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郦波教授从识己、识人、识事、识道四个方面入手,凝聚曾国藩一生教育子女、指点子弟,甚至培养后人的教育思想与智慧,对其做一个全景式的评述。他从读者朋友们可能遇到的困惑出发,结合自己的感悟和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对曾国藩家训中所包含的人生智慧做一个条分缕析的解读,希望给今天的读者更多的智慧启迪和现实参照。 无论是职场精英还是职场小白,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银发老者,都能从郦波老师的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收获。这份收获,许是对你立身处世的一种指引,许是对你选交朋友的一声警钟,许是对你教育子女的一分劝诫,可大可小,不一而足,然必有所获。
★本书是汤一介先生的遗稿,经整理后首次出版。全书以三个部分分别叙述了作者的祖父、父亲,以及作者自己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著述等内容,生动而深刻地展现出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变迁中的政治命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的传承守望。 ★父亲汤用彤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作者细致地回顾了父亲的人品、操守、个性,以及他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的学问成就。 ★对于自己,汤一介更以力持客观、自我解剖的态度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生涯,将一生悲欢得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沉浮、始终孜孜以求的学术历程等完整地呈现出来。令人深思,也令人感叹! 不难想见,这部中国读书人的百年缩影,其历史价值会随着
罗斯柴尔德家族史就是一部世界金融发展史 欧洲有六大强国:大不列颠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匈帝国、普鲁士和罗斯柴尔德家族。 本书是西欧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的传记。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 梅耶 罗斯柴尔德 (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个儿子先后在 英国 伦敦 、 法国 巴黎 、 奥地利 维也纳 、 德国 法兰克福 、 意大利 那不勒斯 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意已做了250多年。 奔驰 汽车、银行和苏伊士运河是这个家族送给人类的礼物。其实,罗斯柴尔德家族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19世纪的欧洲流行这样一种说法: 欧洲有六大强国:大不列颠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匈帝国、普鲁士和罗斯柴尔德家族。 本书介绍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兰克福的贫民窟发家至今的历
本书为 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书系 之一种。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发起并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代表作为《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作者为郁达夫研究专家,结合郁达夫文本及相关考证,以谱牒学为学术方法,对郁达夫的生平、作品进行描述。
檀作文译注的《曾国藩家书(上中下)(精)》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十年(1871)前后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子侄辈的家信,并适当补充了部分他写给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现曾氏人生全貌。其内容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方法的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想精髓。
本书初版于2013年,2023年为程千帆先生诞辰110周年,本书拟修订再版。著者是程先生的女儿,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书中收入程千帆、沈祖棻伉俪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辅以简洁的文字,生动再现程、沈年少求学,负笈金陵,读书著述,与友人诗词往还,抗战时颠沛流离,备尝艰辛,胜利后执教武汉大学,晚年任教南京大学,诲人不倦,德高望重,桃李芬芳,终成一代师表。
檀作文译注的《曾国藩家书(上中下)(精)》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十年(1871)前后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子侄辈的家信,并适当补充了部分他写给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现曾氏人生全貌。其内容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方法的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想精髓。
王幼麟、刘恩义是大学时的同窗好友,她们从巴金和萧珊这对爱侣身上找到了崇高和美。于是,作者经过巴金本人的同意,收集了他们的资料和爱情故事,经数年之功,写成这本书,将巴金和萧珊从一见钟情到相守一生的爱情故事展现在读者眼前。本书2004年出版后,在文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为纪念巴金诞辰120周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 走近巴金 丛书,此书为其中一本。
吴氏家族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家族之一。 《文华世家——吴祖光和他背后的五百年吴氏家族》全面展示了戏剧大师吴祖光和他背后的五百年家族史,配有一百八十张精美老照片。讲述了吴家历代数十人的人生故事。映照出吴氏一脉的五百年沧桑,留下了一段充满抱负、荣耀、摧折与情义的传奇。
博尔济吉特 白莹著的《成吉思汗及其显赫家族 》从家族史的角度,陈述成吉思汗的祖先、他本人及 其子孙一支脉的历史,展示了影响蒙古历史乃至世界 历史发展的家族即 黄金家族 的兴起、辉煌、衰败 ,*后销声匿迹于茫茫人海的八百余年历史过程。这 是一部独特的家史,又与蒙古族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紧 密相连,书中民国之前的全部材料都出自史料、专著 或作者的研究成果。本书具有历史性、文学性、社会 性、独特性、代表性以及可读性。
本书是对2014年版《巴金家族史考略》的增补修订。该书是作者在收集巴金祖辈百年老照片、诗文汇存、来往书信等资料,走访多地图书馆、文史馆,并对大量相关资料进行比对的基础上编写的,详细考证了巴金家族数十位祖辈的生平、职业、社会业绩、文学成就等,清晰勾画了这个大家族的历史,校正了多种历史遗误,还原了《家》《春》《秋》等自传体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风貌。本书不仅对研究巴金的生平和创作,而且对研究四川、浙江、江苏等地的民俗和社会文化,都有独特的价值。
曾氏在传统文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生前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影响巨大,而在他逝世后流行的“家书” 因其贴近当时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而大受欢迎。《曾国藩家书》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1840)至同治十年(1871)前后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子侄辈的家信,并适当补充了部分他写给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现曾氏人生全貌。其内容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方法的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纤悉无遗,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想精髓。。。。
司马家族在历史上的名声响,《两晋天下:司马家族传》从司马家族的源头开始,再简单叙述司马家族的司马谈、司马迁等名人之后,重点介绍以司马懿父子三人“三马”夺了曹家天下为开始,讲述从曹魏政权(公元220年)到东晋灭完(公元420年)的200年的中国历史。之后,简单叙述司马家族在东晋后的诸多名人,如司马光等。
本书是文献影印书,底本为1989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联新梁氏宗族所修联宗谱是在《梁氏家谱》民国谱的基础上编修而成的印刷本)。此谱主要包含《梁氏家谱》和《梁氏家谱外集》两部分。前者主要记录各分派的世次表,后者按 恩荣 显扬 节孝 等分类记录重要的人、物、事。相比民国谱,此谱的主要变动是新增了两篇序文及《侨港梁诒远堂创会记》《修谱修路别记》,增加了新房派和新增人口,对原有世系进行了校正。除了以家谱为主体的内容外,本书还附有胡宇博的评介,帮助读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解读此谱。 梁氏从清以来流传下的家谱包括数次修谱的经历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社会的变迁。族谱所呈现的分支离合也折射出了梁氏家族的渊源所在和发展历程。这样的联宗谱,对于重新理解和阐释华南宗族文化的形成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