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巨匠》分为上下两册,用风气之先、家国情怀、文化基座、学术昆仑、狂狷名士、人间性灵、思想行者、人文典范、科学高峰和美的世界十个关键词,试图还原一个个重要的时刻与场景,刻画了百年来近百位大师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实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崇高,描绘了一轴无比辉煌的民国文化 画卷。 本书以精简清朗的小传,写就民国大师们的学养与风骨,可助当代青年以史为镜、躬身自照,持独立思考之精神,砥砺前行。 当我们静下心来,逆着中国百年凝目回望,历史烟尘处,依稀有一群孑然挺立的身影,闪烁光芒。他们走过的道路,为百年后的我们,提供了一种生命的思量与前行的坐标。
《白崇禧口述自传》原名《白崇禧先生访问记录》,是白崇禧晚年完成的 一项工作。从1963年2月开始,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先后派出科研人员访问白崇禧128次,时间持续了近4年,直至1966年11月24日白崇禧逝世前8天止。 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郭廷以亲自校阅整理其口述记录稿,前71次的访问记录稿送白崇禧本人订正。 白崇禧从自己的家世说起,依次叙述他求学、从军以后几十年亲身经历的大事,对统一广西、北伐战争、反蒋战争、抗日战争及全国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重要战役的经过、战略部署、作战形势、兵力配置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总结了作战经验和教训,并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书史料之详备,挖掘之深入,细节之丰富,是口述史中极为少见的,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特别是近现代军事史和国共战争史研究提供了
在这本《一声千两(收藏家坂本五郎自传)》中,坂本五郎细数了自己在古董市场的传奇经历,如数家珍地列举了多件心爱之物,以富有情感的文字再现了拍场上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充分展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大收藏家的性格和收藏理念。此次出版前,作者再次写下新序,欣喜地与中国读者分享其人生哲理与成功之道。对于中国文物艺术品爱好者及收藏家来说,此书不仅引人人胜,而且颇具启发性。
20世纪的文学与文化史,基本被“启蒙”与“革命”两大现代性范式所主导。本书另辟蹊径,一方面通过抒情话语对此两大范式重做检讨;另一方面则对“抒情”做系谱学阐释,认为西方美学话语和中国传统诗学,共同铸就了抒情现代性从古典过度到现代的艰难途径。 作者细致分疏沈从文、林风眠、台静农、费穆、梅兰芳、何其芳、冯至等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他们如何在20世纪中叶那个革命的“史诗时代”,以自己的才情和思想乃至挫败和苦难,与时代相撞相生,共同谱就了令人嗟叹回味的“抒情声音”。
......
晓磊、旭爽文,素一、赵赟、周希图的《小米游侠记(靠前辑共8册)》讲述了小米是个小游侠!和古代的侠客一样,她爱四处闯荡,也爱打抱不平。不管是在城市里,还是去乡村,总有古怪有趣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她会骑着云鹿上天帮嫦娥捉玉兔,会钻进龙王洞里叫龙王爷起来下雨,会驾着五彩云去找救命的菊花泉,还能上戏台当一回“哮天犬”!她帮灶神腌过咸菜,偷偷参加了杜鹃仙子的告别宴会,还差点被贪吃的蛇妖撞下水去!有一次,她不小心进了一个螺壳,就变成了像拇指姑娘一样的小不点儿……小米的一年四季充满了神奇的冒险,这当中自然也少不了她的好朋友。还等什么?赶快一起进入小米的多彩世界吧!
