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章文库·季羡林经典文集:季羡林自传(图文修订典藏版)》内容简介: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又丰富多彩,本书真实而完整地体现了季老对自己一生的记录,帮助读者了解季老从一个农村的苦孩子成长为学贯中西的学者所走过的路。 海报:
本书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纪念文集,南怀瑾生前的各方友好、门人弟子,政界、商界、宗教界、学术界、传媒界大咖,纷纷作文纪念。第一部分为“家国情怀,根植于心;济世宏愿,现身实证”,追溯其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菩提悲心,春风化雨;感念师恩,点亮心灯”,探讨其循循善诱,教化众生。第三部分为“心交感通,人间挽歌;人道之路,薪火相传”表达了人们对南师的缅怀之情,南师教化,传承永续。这部纪念文集堪称一部“南学”百科全书,有很高的文化意义和研究价值。
《韦卓民传/华大博雅学术文库》是作者在“珠海历史名人,杰出的教育家、哲学家、爱国基督徒”《韦卓民》的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此次修订除纠正错漏外,还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增补8万余字,配图120余幅,从近现代史的角度,真实、全面、生动地再现了韦卓民先生光辉的一生,为后人深入了解与研究韦先生在哲学、教育学和宗教学等领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这是一个你所不熟悉的梁思成。他在1931到1948年间,回应激荡世界的现代建筑潮流,和同仁们通过建筑史的调研和写作,构筑起“中国建筑”体系,并积极思考该体系向中国现代建筑转换的可能。而在1949到1959年间,他深陷新中国政治运动的漩涡。为跟上形势,他频繁进行自我否定和改造,有时也将批判矛头指向同道。他的思想历程充满急剧的扭转、中断和切换,到最后迷失。他构筑起的“中国建筑”体系也在任意化的政治潮流冲击下分崩离析。 本书以大量新史料追溯梁思成的心路历程,探讨中国现当代建筑发展与政权更迭和政治运动之间的复杂关系。那段历史远没有结束:政治任意化导致的建筑任意化,仍然主导着今天中国的空间图景。
本书是作者研究钱锺书著作的随笔和札记,阐发钱锺书的学术成就与贡献,对其作品中涉及的典故和史实加以考证,阐幽烛微,多有发覆。另外谈及钱锺书与钱穆、陈寅恪、余嘉锡、吕思勉与鲁迅等人的交往或文字渊源。作者学识渊博,本书对阅读和了解钱锺书的生平与学术有很高价值。
1985年,先生将届古稀之年,他到台湾已教化了近四十年之久,从学人数更已不在少数,所以刘雨虹老师纠合学友们,各写心得报告,集合成册出版,今天来看,幸亏当时刘雨虹老师勉力促成这些记录的出版,否则事过境迁,先生那个阶段的教化足迹,就难以看到了。这本书于1987年在台湾出版,至今已将近三十年,简体字版是初次在大陆印行。
《群言典藏:冯友兰》不仅仅是追忆往昔、缅怀先贤,也不仅仅是为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厘清历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那段曲折的历史,传承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真挚感情;纪念民盟先贤为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呈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嬗变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是为了民盟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需要;为了让那些隽永传奇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历史再现后人的眼前。 冯友兰,一个在中国现代哲学先具备哲学史家资格的学者:他筚路蓝缕,前驱先路,个写成了完整的中国哲学史通史类著作,把中国哲学史研究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为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设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群言典藏:冯友兰》介绍了冯友兰不平凡的一生。
本书是作者研究钱锺书著作的随笔和札记,阐发钱锺书的学术成就与贡献,对其作品中涉及的典故和史实加以考证,阐幽烛微,多有发覆。另外谈及钱锺书与钱穆、陈寅恪、余嘉锡、吕思勉与鲁迅等人的交往或文字渊源。作者学识渊博,本书对阅读和了解钱锺书的生平与学术有很高价值。
作者从游王世襄先生三十余年,亲炙其深厚学养和大家风范。所记皆为手材料,文字流畅易读,京腔韵味浓郁,人物刻画灵动,幽默笔触中浸出深厚情意。书中所载三十余年来王世襄夫妇雍容达观的处世境界,以及生活点滴中所流露之美学趣味和独到见解,格调品味与修养,都让人印象深刻,回味不已。
《异端人物/当代思想前沿系列/凤凰文库》编著者特里·伊格尔顿。 《异端人物/当代思想前沿系列/凤凰文库》作者沿袭了其犀利、尖锐的风格,对一些鼎鼎大名的人物进行了解读和评介。本书考察了从詹姆斯·凯利、查德·达文波特-海因斯到维特根斯坦、以及赛亚· 柏林、斯皮瓦克、齐泽克等的几十位西方的作家、思想家,作者又好辩又带着嘲讽,但依然保持着友善和公平的态度,在公共领域去评述一些十分复杂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