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尚儒、诗书传家是刘墉家族优良家风中一项重要内容。 乐善好施在清爱堂刘家代代相传,刘家先祖刘通、刘必显都以乐善好施名于乡里。 孝敬父母、兄友弟恭、忠信仁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家的子弟世代传承这些美德风范,留下了诸多佳话。 “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副世人熟知的对联一语道破了优良家风的不朽功用。一个世代昌隆的门第,必有它赖以维系的家风。清爱堂刘家能够发展为名门世家,优良家风的数百年传承是其重要成因。
《缤纷满地落花红 项城袁氏家族文化评传》不仅描写了袁世凯备受争议的一生,也描写了以他为代表的袁氏家族奇特的文化。袁世凯出生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是中国社会步入痛苦的变革转型期的开端。袁世凯一生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艰难的探索之旅,其中透露出诸多困惑与迷茫,也成为一百年来中国人需要面对的困惑与迷茫。用所谓成功学的思维来考察,项城袁氏家族(尤其是袁世凯)无疑是失败的。袁世凯因为称帝而遭受世人百年唾骂,家族后裔纷纷隐居,甚至改名换姓,苟且一生。 然而先贤的智慧在不知不觉中被后人默默传承。袁世凯的后代中,还是崛起了以袁家骝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项城袁氏家族的品质传家、薪火相承,相信还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家族是社会的缩影和基层组织,以家族为中心产生的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家族文化为中心,探讨相关社会、历史、文化问题,业已成为近年来中国古代社会史以及地域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家族·文化·社会:明清黄河三角洲杜氏家族文化研究》即以这一理念为指导选择了明清时期黄河三角洲杜氏家族作为研究对象。
在中国近现代风云激荡的历史变革中,曾出现一些显赫的家族。他们或是从天潢贵胄沦为普通人家,或是从平民成为某个时代的新贵。这些家族和其家庭成员都经历了时代变幻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他们在这种变迁中解构、浮沉,演绎着悲欢离合、聚散圆缺,和一幕幕家国同命运的鲜活历史
董丛林编著的《曾国藩家族》以晚清历史人物曾国藩为中心来写由他联系的家族群体百余年的变迁与延革。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历来以“家国同构”这一政治文化范式来统领。而两者还是稍有区别的,以往的曾国藩研究注重对“国”的重视,因此,《曾国藩家族》更侧重“家”这一微观的角度再现历史,具有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