏(典藏版)》简介 四部要籍选刊·经部之一种。以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刻本(即阮元刻本)为底本进行影印。阮元刻本是二百年以来合刻十三经的通行本,向以校勘精审著称,其学术价值至今未被超越。 《诗经》据称经过孔子删定,是两千年来儒家文化的核心典籍。《诗经》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代表了先秦时期文学水平的最高境界。 刊刻者简介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
《念庵罗先生文集》二十四卷,明罗洪先撰。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出身于仕宦世家,奉父命师事同里李谷平。曾任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嘉靖二十五年(1546),在乡里近处辟石莲洞,此后多静居洞中,然仍以兼济天下为怀。一生孝友谦让,清廉耿介,其道德文章,为时人所重。 念庵作为王阳明后学,其实一生并未受业阳明之门,而是阳明的私淑者。常与王龙溪、钱绪山、聂双江、欧阳南野、邹东廓、王心斋等阳明弟子交往论学,深受他们的影响。念庵对于阳明学说,虽然推崇备至,但也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自己的创见。特别是针对龙溪的良知现成说提出了“世间那有现成良知”的观点,对龙溪、心斋等所倡导的现成派之流弊起有矫偏救弊的重大作用。所以黄宗羲断言:“天下学者,亦遂因先生之言,而后得阳明之真
奥斯卡 王尔德的一生 就像他的智慧一样 充满了悖论。他既是 名人文化 的早期倡导者,也是其受害者。他的成就经常被人低估,他的成功遭人摒弃。他深藏喜剧天赋,却奋力创作悲剧。他是一个毫不掩饰的势利小人,却乐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他装出一副纨绔子弟的鄙夷神情,却常常做出大度的善举。他虽然婚姻幸福,却狂热地喜欢上了男人,并因此在事业的顶峰给自己带来了灾难。他蔑视权威,却诉诸法律来维护自己对阿尔弗雷德 道格拉斯勋爵的爱。他喜欢与时尚人群为伍,去世时几乎无人陪伴:下葬时只有十几个人伫立墓旁。 马修 斯特吉斯利用过去三十年曝光的新材料 包括新发现的信件、文件,以及诽谤案审判的完整笔录,从历史学家而不是文学批评家的角度,力图让王尔德 回到他的时代和现实 。
《西河文集》一百八十九卷,清毛奇龄撰。《西河文集》,一百八十九卷,收录了毛氏最重要的诗文,其中如《寄阎潜丘古文尚书冤词书》《与阎潜丘论尚书疏证书》《与黄黎洲论伪尚书书》《覆冯山公论太极图说古文尚书冤词书》《覆章泰占质经问书》以及《辨圣学非道学文》等,集中反映了毛氏学术思想。此外大量的碑铭传记,也为了解毛氏生平及清初社会提供了重要史料。《西河文集》脱胎于《西河合集》,而合集则经历了三次大的汇纂。初刻于康熙三十八年毛奇龄七十七岁时,毛氏卒后七年的康熙五十九年第二次刊刻,补充了初版之后的若干著述。乾隆十年书留草堂在第二版基础上出第三版。此后尚有乾隆三十五年陆体元修补重印本、嘉庆元年萧山陆凝瑞堂刻本。 本次校点以康熙五十九年版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儒藏》本《西
《文天祥年谱》是一部关于文天祥生平的编年体资料。全书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全面地记叙南宋名相、爱国英雄文天祥的生平大事及其从容就义的心理历程,展现文天祥光辉而的一生。为赣文化乃至宋文化的爱好者及其相关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资料。
