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激励人心的乐章,是他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 米开朗琪罗留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 托尔斯泰在小说里描述的万千生灵,是他对真理的痛苦求索 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上去顶礼,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将充满战斗的勇气! 本书为傅雷经典译本,并特邀中学语文名师,编写中考学习手册!通过名师阅读指导、七大考点解读、近年中考真题解析、中考模拟训练、传记写作演练,带你掌握传记阅读核心方法,拿下中考传记阅读全部考点,彻底学好人物传记!
《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他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建功至伟的人物,作者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坎坷、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谱写了一阙 英雄交响曲 。
作家王开林以绘神绘色的笔法描述了北京大学的十三位大师级人物的传奇经历、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蔡元培的休休有容,陈独秀的桀骜不驯,胡适的仁者爱人,蒋梦麟的多情有种,钱玄同的特立独行,刘半农的诙谐幽默,刘师培的“笑熬糨糊”, 辜鸿铭的精灵古怪,周作人的歧路亡羊,黄侃的目高于顶,傅斯年的疾恶如仇,梁漱溟的正直刚烈,张竞生的惊世骇俗。这些人物形神兼备,圭角毕张,令人过目难忘。
《青春第二课》人生是一所学校,也是一门功课。在学校所学的是青春期应该学习的知识,属于“青春课”,而非关于青春的知识。本书通过对古今中外108 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聚焦于他们在青春年少时的某段特殊经验,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会自我追寻、自我认同,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我的朋友胡适之”,曾经是民国时许多人的口头禅。他的名望之高、人缘之好、影响之大可见一斑。这二十余篇回忆文章出自唐德刚、夏志清、周策纵等诸多大家,他们或为亲炙弟子,或为同事知交,或为异代知己,从“先生胡适之”“朋友胡适之”“知行者胡适之”三种视角,呈现一个立体鲜活,更为真实可信的胡适形象。对学子,他诱掖提携,爱才举才不遗余力;对朋友,他切磋砥砺,忠直相待;在新文化运动、教书治校以及抗战外交中,他的为学与治事,展示了自由的思想、宽宏的精神和过人的胆识。如唐德刚所言:胡适之有一种“磁性人格”,总能让人片刻坐对,整日春风。他的智慧和风骨,不断给予我们启示和勇气。"
本书为汇聚中国知识分子的访谈集,所涉主题聚焦当代生活,钩沉往昔历史,省察社会现实,彰显公共关怀。作者系前《南方周末》文化记者,在其十年的职业记者生涯,遍访享有广泛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探究他们的生命旅程,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独立观察和个人之思,重现他们对重大公共问题的自由发言。本书记录时代风云,呈现社会变迁,是一部集结中国知识分子的洞见之书。 如果亿万人只用一个脑袋思考,真辜负了造化孕育了这么多的万物之灵。知识分子若是没有独立之精神,知识也只是货物而已。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必须首先是一个诚信的人;行为一路歪斜,遑论独立。——宗璞 我想要写出我自己经历的那个时代,我的视力所及,这个历史是什么样的,我就怎么样写。——崔永元
至美不过唐诗,而唐诗中至迷人的诗篇属于李商隐。义山诗明丽精工,深情绵邈,更是无题诗的鼻祖,开朦胧诗的先河。因其用典丰赡,意象灵妙,寄托遥深,人人皆知其美,却不知诗中何谓,更不知这些千古绝唱背后的深情隐恨。 本书从山雨欲来的太和九年(835年)开篇,大唐帝国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更趋动荡;二十三岁的李商隐正赶赴长安应考,途中邂逅又错失了洛阳女子柳枝,后来以伤怀之情写下组诗《柳枝》,正仿佛为自己写下了命运的谶语。他人品高洁,出淤泥而不染;他才华盖世,笔力堪补造化,却一生挣扎于牛李党争的夹缝,潦倒至死…… 苏缨、毛晓雯以李商隐的诗作为线索,以精到的考据和精妙的鉴赏,从中晚唐的历史背景、政治事件、文坛事迹、诗歌流变等多角度深入解读李商隐这位天才诗人。书中引用义山诗近百首,在这些绮丽的诗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