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先生从曾祖父母和自己的童年时代开始回忆,上私塾、小学、中学,出国留学,回国后当律师,终于踏上政治道路,自己组建人民行动党,提出符合人民实际意愿的行动纲领,经过曲折的过程取得政权。他作为天才的领导人,率领新加坡人民勇往直前,化危机为转机,从而创造了新加坡今日辉煌的成就。在里程碑一样的历史事件中(1954—1959反殖民统治;1960—1961人民行动党党内斗争与分裂;1963—1965新、马合并与分裂;1965独立建国;1965—1971经济蓬勃发展;1980至今领导权转移并继续发挥强势的影响力)作者不自觉地透露出成功领导者迥异于失败领导者的特质:智慧、支配力、自信、知识及活动力。该回忆录充分展示了李光耀先生的治国理念——精英主义、贤能制度、实用主义和亚洲价值,生动表现了他的一些治国之道,例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维护种族
饶平如著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是饶平如一生的故事。他不是一个想打仗的人,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去打仗了。又因为和美棠在一起,他最终厌倦了战争,想要回家。六十年的相守历尽坎坷,命运让他们长久分离。好容易最后又在一起了,美棠却身患重病且渐渐失去记忆。这是普通人自己的故事。只有如此平凡而美好的东西才能拥有长久的感动力量!
《每条弯路都通向自我》是奥利弗·萨克斯自传,也是其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叙述的时间跨度从作者在牛津大学求学的青年时期,一直到罹患癌症的暮年时期。 在奥利弗·萨克斯异常丰富的一生中,他是受人尊敬的医者、科学家,是获奖无数的天之骄子,但也因同性恋取向被母亲斥为“令人憎恶”而困扰自卑大半生。他和卡车司机打成一片,和好莱坞巨星谈笑风生,和诗人奥登互为挚友,和诺奖获得者克里克、埃德尔曼情谊深厚。他曾对爱情感到无望,大半生过着独居生活,却在七十五岁高龄遇到一生挚爱……这是罕有人能及的生命深广度。
《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传纪 沿着公路直行:鲍勃 迪伦传》是关于著名音乐人鲍勃 迪伦的传记。鲍勃 迪伦是现代流行音乐界无比重要的艺术家。他是一位伟大的歌星,一位非凡的现场表演家,一个流行文化的标志形象,也是他那个时代较为杰出的歌曲创作人。鲍勃将诗化歌词引入流行音乐,从而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的音乐风格。
武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专享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堪称传奇,充满了戏剧性、谋杀、阴谋、谜题、欺骗、情爱以及疯狂,令人不可思议却又引人入胜。她凭借巧妙的佛教修辞、宏伟的建筑、优雅的宫廷礼仪,以及一帮为她陷害朝中对手的酷吏,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周朝。 美国著名汉学家罗汉利用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及其他史料文献,《武曌(中国专享的女皇帝)(精)》细腻地描述了武曌在多个身份与角色之间的转换:籍籍无名的武氏次女、大唐深宫中的才人武媚、逐渐登上权力宝座的天后、开创新王朝的帝王,以及作为情人、圣母、女皇、菩萨和耄耋老人的武曌。
本书讲述了关于音乐和大脑如何协同进化。 心理学教授、资深音乐人丹尼尔·莱维廷结合音乐分析、心理学与神经科学,述说音乐为何令人迷恋,解译人类蕞优美的神经冲动。 音乐是最能贴近心灵、感染情绪的创作形式。音乐作品也是我们专享能够随身携带、不时重新温习的艺术。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易举出喜爱的音乐家或音乐类型,却难以解释为何喜欢这些音乐,而非其他音乐。仿佛在音符与和弦之间,还有某种我们能够感知却无法言说的神秘。 作曲家勋伯格说过:“总有一天,心理学家将解译音乐语言。”如今预言的时代已然来临。心理学家运用核磁共振成像与记忆理论,探究人类心智与大脑如何倾听、感受音乐,以完形理论分析音乐家如何颠覆听众心理、创作令人惊艳的乐曲。科学的意义并不是要为我们消除神秘,而是要让神秘重现光彩,让神秘焕发生机。
这是一款内外兼美、风格隽永的笔记本 适合私藏,或赠送知心恋人、密友 灵感来自法国著名作家保罗·莫朗为可可·香奈儿撰写的传记《香奈儿的态度》 精选其中香奈儿内心独白的吉光片羽 坦露香奈儿对孤独、友谊、爱情、阅读等的看法 真诚、睿智、犀利的格言警句,尽显时尚女王的个性与智慧 香奈儿公司艺术总监“老佛爷”卡尔·拉格斐为这本传记所倾倒 亲手绘制多幅人物插图,素描中的杰作 优雅流畅的线条灵动其中
本书系“ 次遇见”系列之一种。“ 次遇见”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策划推出的一套面向青少年读者的人文历史普及读本。该丛书分为名人、风物、经典、科技四个门类,邀请 外 中青年学者加盟“作者团”,以具有学术视野的原创力,通过介绍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成就的精华,传达文明互鉴和文化传承发展的当代价值。本书是为纪念2024年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而打造的青少年通识教育读物,编入“ 次遇见”之“名人”系列。在中西文化交流 ,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无疑是位先驱者,其所著游记家喻户晓,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他也因此成为世界历 伟大的旅行家之一。本书从马可?波罗人生中的 次远行故事开始,以扎实的学术依据、要言不烦的行文风格和充满惊喜现场感的故事讲述,带领读者进入马可?波罗“探险
