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个元素能将凡·高复杂又短暂的一生串联起来,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元素就是书籍。 在留存于世的近千封书信中,凡·高提到了数百部作品,包含200多位作家,涉及英语、法语、荷兰语、拉丁文4种语言。他曾数次提到:“我对书籍有种无法抵挡的 。”“书籍、现实和艺术,对我来说就是同一种东西。”“一个人必须学着阅读,正如他必须学会观察,学会生活。”对阅读的热爱贯穿凡·高一生,书籍也是陪伴凡·高的真正伴侣。在辗转生活于海牙、伦敦、巴黎、普罗旺斯的各个阶段,凡·高无不从阅读中获得巨大的启迪与慰藉。他曾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说:“谁能数得清,在我人生中的这么多年里,有多少次 丧失了大笑的意愿——先不说是不是我自己的原因——我首先需要的就是大笑一场。而在读莫泊桑的小说时,我找到了那种感觉。”凡·高读书、爱书,
本书集结近50位浮世绘画师的240幅纹样设计标志性图案。自浮世绘初现至成熟期,横贯近300年,从海量之作中精挑细选,包括版画、绘本或肉笔作品,尽显日本画师丰盈的艺术想象力。除了耳熟能详的歌川广重、鸟居
商品参数 【全3册】skmt:坂本龙一是谁+音乐即自由+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叶嘉莹传》以叶嘉莹先生的生平足迹为经,以其相关诗词和其他资料为纬,叙述了叶嘉莹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叶嘉莹传》中重点刻画了叶嘉莹先生在经历幼时的安定、坎坷的婚姻、他乡飘零的孤苦和老来丧女的悲痛之后,仍热爱生活,寄情古典诗词,并将传道解惑作为*的人生追求,成为中华古典精粹的传灯者。通过这本《叶嘉莹传》走近古人的思绪,走近这位“穿裙子的士”,走近叶嘉莹的生活和远方。
《伍迪艾伦谈话录》是伍迪·艾伦从1971至2009年接受其传记作者的访谈全记录。一位电影大师关于电影拍摄、剧本写作、私人生活的坦率自白。全方位呈现幽默、智慧、真实的伍迪·艾伦。伍迪·艾伦是当今好莱坞独树一帜的大导演,同时也是身兼编剧、演员、作家等多种身份的全才。他的作品数量繁多,横跨电影、戏剧,甚至是歌剧领域。创作题材涉及文学、性、哲学、心理学、古希腊、犹太身份、欧洲电影。以及他的出生地与一生的居所:纽约市。
伦纳德·S.马库斯文徐德荣、赵一凡译海伦·奥克森伯里图的《与绘画相伴一生(海伦·奥克森伯里传记)(精)》这本传记型画册,以世界 历史学家、童书领域专业评论家马库斯先生的 手采访资料为基础,以时间轴为线索,呈现并诠释了海伦·奥克森伯里从童年开始,与绘画艺术、图画书创作密不可分的一生。正如马库斯先生所说:“每年新出的图画书成千上万,但大多来去匆匆,不留痕迹。一本书可以成为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的珍藏,也可能不会。而海伦-奥克森伯里的书历久弥新,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值得称颂的一大成就。”
本书荟萃了叶浅予先生的经典论述,搜集了他大量的速写写生稿与精品画作,汇编成册。全书内容丰富完整,文笔通俗易懂,对深入系统地了解叶浅予中国画人物的艺术思想有着较好的学习借鉴意义。
编年史 n作者: [勃 迪伦 n译者: 徐振锋/吴宏凯 n出版社: 河南出版社 n原作名: CHRONICLES: volume one n出版年: 2017年10月版 n页数: 294 n开本:32 n定价: 38.00 nISBN: 978-7-5649-2627-4 n内容简介 n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典作品重版上市 n《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了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n一本出乎意料的里程碑之作 n——戈登??伯恩,《卫报》 n迪伦充满思想和迷人魅力的《编年