内容简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潮迭起,清华园里派系纷争、驱逐校长风潮不断,梅贻琦临危受命,多方求解,结束了二十年间校长十易的动荡局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于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常委会主席;在他的主持下,三校于战祸频仍、经费短缺、困窘闭塞中合作无间,学术、科研、教学取得奇迹般的成就。抗战胜利后北归复校,再到梅贻琦于台湾筚路蓝缕创建新竹“清华大学”——“生斯长斯,吾爱吾庐”,他的一生与清华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者以纪实手法生动展现了梅贻琦这位杰出教育家的成长、留学及其在动荡岁月执着教育的艰难历程。他提出并一生奉行“大师论”“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以忠诚无私、寡
新美南吉的童话也在无数窗口的桌上。孩子们读着,把最温暖的想象的故事记住,他们渐渐地也会长成很大的树,成为森林,成为温暖的灯火,他们便是更多更多生命童话的起因了。已经久远的新美南吉,却依旧年轻。美国童话《不老泉》里说,一个人如果在十七岁、二十岁、三十岁……喝了不老泉,那么他就永远活在他的那个年龄里。那只是一个荒唐的愿望,那个童话本身也否定了它。但是,如果一个作家在很年轻的年岁写出了一个了不起的童话和故事,那么他的确很可能就永恒地活在这个童话和故事里了。这样的夸张和夸奖是不荒唐的,也是一种真正的致意。我们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优秀和杰出,所以我们也懂得致意,我们很恭敬。
本系列丛书是专为7-14岁孩子打造的名人传记绘本,既是名人传记,又是手绘漫画故事,将知识性与趣味性 结合起来。书中主要介绍了古今中外一批 的军事家、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思想家和体育明星及其事迹,再现了这些名人的成长经历和成功过程,展现了他们战胜困境、坚持不懈、敢于梦想等一系列可贵的品质与精神,引导孩子们从学习名人 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出发,激励他们成为 好的自己,带给孩子们梦想和希望。本书既是一本让老师乐于 的课外读物,又是让家长放心的亲子漫画书。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 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 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 不管是萨冈,还是王小波,还是苏曼殊,伊丽莎白·泰勒…… 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 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
“中外名人传记”丛书精选中外历 影响力的名人,让读者了解这些名人的真实故事,学习他们的金精神和品质。 辑包括:孔子、孙子、屈原、孟子、苏轼、杜甫、玄奘、庄子八位名人的传记故事。
《南社人物吟评》共撷取225位颇具代表性的南社人物(包括新南社人物15位),以“七 ”这一由杜甫(《戏为六 句》)所肇创的体式进行“吟评”。每位成员各系一诗,诗前标子题,以求醒目,次为人物小传,再次为注释。“吟评”部分既强化了作者的主体意识,又切合了具体的研究对象,即南社社员什九能诗,自幼饱受诗学熏陶。小传部分力求客观真实地在呈现传主生平的纵向发展脉络,为读者认识传主提供实体性的存在。注释部分或诠释典故出处,阐明诗意,或交代相关“本事”,夹叙夹议,俾使读者便于解会诗中微旨。全书对南社社员的解读比较到位,对普及南社的精神内质,让其在新时代下焕发生机起到了积极作用。
查尔斯·W.艾略特(CharlesW.Eliot,1834―1926),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曾任美国中等教育十人委员会、美国进步教育协会靠前任名誉,美国近代很的教育家,被罗斯福总统誉为“共和国靠前公民”。自1869年上任,艾略特在哈佛大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主张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积极倡导选修制,提高入学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教育,倡导学术自由……这些教育改革措施对美国教育界乃至整个人类教育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带领下,哈佛大学从偏安一隅的传统学院发展成为世界很好大学。1909年从哈佛退休后,艾略特积极投身公共教育事业,并主编了闻名优选学术界的“哈佛经典”丛书,该丛书在五四时期即被胡适、赵元任等人介绍引进中国,又称“五尺丛书”。亨利·詹姆斯著的《他缔造了哈佛(查尔斯·W.艾略特传)(精)》详述查尔斯·艾略
《林徽因传》: 林徽因出身名门,16岁便随父亲林长民游历了欧洲,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有主见的女人。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等人的交往,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后来,她嫁入中国当时有影响力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的当家人有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梁启超。她的丈夫是梁启超的大儿子梁思成。 本书以林徽因为中心,通过爱情、亲情、友情及审美情趣,展示了那些令人感动的 老派的情谊 。讲林徽因不为人知的经历,讲她圆满从容的一生,讲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梁启超、泰戈尔、胡适之、张幼仪、陆小曼、凌叔华、冰心、沈从文、张兆和、费慰梅、费正清、李健吾、萧乾等人的精彩故事。以多重视角去解读、去呈现一个全面的多面的林徽因,给当代女性以启迪。 《张爱玲传》: 本书讲述了张爱玲传奇灿烂却又孤独的人生,以爱情、亲情、友
......
保罗·约翰逊在《知识分子》中详尽地展示和评说了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等十多位人文知识分子不为人知的私生活。《知识分子》的作者抽丝剥茧,将这些知识分子放在聚光灯下探照,富于喜剧性地呈现出他们的表里不一、利欲薰心、欺世盗名,包括眼花撩乱的两性关系、错综复杂的亲友问题。他们惯于居高临下指导别人,私下生活却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