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傅山年谱》笔者尹协理从一九八二年开始研究傅山,焉傅山在生活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做出如此众多的贡献深深感动。但由于以前研究与宣传不够,国内外能全面了解傅山的人并不多见。于是决定深入研究傅山的事迹及其贡献,到处搜寻、广泛发掘傅山的*作与流传至今的手稿;利用晋阳学刊这个学术园地,在主编高增德先生的支持下,开辟了傅山研究专栏,联络省内外专家学者,发表了一批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自己*是努力撰写学术研究论文,在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研究、文史等国内各大专业杂志发表,宣传傅山的思想与学术贡献;在此基础上,向笔者供职的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贯文先生、副院长张海瀛先生*力建议,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发起,召开全国性的傅山学术讨论会,以引起学术界对傅山研究的重视。于是在省委省政
张昆弟,湖南桃江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曾经与*、蔡和森等人一起创建新民学会。后与李维汉、李富春等人参加法国勤工俭学,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资深工人运动活动家。1932年因反对湘鄂西中央分局领导人执行王明“左”倾路线被杀害。新中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刘*编著的《张昆弟年谱(1894-1932)》以年谱的形式回顾张昆弟的生平和革命经历,盛赞为中国共产党壮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先烈。
《曹禺晚年年谱》由曹禺研究专家、曹禺传记作者——曹树钧教授执笔。本书的整理成形得力于作者的广泛求证,因为在50年曹禺研究中,作者除了采访曹禺本人外,先后主要采访了与曹禺相关的110人(亲属、同学、同事、学生),从而全面、客观地展现了曹禺晚年(1966 年-1996年)的生活事迹。本书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曹禺晚年年谱上编(1966年-1989年),二是曹禺晚年年谱下编(1990年-1996年);三是附录,即曹禺逝世后的纪念活动与相关艺术活动(1996年-2014年)。同时,本书适当地穿插曹禺与巴金的关系,以及曹禺剧作在演出方面的情况。在本书中,作者除了充分肯定曹禺为中华文艺事业做出很大贡献外,也从侧面反映了曹禺晚年的复杂心态。因此,本年谱力求成为一部可供曹禺研究者参考,并具有学术价值的图书。
本书从1897年苏雪林诞生至1998年终老台南,以编年方式,逐年逐月逐日撮其重要事迹,忠实记录了苏雪林102年的人生之旅。本书详细解读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及苏雪林与人交往的时代背景、疏密关系,梳理了苏雪林生平的重要资料,折射出她生活的时代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