内容简介 爱德华·霍普40岁时还是一个苦苦追求认可的失败画家,而现在则被认为是美国现代主义绘画的重要人物——他的艺术经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国成功故事”。他在早期受到欧洲印象主义的影响,以一种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着现代美国的城市风景。有关现代城市生活体验的元素出现在霍普大部分画作之中,如餐厅、咖啡馆、街道、火车站和酒店房间等,并在其中增加心理层面的意义。他用明亮鲜艳的颜色和粗糙的轮廓为画作中加入陌生化和孤独的张力,同时又带着平静与乐观主义。 本书通过展现和阐述霍普职业生涯中的一些重要作品,向读者介绍这位美国艺术史上重要的画家的艺术发展路径,在分析霍普作品的心理元素和模糊表意的过程中解读“美国式图像”中暗含的心理因素和隐喻。
暂无内容简介。。。。。。
她是有名的艺术赞助人,艺术世界的波西米亚女王,众多艺术家心中的缪斯,20世纪艺术的弄潮儿。她来自世界上很富有的犹太家族之一――古根海姆家族,其父在泰坦尼号沉船事件中罹难,其叔父所罗门是当今很有名的私人现代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创始人。 《佩姬·古根海姆自传(一个艺术迷的自白)》作为在中国大陆发行的靠前本佩姬·古根海姆中文自传,讲述了她坦诚而热烈的情爱与人生,及其发现、推崇、资助、保护艺术和艺术家的过程,提供了20世纪几位重要艺术家(杰逊·波洛、马斯·恩斯特等)鲜为人知的往事。包括《出版家周刊》在内的多家刊物均力荐此书。
《齐白石自述》是齐白石老人亲述,由门人张次溪记录,原是请吴江人金松岑为白石老人作传所备的素材。《齐白石自述》编者在原素材基础上,新增了近百幅齐白石的木工、绘画、篆刻、书法作品,以及他的生平事迹等,图文并茂、丰富、立体地展示了齐白石的治学、为人、交友等人生轨迹、艺术追求和精神诉求。
《叶嘉莹传》以叶嘉莹先生的生平足迹为经,以其相关诗词和其他资料为纬,叙述了叶嘉莹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叶嘉莹传》中重点刻画了叶嘉莹先生在经历幼时的安定、坎坷的婚姻、他乡飘零的孤苦和老来丧女的悲痛之后,仍热爱生活,寄情古典诗词,并将传道解惑作为*的人生追求,成为中华古典精粹的传灯者。通过这本《叶嘉莹传》走近古人的思绪,走近这位“穿裙子的士”,走近叶嘉莹的生活和远方。
郑重著的《画未了》:真正的艺术家犹如美丽的花蝴蝶,初期只是一条蠕动的小毛虫,要飞,他必须先为自己编织一只茧,把自己束缚在里面,又必须在蛹体内来一次大变革,以重新组合体内的结构,完成蜕变。也是很重要的,它必须有能力破壳而出,这才能成为在空中飞翔、多姿多彩的花蝴蝶。这只茧便是艺术家早年艰辛学得的技法和所受的影响。 一个艺术家应当有从一切自然存在都找得出美的能力,所以他应当对一切自然存在都有爱慕的热忱。因为他是爱艺术的,艺术又是从这些地方产生的。
就像人们一谈到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就自然想到哥伦布一样,一提起《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会想到埃德加?斯诺。也没有人否认,在20世纪的中美关系史上,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记者,斯诺因其在中国人民与美国人民之间发挥了无人替代的特殊影响和作用而闻名于世,并被历史记住。《埃德加?斯诺:红星为什么照耀中国》一书共分为发现中国、南行漫记、恋爱上海、风云北平、冒险西行、中国红星、解密红都、运动工合、风雨兼程、燕子报春等十章,完整记叙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20世纪中国成长、成功的传奇经历,从一个侧面总结了20世纪中美关系的历史经验,也是中美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本书以客观、公正、诚实的品格记录了斯诺从1928年来到上海,目睹了遭受列强殖民主义瓜分和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旧中国与旧中国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