梭罗的《瓦尔登湖》用澄澈的思想和文字告诉我们 物质极简、灵魂丰盈 的生活真谛。梭罗远离喧嚣,在瓦尔登诗意秀美的四季景色中,过着极简的生活,不断地思考如何生活才能离自己的心灵更近。他用文字树立了一根真实世界的标尺,让后世就知道,假相和幻景屡屡泛起的洪流到底多深。 纪念版 采用广受好评的美文译本,并配有近百幅美国知名自然摄影师 隐居 瓦尔登湖数年拍下的珍贵照片,美文美景相互映衬,令人为之神往。
艾德蒙?钱伯斯爵士一九三零年出版的两卷本《威廉?莎士比亚:事实与问题研究》(William Shakespeare: a Study of Facts and Problems)是莎士比亚研究中的经典巨作,是一部详尽的文献汇编。典籍、证据、讨论和细微的争议都包括了进去。本书是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查尔斯?威廉斯参照该书所写的节本,是为阅读莎剧和渴望知道有关这位斯特拉福的剧作家情况的读者写的。很多人听说过纹章授予、蒙特伊作证或遗嘱,却未曾有拜读的机会;而有些人对偷猎、看马和扮演亚当的情况略知一二,对这类轶事的来源、时间及其可靠性却一无所知。本书包含了有关的文件和轶事,专享的删节是连篇累牍的法律术语。书稿主要内容共分为五章,分别论证和辨析了莎士比亚在出身小镇的轶事,以一伊丽莎白女王末年为背景,论述了莎士比亚的戏剧生涯,辨析了莎士比亚剧本的真
《鲁迅故里图文集》汇集了鲁迅纪念馆所收集的大量与绍兴有关的文物图片与文章,是研究、纪念鲁迅成长环境、思想的重要资料。绍兴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是具研究实力、馆藏鲁迅文物多的专业纪念馆。
《范仲淹新传/名家名传》为程应镠先生写作的靠前部历史人物传记。作者着重研究了范仲淹与同时代人的关系,详细叙述范仲淹的仕宦经历、德业文章、边塞武功、公谊私交,既勾画了范仲淹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风骨,同时又映照出他所处时代的历史风云变幻。本书叙事严谨,文字练达,作者为人物立传坚持论丛史出,史观自然流露,是一部历史人物研究的典范之作。
MicrosoftInter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 诗剑风流——杜牧传》 这是一部个性鲜明,融汇了作者独到的见识和心得体会的人物传记。作品对杜牧作为晚唐两大杰出诗人、文学家之一的历史地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定位准确,评价中肯;对杜牧的显赫家世,饥饿、贫穷少年生活,文学创作上的崭露头角,“十年一觉扬州梦”的幕府生涯,“三守僻左、七换星霜”的刺史岁月,以及最后回京任中书舍人的经历,都做了真实、清晰、细致、生动的表现。在人物性格方面,作者力求多方位展现,使杜牧这一人物在作品中有血有肉,饱满生动。
安德烈·莫洛亚(AndréMaurois,1885—1967)为法国两次大战之间登上文坛的重要作家,其著作涵盖小说、历史与传记,尤其以传记文学名扬于世,被誉为二十世纪著名的传记文学大师。莫洛亚所著的传记,人物生动,情节有趣,富有小说情趣。在传记写法上,有过革新之功,被誉为写出法国文苑里好的几部传记。主要作品有《爱丽儿:雪莱传》、《唐璜:拜伦传》、《奥林匹亚:雨果传》、《莱莉娅:乔治·桑传》、《普罗米修斯:巴尔扎克传》、《追寻普鲁斯特》、《三仲马》以及《狄更斯评传》的传主都是世界文学史上大师级的人物,各自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学世界,而且个性气质各异。莫洛亚的这几部以文学大师为传主的传记作品属于他出色的传记之列,本身即是的文学作品。《唐璜--拜伦传(莫洛亚文学传记)》无疑是莫洛亚众多传记作品中的杰出代表。莫
《中国苏轼研究(第九辑)》共收文29篇,包括《苏轼词历史文化解释三题》《苏轼以议论为诗浅析》《苏轼涉酒词悲剧意识探析》《从交往关系看苏轼对文同的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