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海上艺术家们的生活、艺术创作,可以看作是海上艺术家的群像。收录了《作个闲人 张充和诗书画艺小记》《无观 蒋铁骊雕塑小记》《洞察者 陆元敏与何曦的影像世界》等26篇文章,记录了胡建君与艺术家友人的交往逸事,以及胡建君对艺术家友人艺术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幸毋相忘,收录了《美人香草意千秋 古代名画中的女性形象》《中国传统 五色观 从 延禧莫兰迪色 说起》等21篇文章,胡建君从艺多年的 偶有所得 ,皆畅叙其中。
本书萃取了一代戏剧大师梅耶荷德艺术生涯 五年思想与艺术观念的精华。从演员修养到舞台调度,梅耶荷德在实践中总结出“假定性本质”“戏剧的电影化”“有机造型术”“构成主义”等创新理论,毅然打破“第四堵墙”。戏剧之外,梅耶荷德对文学、电影、音乐、绘画、杂技等艺术形式均有独到见解。书中还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其令人惊叹的艺术交往“朋友圈”: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戏剧同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瓦赫坦戈夫、丹钦科,艺术知音卓别林、梅兰芳、毕加索等,梅耶荷德甚至预言“未来戏剧艺术”的方向之一便是西欧戏剧艺术和中国戏剧艺术的某种联姻”。经由对话、回忆、寄语,梅耶荷德真诚地告诉所有热爱戏剧的人,艺术没有时空和国界,生命存在于对艺术真理的求索之中。
《满园春色关不住--童双春滑稽艺术人生》讲 述了童双春先生是如何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学 徒成长为一代滑稽戏大师。该书由童双春先生口述, 王月华女士整理,是目前为止*全面***的童双春 先生的传记。
"宋宝罗工老生,也唱过老旦。出生于梨园家庭,行四,父亲宋永珍,是有名的旦角演员,信仰基督教,就让牧师给起名为保罗。母亲本是旗人,官宦人家,因爱慕宋父台上那番俊雅,遂嫁他。夫唱妇随,也成了有名的青衣,嗓子倒掉后改演丑角,名气很大。许多青年坤伶诸如孟小冬等都拜在门下,称她为干妈。 年近百岁的宋宝罗,是我国京剧界硕果仅存的集书、画、篆刻、京剧表演于一身的艺术家。本书以宋宝罗自述的形式,展现了他从艺近百年的传奇人生。该书既有宋宝罗的精彩人生,也收录了他的谈戏说艺、剧本选录和博客摘抄。更有他几十年里的书画篆刻作品展示。内容丰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上海沦陷。一批话剧人在“孤岛”的特殊情境中继续从事艺术活动。本书专访了其中14位,包括洪谟、胡导、乔奇、黄宗江、黄宗英、白穆、林彬、吴崇文、王祺、韦伟、顾也鲁、舒适、凤凰、狄梵,他们共同回顾了上海沦陷区的话剧舞台,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勾画出一段真实可感的历史。
本书既是一部弹词名家的回忆录,又是一部琴川名族后裔的生活史。在这部回忆录中,著名的苏州弹词女演员蒋云仙向读者娓娓讲述了她从学艺、出道到成名的从艺历程、她的演艺生涯和人生际遇。她是继范雪君、黄静芬后独擅胜场、屈指可数的评弹界女单档;她在舞台上就像一朵生动绽放的牡丹花;她的蒋派《啼笑因缘》曾红遍江浙沪,几至家喻户晓。她一生都视艺术为生命,为艺术而奋斗,但与事业上的成功相映照,她的不幸人生经历令人唏嘘不已。本书不仅呈现了蒋云仙近七十年的艺术轨迹、时代变迁下一个弹词女演员的生命历程,更展现了她对评弹艺术的执着守望与思考感悟。
梅兰芳作为戏剧表演艺术大师,他的姿势优美是 举世闻名的,而且所有动作都能丝毫不差地与急缓疾 徐的音乐腔调合拍。在每出戏中,梅兰芳都遵循规矩 ,并根据对剧情的体会,准确地运用各种身段技巧表 现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他的动作或刚健,或婀娜, 或方正,或圆和,文不温,武不躁,静中寓动,动中 寓静,处处以美术化的表现手法将剧中人物活生生地 展现在观众面前。秦华生、刘祯编*的《表演艺术大 师--梅兰芳(梅兰芳珍藏老相册)》精选梅兰芳生前珍 藏的老照片,形象地展示了梅兰芳在传统京剧、昆曲 剧目和自己创编及改编剧目中精湛的表演艺术水平, 并汇集了梅兰芳表演身段和手势的照片,可供读者和 京剧爱好者欣赏和学习。
