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1915 1997)是20 世纪著名钢琴家,出生于乌克兰。他以极广的演奏曲目、举重若轻的技术以及富有诗意的分句闻名。1995年,里赫特指定著名音乐纪录片导演布鲁诺 蒙桑容为其作传。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两人进行了多次对谈,他们之间的友谊与信任也与日俱增。这段交往的成果,除了获誉无数的里赫特纪录片之外,还有这本《谜:里赫特》。 本书是蒙桑容在里赫特访谈、里赫特日记的基础上整理、编著而成,包括里赫特自述和里赫特听乐笔记两大部分。《自述》是里赫特对其人生经历和钢琴家生涯的完整回顾,生动彰显了这位与众不同的钢琴家的独特人格魅力;《听乐笔记》收入1970 1995年间的里赫特日记精选,内容包括音乐会和唱片聆听记录,对音乐作品、音乐家和同时代演奏家的评价等,与《自述》形成互补,是里赫特思想和生活的
在这本 成功的新版 中,哈罗尔德 勋伯格通过 一连串引人入胜的传记性 篇章,将作曲家 从蒙 特威尔第到20世纪90年代 的新调性主义作曲家逐一 做了介绍。作者认为,音 乐是一门不断演变的艺术 ,没有哪个天才(无论他 有多么伟大)不曾受到其 前辈的影响。在这里,伟 大的作曲家是作为一个人 来呈现的,他们生活着, 并与周围的现实世界发生 着联系。 本书把 严肃音乐 相关 的所有重要人物都囊括其 中 巴赫、亨德尔、莫 扎特、贝多芬、肖邦、威 尔第、瓦格纳、马勒等等 。作者将他们的生平编织 成一幅其细节和逸事都很 丰富的织锦。此外,还有 一些章节讲述了民族乐派 ,对维也纳的施特劳斯家 族、阿瑟 沙利文爵士、奥 芬巴赫等人的所谓轻音乐 也有涉及。在此新版中, 勋伯格对后来的序列音乐 作曲家、极简抽象主义作 曲家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 新调
基于长达十年的研究和来自华沙、巴黎、伦敦、纽约和华盛顿特区档案馆的大量一手资料,艾伦 沃克的重要著作《肖邦:生平与时代》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对这位伟大的波兰作曲家论述得全面的英语著作。这是一部去伪存真的传记,旨在澄清长期以来围绕肖邦的诸多错误说法与传闻。 本书对作曲家戏剧性的一生进行了细致的探讨,特别关注了肖邦在波兰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以及他和乔治 桑共同度过的九年感情生活。沃克在这本权威传记中以前所未见的清晰笔触对肖邦及其音乐进行了解读,使这位19世纪神秘、受人们喜爱、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
保罗 麦卡特尼选取了他创作生涯中154首最有意义的歌曲,以此为线索,以无与伦比的坦率和华美,回忆并评述了自己的音乐与生活。同时,也首次呈现出了这154首歌曲权威版本的歌词。 相较于中规中矩依照时间顺序编写的回忆录,《保罗 麦卡特尼:歌抒人生》选择了更为跳脱的组织形式。全书以歌名首字母为序排列,揭示了歌曲的创作背景、过程,以及那些非凡而又平凡的灵感来源。每首歌背后都是对日常生活体验的一种诚挚的兴趣,这154个片段串联起的不仅仅是一张自画像,而是如万花筒一般,呈现了一幅色彩斑斓又千变万化的人生全景。 保罗 麦卡特尼极少数的不仅未受到时代影响,而且其作品实质上定义了那个时代的人之一。从青春期到披头士乐队,再到羽翼乐队和单飞艺术家生涯,《保罗 麦卡特尼:歌抒人生》跨越了64年,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歌曲
《克劳德 德彪西书信全集》(上卷)收录了德彪西 1872 1902年的全部书信和部分收信人给他的回信,具体内容包括家书、与出版商探讨合约条款、作曲家成长道路上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吐槽,还有德彪西对周遭音乐人物、音乐事件、音乐作品的独到见解。 通过 1872 年他写给外祖母到 1902 年答谢数位乐界巨头,我们见证了德彪西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逐渐发展成一位成功的年轻作曲家,与他一起重温了青少年时期的烦恼与压力。此外,我们也对《牧神午后前奏曲》《三首夜曲》《佩雷亚斯与梅利桑德》等第一批代表作品及其创作始末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一封封书信就如同一本日记,还原了德彪西的日常生活、精神状态以及成长历程,展现出一个对人亲切幽默、对创作一丝不苟、对创新坚定不移、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伟大作曲家。通过阅读该书信集,读者可以穿越