《穷途,墨路》是保罗·奥斯特迷人的青年时代回忆录。“我和钱的关系始终很神秘,欲拒还迎,貌合神离。”换了一个又一个古怪的工作,遭受一次又一次失败,青年保罗·奥斯特怀揣当作家的梦想,被生活撞得头破血流仍锲而不舍。保罗·奥斯特回首往事,写下这段艰辛的写作之路上所遇到的种种难忘的人和事,也想告诉读者,要成为一名作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间成立一年时间就直接获得米其林三星的传奇餐厅;一位26岁才出道的法餐天才。米田肇,从普通公司职员到烹饪学院的学生,再到成为拥有自己明星餐厅的主厨;从日本到法国,从法国再回到日本。他一路克服了诸多近乎不可能的困难,内心有着常人无法撼动的执念--没有完美,只有永远追求完美的姿态。那道在日法身份认同的纠结中迸发而成的"地球"料理,因为其内强烈的个人表达而成为了一种艺术,深深打动了阅美食无数的老餮。正是米田肇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段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 《品中国文人(2)》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 本书的作者刘小川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一间成立一年时间就直接获得米其林三星的传奇餐厅;一位26岁才出道的法餐天才。米田肇,从普通公司职员到烹饪学院的学生,再到成为拥有自己明星餐厅的主厨;从日本到法国,从法国再回到日本。他一路克服了诸多近乎不可能的困难,内心有着常人无法撼动的执念--没有完美,只有永远追求完美的姿态。那道在日法身份认同的纠结中迸发而成的"地球"料理,因为其内强烈的个人表达而成为了一种艺术,深深打动了阅美食无数的老餮。正是米田肇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段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俾斯麦与德意志崛起》是德裔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埃克在牛津大学讲学期间多次演讲总结而成的历史研究专著。本书创作于二战结束后,在德意志民族共同反思的大背景下,作者对俾斯麦这一促进德意志民族形成、德意志统一的关键人物进行了重新研究,不仅叙述了统一德国、普奥战争、普法战争等关键事件,还对德国政治结构的演变和民族思想的转变进行了反思。俾斯麦,到底是统一德意志的伟人,还是为世界大战埋下种子的恶魔?德意志民族到底为何走上了世界大战策源地的道路?本书作者带你一一回顾。
本书是由卡夫卡的忘年交雅诺施记述的卡夫卡谈话录。雅诺施比卡夫卡小二十岁。是其同事的儿子,经常去卡氏就职的布拉格劳工工伤保险公司探访他。卡夫卡作为“相当富有的父母的专享的儿子”和公司法律处处长,一辈子生活在威压当中,其父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性格专横如暴君,对专享幸存的长子卡夫卡寄予了莫大的希望,甚至逼其大学时放弃酷爱的文学专业。改修法律,影响笼罩其一生。“富二代”的身不由己和小职员生涯的万般无奈,令表面的卡夫卡之下顽强生长着一个文学的卡夫卡。本书谈话发生在1920年3月底雅诺施初次拜访卡夫卡至1922年7月初卡夫卡退休离开保险公司去疗养之间。两年多的时间里。无数次工间休息见缝插针的聚谈,或是漫步在布拉格老城环形道的边走边聊,见证了卡夫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从中可以看到这位貌不惊人的鬼
《幸存的女孩》是一位种族灭 幸存者的自传,讲述伊拉克雅兹迪族女孩娜迪亚?穆拉德从“伊斯兰国” 恐怖组织的折磨之中逃脱并成为人权活动家的非凡经历。 娜迪亚出生于伊拉克北部的一个小村庄科乔,是雅兹迪少数民族的一员。2014年8月,因为雅兹迪人不肯改变本族的信仰,“伊斯兰国” 恐怖组织对雅兹迪人实施反人类的种族清洗与灭 ,屠杀了娜迪亚所在村庄的平民,娜迪亚有6个兄弟被杀。娜迪亚则被“伊斯兰国”带到摩苏尔,在那里她们每天都要遭受奴役、暴力和 等惨无人道的折磨。后来在一个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她的逊尼派穆斯林家庭的帮助下,她终于逃出魔窟。 娜迪亚在出逃后,勇敢地站出来向 社会揭露在“伊斯兰国”占领区每天发生的甚至我们无法想象的暴行:为逃离“伊斯兰国”的控制,死在逃亡路上的孩子和老人;被围困在山上,因
6大部分,全景回顾科比如何成长为NBA伟大的球星之一,完整阐述科比成长史,剖析每一个时间段不一样的黑曼巴。天赋异禀的少年,背井离乡的意大利时光,以及带领劳尔·梅里恩高中夺得州冠军;1996年13号秀成长为全明星球员,“OK组合”开创了湖人王朝;鹰县事件、“OK”决裂,科比迎来最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时代,单场81分等等得分神迹上演;联手加索尔,湖人重回巅峰,成就两冠伟业;告别巡演、退役战60分谢幕、奥斯卡获奖、畅销书作家、曼巴之队;直升机事故不幸罹难、世界悲痛……附录部分回顾科比绝杀瞬间、猎杀时刻、高分场次、数说科比,用赛场瞬间与数据详细解读科比辉煌一生。
二十五岁才开始学厨的米田肇,三十六岁开了自己的餐厅,开业一年便拿到米其林三星。 他是没有段位的空手道高手,一度想当“会做料理的格斗家”,现在则是“喜欢格斗的厨师”。 他为了在法国学厨.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他有着足以自傲的厨界履历,但那同样也是某种负担。 他光是找开店的房子,就找了一年多。 很多常人觉得容易的事,在米田肇的世界,变得无比复杂。 很多普通人感到无法越过的障碍,被米田肇轻巧地跨越。 笨拙与热情,加上无比的决心。 —位天才厨师的成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