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龙和成龙见证的奋斗年代: 写李小龙: 我站在路边,看着他,像做梦一样。一个礼拜之后,就听到了他去世的消息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穿着一件大领子的衣服,搭配一条喇叭裤,一双浅咖啡色的厚跟鞋,跟我挥手告别的样子。 写杨紫琼: 2016 年,奥斯卡组委会邀请杨紫琼作为嘉宾之一,为我颁发终身成就奖,在异乡相遇,我们都很开心,那是对我们友谊的一次美好见证。 写吴彦祖: 那时候他每天都在公司里找个房间,坐在里面很认真地学广东话,后来又很努力地学普通话,有时候也会出去上语言课,很勤奋,我很欣赏这样的人。 写成龙式电影: 一定要走特别的路。走别人的路容易,走自己的路会有点难,但假如你成功了,别人就会记得你。 写拍戏准则: 我常跟自己剧组的人说,咱们拍戏的,要当人是人。这是我拍戏的一个
他,是问题少年,是打架斗殴的街头混混,是迷途觉醒,自我提升的功夫小子,也是好莱坞的浪荡客,生死绯闻的主角,更是锐意创新的功夫大师,世界知名的功夫片明星。 我们所理解的李小龙,大多是由这些形象和故事串联起来的,唯独缺少对那个特定时空背景的了解,也因此难以切身体会到李小龙的艰辛与不凡。《李小龙:神话和真实》将人物的成长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起来,以大量的生活细节描写透视李小龙的成长、蜕变,以及如何成就不凡与伟大的艰辛历程。既可以从中窥见李小龙不同时期拳术体系乃至格斗理念的变化,李小龙的思想与个性也袒露无遗。 如果李小龙还健在,看到这本为他而写的传记,可能会感到欣慰,也可能会大为恼火。因为作者在记录他所取得的成就之余,也一并记录下了他生活中不愿为人知的隐秘。
《约翰 列侬》是披头士乐队主创的编年影像传记,这本经典画传完整地回顾了约翰 列侬的一生,收录了他从童年生活到披头士黄金时代,开始单飞生涯到参与社会运动的人生各个重要时期的故事,以及留下来的有关成长、生活、创作、情感经历的珍贵影像,展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生命、爱与和平的不懈探索。对于世界来说,他可能仍处于迷雾之中,但只要还有理想主义在,他就将永远承载着人们的怀念,摇滚的信仰永不熄灭。
热爱且了解香港电影的韩国知名电影记者、影评人朱晟彻,将从业逾20年间数十次前往香港寻访张国荣足迹的珍贵资讯、曾与张国荣合作且关系密切的相关人员访谈,以 关于张国荣,我想到的 12个关键字为线,与张国荣的作品世界和人生故事串联,完成此部对哥哥张国荣表达 迟来的告白 的致敬之作 这是张国荣与朱晟彻的故事,也是张国荣与每一个记得、喜欢、怀念他的人的故事。
马承源(1928-2004),浙江镇海三北镇方马村人,1928年生。1951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系。 1954年起任上海博物馆保管部组长、青铜研究部主任。1985年至1999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退休后任上海博物馆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兼任 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他为上海博物馆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对青铜学有着很深的研究,还善于书法篆刻。故今将其书法篆刻作品结集出版,杨志刚主编的《马承源翰墨金石作品(精)》以表示对马承源先生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