本书是中国声乐学派奠基者之一、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和音乐教育家蒋英的个人传记。“爱”是蒋英一生的主旋律:她用热爱成就了闪亮的歌唱事业,并培育了一批走向国际的中国声乐人才;她在漫长岁月中为家人筑造爱的港湾,与科学家钱学森伉俪情深的爱情故事为人称道,为子女遮风挡雨的坚韧和柔情让人动容;她历经时代的沧桑巨变,面对纷繁世事始终以爱意面对,展现了一个智慧美丽、独立坚强的现代女性形象。本书作者将长期整理、研究相关档案和珍贵文物的成果融合于叙述中,尝试为大众读者还原蒋英绚烂而纯粹的一生。
《音乐即自由》 这是日本著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自传。从坂本龙一幼时接触音乐与作曲,一直讲述至他近年的音乐思想。 幼时的坂本龙一,因幼儿园作业所作的一曲《小兔之歌》,使他*次强烈地体会到音乐带来的强烈冲击。小学时,他随波逐流的学起了钢琴与作曲,*终成了朋友中*坚持下来的人。中学时,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 愤青 ,罢课抗议、游行示威。期间,他曾一度拒绝学习音乐。但却正是这次 拒绝 带来的空虚,使坂本龙一察觉到 自己原来是如此喜爱音乐啊 。他从来没有想过,将音乐当成自己人生的使命,但音乐伴随了他的一生。参与YMO乐队,取得国际性成功;凭借《末代皇帝》的配乐,他获得电影配乐领域*荣誉的奥斯卡金像奖 在本书中,坂本龙一不断回望自己的成长与音乐创作,以期看清现在的自我。书中还穿插着他不同时期的照片30余幅,展现
内容简介 “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是美国诺顿出版公司于二十世纪后期策划的一套音乐史系列丛书,由六部专著组成,分别是《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二十世纪音乐》,由各个断代史领域的著名学者执笔,反映了当今音乐研究的新成果,堪称西方音乐断代史论的优秀文本。这本书对巴洛克时期西欧国家的音乐与音乐生活提供了广范而平衡的概述。作者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地举例说明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力量是如何促进了巴洛克音乐风格与常规的发展,通过对这个时期的音乐理论与分析、宫廷文化、宗教改革与对应宗教改革的讨论,提出了巴洛克音乐的风格、体裁与文化的意义。
大卫J。格里菲斯专著的《电动力学导论(翻译版原书第3版)》书译自美国著名物理教育家David J.Grimths教授所著的《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第3版),是“时代教育·国外高校精选”系列之一,其内容包含了我国本科电动力学的主要内容,也涵盖了部分电磁学的内容。本书以其丰富的内容、清晰的物理概念和新颖的叙述风格得到广泛好评,在世界范围内,被许多选为本科生电动力学课程的。 《电动力学导论(翻译版原书第3版)》以清晰易懂的方式介绍经典电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狭义相对论等。作者运用大量生动的实例讲述经典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一些普通物理学中的电磁学知识作为起点,由浅入深地介绍电动力学,使本书易读、易懂。另外,书中配
本书通过五个部分内容,即革命元勋、上大校长、兴学育人、诗书大家、情系统一,来表达于右任是一位真诚的爱国者、热心的教育家、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诗人、近代书法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