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千古奇书,寥寥几万字就聚集了中华神话之精华,其中 吸引人的便是那些奇形异状的兽怪、光怪陆离的国度、各有神通的神祇。传说《山海经》先有图后有文,山海图是具象化的《山海经》 ,是其灵魂所在。但 初的山海图早已失落于岁月长河,本书作者花费5年搜寻散落在历代古籍中的资料,在丰富文献的基础上精选出500种或诡异奇 或妙趣横生的人、神、异兽,整理出种种奇幻故事,并据此以现代绘画手法演绎上古奇书,用图画复原出山海神怪的惊 样貌,从而图文结合,编制出一部 全、 丰富的山海经神怪档案,重现、再造了一个神秘厚重的山海世界!
这本书是学者单德兴为缅怀其师余光中所作的纪念文集,其中收录多篇文章,主要从余光中作为一名译者的不太为人熟知的方面出发,精炼而老到地分析他的翻译贡献与理论。同时作为余氏弟子,单德兴也写下数篇文章缅怀先师,向读者介绍余光中的不同研究面向与学术关怀。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自述五种》从“自述”、“我的自学小史”、“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回忆乡村建设”、“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五个方面介绍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胡适,这位以传教士自居的留学生,又是一位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批判精神、改革运动、调和文化、革命武器和解放作用,正像一个个关键词,在在反映出他的意愿——他想要改变祖国的现状,为中国再造文明。这,就是他的梦想。本书即是对1891-1929年间的胡适的解读。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有人所未道之处。加之长期身处高位,回忆录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更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该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出版该书的着眼点。
《胡适自传》收录了胡适的《先母行述》《四十自述》《我的信仰》《逼上粱山》几部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窥见胡适的一生及其思想历程。因为除了它是出自二十多岁即“暴得大名”的胡适之手,本身就是深为人们关注的理由外,读者还可以从书中见识到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童年生活的真实片段,特别是感受胡适先生与自己的过去“对话”时所独具的文化眼光。因此,这是一代启蒙大师向读者尽展心路历程的纵横文学、史学、哲学的一本好书。此外,书中还配以大量珍贵图片,让读者限度地感受胡适先生的人生历程。
这本《云深不知处(先生辞世周年纪念)》 (作者刘雨虹)是先生的纪念文集。 《云深不知处(先生辞世周年纪念)》收录了《我从南老师学了些什么》;《老师就是一部经》;《如果没有那一天晚上》;《拄杖横挑风月去由来出入一身轻》;《无上因缘不思议》等作品。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有人所未道之处。加之长期身处高位,回忆录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更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该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出版该书的着眼点。
这是一部关于张若名的传记作品。张若名是周恩来的初恋女友,是194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纪德的知音。她是一位曾与邓颖超等一起,在“五四”大潮中叱咤风云,率领天津女界奋起投身反帝爱国斗争的人;是一位曾与周恩来等一起,创办觉悟社,共度铁窗生活,勇敢经受北洋军阀牢狱考验的人;是一位曾致力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所写文章与任弼时的有关著作合编一起,被多次印刷广为传播的人;是一位以中等文化基础拼搏攻下法国文学博士学位,长期享有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声誉的人。作者将张若名的人生轨迹置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变迁之中进行考察,对其生平和革命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及学术业绩等给予了客观分析和评价,有助于读者阅读和研究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的历史。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介绍了杨宪益传奇的一生,杨宪益是一位德披天下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还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品质于一身。他娶英国妻子戴乃迭,成就了一段异国婚姻佳话,本书还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爱情故事融入其中。展现了杨宪益性格中的热情、勇敢与真挚。
《谢灵运》是台湾学者兼翻译大家林文月为数不多的古典诗歌论著。她选取了中国古典文学璀璨时代代表性的人物谢灵运为其作传,系统论述谢灵运显赫的家世及生长过程,不羁和矛盾性格的形成,充满漩涡的仕宦生涯。本书在循其一生事迹的同时,赏析、评述其诗歌创作历程,并在“附论”中专门讨论谢灵运诗的技巧、思想感情以及其山水诗创作上的贡献。
暂时没有内容
本书脱胎于作者记录跟随费孝通先生出去考察,参加会议等的日志。它详细描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费孝通先生到山东、温州、江苏、浦东等地考察的情况以及演讲、活动等,阐述了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现状和将来发展道路的建议和思考。从中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这位社会活动家心系中国农村发展、城市建设之高尚情怀。
《我的精神自传》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 《我的精神自传》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较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较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最后成书,已经耗费了五年时光,更是倾注了退休前后的主要心血”,“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李村编*的《政学先生》聚焦现代史上“政学” 交集之处,贯穿中国传统的“文人政治”视野,颇具 敏锐之问题意识。这部随笔集中的二十五篇文章有些 谈“政先生”,有些谈“学先生”,*多是谈“政学 先生”,在丰富、细致的史料支撑的基础之上,强调 了知识人在社会流变中的独立性,书中也不乏对试图 参与政治的知识人两难困境的分析、讽喻、批评和一 定的同情理解。其中谈胡适的文章依然不少,但主要 聚焦于他离开大陆后的经历,也是作者对胡适问题的 总结。
《 宪益舅舅百岁祭 》的作者赵蘅写了她的眼中与心里的杨宪益舅舅,展示了尘世中,不同凡响的杨宪益。宪益舅舅百岁祭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赵蘅的个人日记和追记、赵蘅的现场速写,以及赵蘅倾注画里的文字。赵蘅将内容真实完整地辑录成册,给读者呈现出她眼里的杨宪益舅舅,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