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李叔同—弘一大师年谱资料,以往大多以林子青的《弘一法师年谱》为依榜。林子青对弘一大师研究贡献巨大,但其所编年谱相对较为简约,又由于彼时学术界对李叔同—弘一大师生平中某些历史事件缺乏深入研究,对民国时期报刊文献挖掘不够,许多条目仍不甚准确,诸多书信年代考证也有失误,而被遗漏的历史资料 是众多。从编撰形式上看,林子青所编之年谱未采用常规的年谱编撰手段,即未按月、日逐条分述谱主事迹,而是采取按年依史之先后来概述的写作方式。这也给研究者和读者在阅读和认识上产生不少困惑。
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圣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圣人。按照鲁迅关于我们“当务之急”的意见,本书把人生分解为“生存、温饱、发展”三个根本问题,又参考了孔子“三纲”中的男女、父子、君臣三项,构成全书的基本框架。作者从《论语》和《鲁迅全集》中找出相关的思想断片,然后逐个梳理、阐述、比较、批判和总结。《论语》还配了四家译文,以利于青年阅读。
本书按年排比,以人相系,大致勾勒了唐文治的生平事迹,也简约描摹了自晚清到新中国之初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为我们还原那段历史、探究唐文治在某些历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清晰的资料,这其间有许多资料系向社会公众披露。这是我国又一部研究唐文治生平史,以及研究近现代政治史、教育史的可资传世的长篇力作。
在这本自传里,中村修二分享了他的传奇经历:他出生于日本一个小渔村的普通家庭。25岁毕业于日本一所三流大学,就职于穷乡僻壤的小企业。45岁“裸辞”,从日本“技术民工”变为美国大学教授和科研领军人物。50岁因专利诉讼案获得8.4亿日元补偿,成为被载入史册的全球经典案例。60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拥有亿万资产,研究成果改变了21世纪,造福了全世界。
本册为多人合卷,其共同的交集点,即为晚清的妇女论述。因为晚清实为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发轫期,各种相关问题的讨论已相当活跃,并开启了此后无数论说与实践的先声。回到思想的原点,本编选取了在晚清妇女论述中最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四位思想者——金天翮、吕碧城、秋瑾与何震——的文章编为一集,希望能够为读者返回历史现场提供帮助。
《陆谷孙先生纪念文集》中所录的文章为陆谷孙先生去世后,与陆先生交往较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包括陆先生的亲属,所写的回忆或纪念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或为陆先生的亲朋好友,或为陆先生的学生,或为与陆先生过从较密的出版界人士,每篇文章的着力点和视角均不尽相同,这些文章汇合起来,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有血有肉的陆先生的形象。
刘新园先生是我国古陶瓷专家和学者,其研究成果曾解决陶瓷考古方面的诸多疑问。其于2013年10月去世。《纪念刘新园先生文稿》收录纪念文章30余篇,按内容分为纪念篇和学术篇两部分,以此怀念刘新园先生的人品以及学术贡献。
本书是蒋廷黻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 追随蒋廷黻的回忆,读者可领略湖南城乡清末到民国的人文变迁;感受作为非官派留学生在美半工半读的艰难,如体力劳作换取食宿的艰辛,上门推销图书却一无所获,在餐馆打工收到女友母亲小费的窘迫,等等;还能清晰看到蒋廷黻在哥伦比亚大学所接触到的学者及其观点,如何影响到蒋廷黻一生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理念。 跟随蒋廷黻的国内外游历,读者还可以遍观30年代的苏联、英、法、纳粹德国等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状态,也可以了解民国时期独具魅力的北平、贫困却伟大的西安,以及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风貌,乃至战前东北的经济繁荣和内部矛盾等。 随着蒋廷黻的工作,读者可以了解南开和清华历史系的创建和完善,以及中华民国军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公务系统的繁琐和僵化。
本书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的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中国知识群体的转型之痛。
百粤梁鼎芬先生与朱鼎父先生并为粤之理学名儒,乡里曾建专祠入祀二公。光绪初年梁鼎芬官任翰林,曾参劾李鸿章六大罪状,而名声大振。中年入张香涛幕府,兴新学,练新兵,办实业要政,梁鼎芬皆直接主理其事。梁鼎芬一生之大略,吴天任著的这本《梁鼎芬年谱》分年叙述,洵为研究近代史及梁鼎芬者之推荐阅读书。
《陆谷孙先生纪念文集》中所录的文章为陆谷孙先生去世后,与陆先生交往较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包括陆先生的亲属,所写的回忆或纪念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或为陆先生的亲朋好友,或为陆先生的学生,或为与陆先生过从较密的出版界人士,每篇文章的着力点和视角均不尽相同,这些文章汇合起来,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有血有肉的陆先生的形象。
《陆谷孙先生纪念文集》中所录的文章为陆谷孙先生去世后,与陆先生交往较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包括陆先生的亲属,所写的回忆或纪念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或为陆先生的亲朋好友,或为陆先生的学生,或为与陆先生过从较密的出版界人士,每篇文章的着力点和视角均不尽相同,这些文章汇合起来,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有血有肉的陆先生的形象。
内容简介
《黄永年先生编年事辑(精)》由曹旅宁撰,全书分为四卷,此外,还收入了黄永年先生著述编年和黄永年先生哀挽录。黄永年先生是历史学家,本书为其弟子曹旅宁为黄先生所作,以编年事辑的方式记录了黄先生一生的历程,勾勒了一代学人的学术面貌。书中还有许多掌故趣闻,多是次披露,既有可读性,又有资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