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 精选科技史研究领域权威杂志《自然辩证法通讯》40年来《人物评传》专栏刊载的文章,介绍了世界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分析总结了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重要成就和影响,兼具传记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每册选收8篇科学家传记,以杰出科学家的成长故事、科研经历、人生思考为主要内容,多方位、深层次地挖掘他们取得成就的 至宝 ,精彩呈现他们追逐梦想、求真探索、勇攀高峰之路,同时也翔实记述了他们科学人生的苦涩甘甜、教训经验,堪称青少年锤炼理性思维、培养科学精神的理想读物。 本丛书所书写的科学家不仅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敢为人先,他们的家国情怀、求实精神、协同精神等优秀品格,对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树立远大志向,有着重要的引领、激励作用。
本书是一本用多种不同计算机语言编程计算循环冗余校验码的程序集,全书共分4章。章是概述,介绍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概念。第2章是8位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计算程序,所用计算机语言包括C语言、VB语言、C51语言和ASM51汇编语言。第3章是16位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计算程序,所用计算机语言同第2章。第4章是32位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计算程序,所用计算机语言包括C语言和C51语言。通过本CRC程序集的出版,希望达到如下目的:当广大编程人员遇到CRC计算的问题时,能从本书中查到符合自己所需CRC位数、生成多项式和程序语言的程序模块,从而加快编程进度。
王文娟,1926年12月19日出生于中国绍兴嵊县黄泽镇坑边村,戏剧表演艺术家,擅长越剧青衣。曾担任和获得过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人民代表、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等职务和荣誉。王文娟的唱腔平易朴实,自然流畅,韵味浓郁。中低音区音色浑厚柔美,在唱段的重点唱句中,则运用高音突出唱段的高潮,从而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演唱时她以真声为主,吐字雅中显浓艳。她善清晰,不追求花哨,在朴实中见华彩,于淡中把不同曲调、多种板式组织为成套唱腔,细致而有层次地揭示人物内在感情的细微变化。
杨南生,我国固体火箭技术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组织力量编撰出版《杨南生传》,伏萍著的此书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杨南生先生对固体动力事业和航天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科学成就,回顾和总结他个人的成长规律,记录和传承他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方法。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凝聚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航天后辈,继续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奋力创新、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杨南生,我国固体火箭技术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组织力量编撰出版《杨南生传》,伏萍著的此书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杨南生先生对固体动力事业和航天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科学成就,回顾和总结他个人的成长规律,记录和传承他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方法。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凝聚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航天后辈,继续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奋力创新、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本书的主要内容将着重介绍STM32的库函数,以及如何使用库的方式进行开发。使初学者能够快速入门能够在此基础上迅速入门,掌握STM32的开发方法。本书内容基于ARM-CortexM3内核的STM32F429芯片,紧紧围绕“库”展开,系统地讲述了STM32固件库的原理、使用方法。
该书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叙述阳早、寒春的生平。书作者历时7年,从收集到的3万多张老照片中精心挑选出近400幅具代表的照片,并配上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汇集成书。书中透漏主人公由别样的背景成为世界公民、在美国迷茫无助之时到中国找出路,找到幸福真谛的鲜活故事,感人至深! 两位主人公于20世纪40年代毅然决然地从发达的美国来到落后且处于战争的中国,为全人类幸福与中国人民一起奋斗的人生价值观,夫妻日常生活的浪漫爱情观,爱事业、干实事的责任担当,以及专注于中国奶业、农业机械发展兢兢业业做事的工匠精神,都是值得当今社会学习和推广的典范。
由于朱载堉被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一位的数学与音乐理论家”,他作为科学家的进步性得到了高度肯定。这样一种身份定位也在程度上影响甚至局限了研究者的观察和研究角度,致使朱载堉诸多恢复乐教的工作只被简单视为他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或者朱载堉作为“百科全书式”人物知识广博的表现,而其真实的目的却被遮蔽了。甚至他对于儒家传统经典的坚守也被看成是他为了包装其科学创新而采取的策略,或顶多是对传统的一种妥协。然而,《朱载堉与儒家乐教:礼乐余响》笔者刘芊认为,朱载堉恢复乐教的努力是真实的,而且是其一生不懈追求的主要目标。只有从儒家乐教的角度来认识朱载堉的行为主张,才能对其包括律学研究在内的活动有一个一致性的认识,也才能理解其求新求实与维护传统之间的张力。
物理学家杨振宁书写的自传,对近代物理发展的历史;同时,心头不如意事也坦白得布开,明晰有条理的简介,以清楚简练的词句描述了他的一生。
《四季小品》以时令节气为时间顺序,在自然风物的季节变换中品读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生活智慧。 作者朱伟先生是原《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一辈子用笔来表达,《四季小品》以散文随笔的形式抒写了作者对四季变化的细腻感受,并以传统文化深层次角度进行解读,既有生活情趣,又富于知识性。
《刘东生手迹》为纪念刘东生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刘东生先生一生记录了400多本学习和野外笔记。编者在整理遗物的过程中,发现存有数量可观的刘先生的学习笔记、论文述著、活动和会议记录、翻译文稿。这些手迹全面记录了刘东生先生一生的重要科学活动和心路历程。娟秀、整洁的小楷是他精心学习的记录;精美的野外剖面和素描图是他一丝不苟的野外工作的反映。野外记录簿上线条粗犷、字迹飘逸的图文,看得出是刘先生在途中颠簸的车上抓“拍”抓“录”的材料。深感这些手迹是刘先生成才之路的真实写照,编辑出版这些材料与大家分享,是对刘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限于时间和篇幅,书中只遴选了野外记录、论文专著、学术报告、纪念追忆和大会讲话5个版块,虽然无法全面反映刘先生的学识与修养,但足以表明一个科学家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