《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的编纂出版,从一个侧面系统整理了江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展现了江苏 悠久、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明成就。这有益于了解与弘扬江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助于人 们更好地认知省情,有利于提升江苏人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境界。介绍、宣传江苏历代名人,不仅是对历 史的梳理和传统的厘清,更有展示江苏文化大省的形象,提升江苏在全国的地位、影响以及国际知名度的 重要意义。 胡莲玉所著的《梅兰芳》为《江苏历代名人传记 丛书》之一。 《梅兰芳》——他出身京剧世家,天资聪颖,悟性过人,终成一代京剧大师。舞台生涯五十载,令万 众倾心。他以戏为媒,在东西方之间架起友谊桥梁。 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在周总理殷切关怀下成为中 国共产党一名普通党员。
尤金 奥尼尔(1888-1953)是*受赞誉的美国剧作家,被誉为 美国戏剧之父 ,是美国民族戏剧的奠基人。曾四次荣获普利策奖(1920、1922、1928、1957),并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榆树下的恋情》、《送冰的人来了》、《安娜 克里斯蒂》、《哀悼》、《天边外》、《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等。 奥尼尔出生于纽约一个演员家庭,父亲是爱尔兰移民,母亲富于艺术气质。奥尼尔 20岁左右到南美等地流浪,当过水手、小职员、无业游民。两年后在父亲的剧团里当临时演员,父亲对他的表现不满,他则对传统戏剧不满。他研究易卜生和斯特林堡,1914年到哈佛大学选读戏剧课程,并开始创作。1929年耶鲁大学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在佐治亚州的一个岛上专心写作,直至去世。 本书为两卷本,下卷接续上卷直至奥尼尔去世。本卷传记中所呈现
王珮瑜,新生代京剧演员,当下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 自接触京剧起,她被冠以神童, 小孟小冬 的称号。 过去的近三十年里,王珮瑜学戏、唱戏,更致力于传播。 表情包、学叫好、综艺、抖音短视频 她用各种新的方式为传统京剧发声, 她与 京剧 画上等号,她火了。 她心心念念的还是对老戏的坚守,还有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国粹的使命, 关于自己,关于京剧,她还有很多新鲜事儿要分享。 新生代京剧老生演员、余派艺术传人王珮瑜在《台上见:王珮瑜京剧学演记》一书中回忆了自己进入梨园、学习余派老生的学艺经历,并以专题形式介绍了16出自己参演的余派传统老戏。行文质朴,字里行间带着细腻温润的情感,将许多梨园珍贵而罕为人知的往事、前辈艺术大师和名家的风范、京剧艺术传授的过程娓娓道来,不知不觉间将人吸引到作者讲述中;同时
莎士比亚,诗人、剧作家、导演、演员、剧院股东,一生身兼数职。 人人都知道他,但人人都不了解他。每一本莎士比亚传都是5%的事实加上95%的猜想。 我写这本书倒不怎么是因为世界上还需要一本关于莎士比亚的书,我的想法很简单:根据记录,看看我们对莎士比亚能知道多少,又真正知道了多少。 作者说。 这是一本短小精悍、准确有趣的莎士比亚传记。既适合新手,又适合专家。 翻开本书,开始这次通往莎士比亚时代的超值短途旅行!
