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遗传学界,孟德尔是如神一般的存在。作为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的学习和科研之路也并不一帆风顺:他出生在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干过不少农活,因贫辍学的他没有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后来进入修道院,又因缘际会得以前往维也纳大学进修,回到修道院后,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豌豆杂交实验,但直到去世这一发现都并未得到世人的认可。 孟德尔是在何种情况下,做出了豌豆实验?为何修道院会为其提供科学研究的场所?他的科学发现在当时为何被忽视?他身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本书作者商周常年旅德,对孟德尔有深入了解,他曾亲自拜访孟德尔工作过的圣托马斯修道院和孟德尔纪念馆,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本书勾勒出了一个生动饱满的孟德尔形象,让我们得以一览科学大家的风采。
达尔文从未忘记小时候父亲对他的呵斥: 你整天不是打猎、养狗,就是抓老鼠,你这样会让自己和全家人都丢脸的。 达尔文虽出生于名门世家,但童年的他并未对学习产生兴趣,他学过医,当过乡村牧师,曾想归隐山野轻松度日。直到 22岁时,达尔文登上 贝格尔号 ,开始了一次环球航海探险旅行,才真正激起了他对科学的兴趣,这才有了博物学家达尔文。 人类与大自然的联系越来越少,孩子们花在大自然中的时间也越来越少。阅读达尔文,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位置。达尔文带给我们的重要的洞见之一,就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人类也只是生命之树上的一根枝条。人们通常认为,要体验大自然,你就得到遥远的热带雨林去。但其实,大自然就在你我身边,就在我们的公园、花圃和当地的自然保护区里。 兴趣是好的老师。达尔文对
本书是了解达尔文生平的权威、全面的一本书。本书作为达尔文的遗稿,大约是在其逝世六个月后,由他儿子弗兰西斯达尔文删改、摘录和誊抄出来的,于1887年首次出版。 译者翻译该书时,除原文外,参考了两种英文译本和俄文译本,并对其中的错漏进行了改正。译者还在书中增加了不少注文,去说明达尔文手稿中所述的实际情况,指出他笔误和简略之处,并介绍他提到的许多书名、人名、地名和专门名词。 本书细致入微地讲述了达尔文的思想和性格发展过程:从达尔文的诞生写起,对达尔文在剑桥的生活、在贝格尔舰上的航行、达尔文的宗教观点、居住在伦敦时期、居住在达温宅时期的事迹进行了记述,同时,还补记了他的几本作品和他对自己智力的评估,书中在正文以外,还附录了达尔文和韦奇伍德的家族人员,书中的人物、地名、动植物名称、书
一艘不起眼的小军舰,一次不平凡的环球航行,由于达尔文的参与,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永远的光荣。 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达尔文意识到,大量的灭绝生物都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下来的失败者。那么在自然界中,谁能够活命,谁注定要死呢?是什么决定了它们的生死存亡呢?是它们自己,是它们自身的优点。一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如果不具有胜过其他生物的优点,就都要灭亡。只有那些具有别的生物所没有的某些有利性状的动物和植物,才能够在生存斗争中活下来并产生后代;只有zui能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才能活下来。 与 人工选择 相对应,达尔文称这种自然条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物的过程为 自然选择 ,有时也称 适者生存 。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对达尔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写。本书是一本较为quan威的达尔文传记
蕾切尔 卡森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著名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威廉 苏德在这部描述卡森生平的全新传记中,以详实的研究和优雅的文字展示了为何这位伟大的女性应该被人们永远铭记。 卡森钟情于大海,曾经写了3本书讲述海洋的奥秘,每一本都畅销世界。《寂静的春天》是她的第四本书,而正是用这本书,这位低调恬淡的生物学者唤醒了无数人的环保意识,开启了人类的环保时代,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遥远的海岸》考据精细,行文优雅,凸现出一位性格腼腆又激情满怀的女性形象:在大自然中徜徉的卡森比在文学天地里更加洒脱自在。威廉 苏德还以细腻的笔触叙述了卡森与多萝西 弗里曼的浪漫友情,以及1964年卡森因癌症去世的情景。这本书真正写出了20世纪一位杰出改革者的
本书是常春藤传记馆丛书之一,由温儒敏先生担任丛书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传主覆盖范围广,和课程教学有呼应,专门为中小学生编写,内容安排上特别注重励志及健全的人格心理引导培养。 查尔斯 罗伯特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 1882.4.19),英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成为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其中阐述的进化论思想被恩格斯认为是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本书通过具体地情节描写再现了达尔文执着严谨又浪漫刺激的俗世生活与科学研究,对一代伟人的情感生活与科学探险进行了逼真地还原,让人们重新走近伟人。
爱德华 威尔逊,他是当今世界美国蚂蚁研究翘楚, 社会生物学 理论之父,被誉为 达尔文之后博物学家的绝响 。在他的自传中,威尔逊用优雅风趣的文笔,将他跌宕曲折的人生经历,与科学家成长之路娓娓道来:他在大自然冒险中度过了孤独童年,天生对自然充满好奇心与亲近感;青年时代确定研究蚂蚁物种作为学术方向,首先要克服经济拮据的困境;与生物学同人一道探访西印度群岛,将岛屿上蚂蚁的生态分布尽数掌握;在哈佛教学期间,为进化生物学而与主流的分子生物学巨星们分庭抗礼 在威尔逊的人生故事中,他冒险奋进、不畏风雨、热情达观,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崇敬,和地球所有生命的深沉关怀。他也带我们畅游缤纷的自然世界,教给我们观察生物的知识、技巧和趣味,繁忙的家蚁、凶猛的毒蛇、斑斓的热带飞鸟,都与威尔逊有着亲密互动。 书中不仅
伟人的力量在于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世界伟人传记:达尔文》一书编撰的目的是希冀青少年读者追寻历史足迹,传承伟人精神,点亮梦想之光。 作者方素珍在对达尔文深入研读的基础上,用优美的文学描述,以生动的情景再现了其成长的经历和奋斗历程,展现了达尔文独有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的坚持与执着。《世界伟人传记:达尔文》一书不同于一般传记读物的传统写法,从日常生活曲折有趣、多姿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中传达达尔文不同的特质及取得成功、成就的道理,将其不平凡的一生经历,全面、立体、多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于愉快轻松阅读中吸取养分,得到启示。