70年代中期,史蒂夫·马丁开始在喜剧表演舞台崭露头角。1978年,他已经是单口喜剧表演舞台上的大明星。而在1981年,他永远退出了这一领域。《天生喜剧狂》,用马丁本人的话来说,即是关于他“为什么开始单口喜剧表演,又为何选择离开”的故事。
徐丽仙评弹“丽调”的开刨者。开宗立派的徐丽 仙在艺术上以执著著称,她勤奋学艺,四处求教,凭 借个人的刻苦精神和对艺术的敏感天赋,终于在“蒋 调”、“徐调”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曲艺形式的唱腔 和音乐特点,创造了与评弹其他流派迥然不同的“丽 调”。《一曲琵琶凄婉绝(徐丽仙传)》站在史家的 立场,从客观的角度,对徐丽仙的艺术和人生作了历 史研究式的考察,无一处无证据,无一处不推敲,可 谓是徐面仙评弹艺术的信史。
本书以李万春先生录制的30盘录音磁带为基础,适当地加以丰富,把李先生自幼学艺到临终前传艺的一生艺术活动,按回忆录的形式,写成30个回目。为了使读者看来亲切,以人称的写法,使读者能从中对李先生的治艺精神和艺术成就有个概括了解,戏曲艺术研究者能从中得到一些艺术上的收益。
梅兰芳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者。他曾于1919 年、1924 年和 1956 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 年访问美国,1935 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演出,获得盛誉。美国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波摩那学院分别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他在国外的演出,不仅增加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了解,使我国京剧艺术赢得国际声誉,也给予外国戏剧以积极影响,而且结识了众多国际知名戏剧家、作家、画家、歌唱家、舞蹈家、电影艺术家等,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本书精选梅兰芳生前珍藏的老照片,形象地展示了梅兰芳作为文化大使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
冯绍霆编*的《童祥苓口述历史(精)》一书中,*名京剧艺术家、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扮演者、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童祥苓老师对其人生、事业、家庭、师友的回顾,从出生讲到当下,以五味杂陈的坦诚和炽热,写出了一代名伶八旬人生的斑斓多彩。大跃进年代掀起唱现代戏热潮,六十年代前期的京剧改革把传统戏带出“翻箱底”的困境,到包括《智取威虎山》在内的全民大唱“革命样板戏”把事物发展推向**,直至“文革”后剧组解散、不得再唱……口述者以亲身经历,为20世纪现代京剧在上海从滥觞到衰落的历程,画出了清晰的脉络。
文化 品创作工程 括重大出版工程、影视 品工程。《百年巨匠》就 跨界融合的一个重大文化工程,它深具创意, 意高远,选题准确、全面, 富 ,内容 纷呈,内涵 大 深,基本涵盖了我国20 这一 定历史时期在文学 术 面的成就及其 表人物。它讲述的不 各位巨匠的传奇人生,更 他们的文学 术成就同 族、国家,同历史、文化,同当 界,同20 云 荡的年 ,以及同人 的命运都 紧密相连的。他们的成就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 足21 的当今, 统全面科学解读巨匠人生与大师 术,有着 殊而积 的意义, 社会 时 的要求。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百年巨匠》的表现形式也 多样的。《百年巨匠》 书 录 互动互补, 出版界与影视界的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形成了叠加影响 动效应,进一步丰富 扩大了品牌的内涵 外 。在信息社会 四屏 时
20世纪中叶,英国戏剧迎来了莎士比亚时代之后的第二次文艺复兴,一时间,群星辈出,堪与莎氏时代比肩同辉。作为战后英国戏剧第二次浪潮的代表者,捷克裔犹太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TomStoppard)以其独特的颠覆|生视角、妙不可言的文字游戏和富有哲理的喜剧特质,在当代英国主流舞台上独树一帜,成为继哈罗德·品特(HaroldPinter)之后英国戏剧史上的又一个神话。从《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敦已死》《怪诞的效仿》《跳跃者》《阿卡狄亚》,到《爱的创造》《恋爱中的莎士比亚》和《乌托邦彼岸》,斯托帕德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才思不竭,为世人奉上一部又一部力作奇葩。在其点石成金的笔力之下,海德格尔哲学、量子力学、混沌数学、间谍政治这些看似毫无戏剧元素的话题成为他麾下的奇异兵马,任由他驾驭调动,展现出意想不到的风姿才华。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我的越剧人生》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自传。全书完整回顾了王文娟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从解放前的艰难谋生到解放后的潜心创作,从团队合作打磨精品的成功经验到响应文化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以及关于婚姻家庭的种种真情 文风质朴自然,气韵沉郁隽永。书中近两百幅配图,很多都是首次披露的一手资料,图文并茂地立体呈现了一代越剧艺术大师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