由李国秀*的《进化论之父达尔文/传记读库》 中讲述的查理 罗伯特 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 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 博物家的身分乘海军勘探船 贝格尔号 进行历时5 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和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 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 化的概念。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巨*《物种起源》,震撼了当时的学术界,成为生物 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提出的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 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 也做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 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已经形成 的概念和理论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这本《笺草释木六十年(王文采传)》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其中一册。 《笺草释木六十年(王文采传)》(作者胡宗刚)收录了《同庚三门生》;《改革开放与国外学术交流》;《湖南、广西考察》;《六十离休》;《私人访问瑞典》;《访问英法德三国》;《拉丁文在分类学上的使用》等内容。
经过收集整理、消化吸收、合理取舍、集思广益的过程,本书基本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黄连天麻研究为中心,分为十个章节: 章 童 年(1929-1937)——记述了徐锦堂出生的家庭背景:精明的父亲因度量衡改制,由贫致富,爱子如命的母亲和善良的姐姐。 第二章 烽火中成长(1937-1948)——记述了徐锦堂青少年时期因日寇侵华,家业败落,颠沛流离,父亲、二姐病故。抗战胜利后,他举债读书却无奈辍学。 第三章 解 放(1949-1958)——解放后徐锦堂焕发了青春活力,上中专、当老师、喜结良缘、终圆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大学梦。 第四章 八年蹲点(1958-1966)——总结了徐锦堂面对几百年毁林搭棚的传统栽连方式,大胆改革,历经艰难困苦,终于实现生态栽连的“徐锦堂模式”。 第五章 自立课题(1958-1966)——记述了徐锦堂的天麻研究从自掏腰包起步,到实现天麻野
本书全面记述著名植物学家张宏达各时期学术、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及其卓越的研究成果,是科学、教育史之珍贵史料,并为植物学科发展提供宝贵资料。揭示出科学家成长的普遍规律,可为中国教育事业提供借鉴并激励后人。 海拔3800米的当今山,白雪皑皑的山顶闪闪发光,一位满头银发、年近八旬的老人正奋力行走在山坡上,他就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张宏达。曾任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的美国著名植物学家彼得·H·雷文教授说:“张宏达教授……对植物学的贡献是深远而巨大的……他唤起了全世界对中国植物的注意……全世界的植物学家都非常钦佩他,并一致认同他对植物学的巨大贡献。” 很少有人知道,普洱茶原名为阿萨姆茶,被认为原产于印度阿萨姆。是张宏达经过深入研究,正本清源,确定阿萨姆茶原产地为中国,并将其中文名改为普洱茶,
本书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系列丛书的一本,将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后,全面、真实、详细地讲述了杨院士一生经历的点点滴滴,也真实而客观地向读者展示了杨院士的科研成就。杨福愉,生物化学家,浙江镇海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历任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第二、三届副理事长,北京生物化学会*、二届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线粒体和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在电离辐射对线粒体膜的损伤及线粒体膨胀和收缩依赖于内膜能量转换过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系列书的成稿,把反映老科学家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环节、师承关系等各方面的资料都保存了下来,对深入研究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宣传优秀科技人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美国科学书架·科学大师系列·探究生命玄机:10位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介绍了对化学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10位著名科学家,每一章都叙述了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和对社会的贡献。 《美国科学书架·科学大师系列·探究生命玄机:10位生物学领域的科学家》附有30余幅珍贵的黑白图片,这些图片都配有精准的说明;书中还介绍了相关出版物和网络资源的信息,为读者提供了拓展阅读的可能性。
让 -亨利 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一生清贫而勤奋。他的著作《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学百科,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在法国乃至世界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法布尔也被世人称为 昆虫界的荷马 昆虫界的维吉尔 乔治 -维克托 勒格罗博士是法布尔忠实的门生兼挚友,曾长期陪伴法布尔至其生命后时光。作者对法布尔的认识全面、真实,且传记所依据资料均属一手, 我主要是听他讲,动员他的思绪,唤起他对同时代人的回忆或者对过去学生的印象,对证据加以确认,同时收集他的手稿,利用有幸得来的他的全部书信。 此书的初稿在法布尔在世时完成,由法布尔亲自作序。法布尔在序中写到: 所以(勒格罗)就在我身旁复原了我曾经长期注视的那个世界,把我的方法、思想以及全部著作和发现压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