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升级彩插版》收录了迟子建近年散文新作及其备受推崇的经典散文名篇,配以作者拍摄的多幅摄影图片。从白山黑水到碧野青空,从清晨日暮到冷月斜阳,从皑皑白雪的冬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些摄影图片为该书平添了几分诗意与哲思。 迟子建从万物生死中探寻世间真情,从人生的寒冬迈向岁月的暖春,这种种感人至深的片段构建了她所独有的散文天地。无论是追忆往事、慨叹人生,还是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全书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苍凉与温情,都如同北方雪野中的一抹夕阳,至真至美。
《存在之谜》是作者作为一个诗人、作家和教育者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日常随想。从苏北到苏南,从公办到民办,或再回到苏北,作者对人情世故、对教育状况等观察着、思考着。 《存在之谜》全书分为教育的奇迹、哲思的启迪、人生的足迹、生活的心迹、情感的慰籍及存在之谜等几个部分,广泛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对文化、生命的反思,亦有对人物、往事的追忆,还有对地理景观、人文艺术的描写,彰显了作者的文学素养和独到而深刻的人生观、哲学观。其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文笔优美,富有启迪意义。
《回家》以家庭为切入点,从饮食男女到四时祭祀,从乡愁乡思到祠堂家谱,从居住空间到民俗风情,从家风家教到家国情怀,涵盖了家庭的方方面面,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剖析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阐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回家》共分为七章,分别是:家居、家祭、家乡、家庭、家风、家教、家国。《回家》文字优雅,趣味横生,朴实无华,感人至深,既是一本中华传统文化的“浓缩读本”,也是一本家庭生活的“百科全书”。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要做的事,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朱自清散文》为朱自清的散文精选集。本书精选朱自清散文名篇,多为其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如《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朱自清散文作品可分为写景抒情、念人怀古、批评说理等几类。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中处处可见“实在、平易、纯正、透彻”的风韵,呈现出他的文学成就与创作特色。 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
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奔流不息,而文化的创造同样婀娜多姿。《赣江向北流》集中地向读者展示了赣江边上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情怀,作者又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阐述,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主要讲述了赣江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史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作者对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和文化,有自己独到的认识理解和感悟思考,同时也富于历史想象。作品将历史追问与文化寻觅、理性思考与文学想象紧密结合,交织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叩问,富有作为历史文化散文的特质和启示意义。
《甄嬛传》只是披了一件宫斗剧的外套,来讲大千世界的世情百态。就像《红楼梦》一样,表面上是以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纠葛为主线的故事,实际上是一幅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场、酸甜苦辣咸世情百态的浮世绘。 作者通过解读经典影视剧《甄嬛传》,从甄嬛和安陵容的友情里看到了亲密关系里痴迷型依恋的焦虑与惶恐,从甄嬛和皇上的爱情里看到了人生经历和感情经历不对等对于恋人关系的影响,从皇上和太后的母子关系中看到了家庭成长环境对人性格的养成。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有时候会有安陵容的敏感,有时候会有沈眉庄的孤傲,有时候会有端妃的忍耐,有时候会有浣碧的不甘,有时候还会有甄嬛的八面玲珑……从整部《甄嬛传》里看到了这个世界与你“嬛嬛”相扣……
《到处有道》收录了作家刘庆邦近年来创作的50余篇精彩散文。有对各地风物的介绍,有对旖旎山水的描摹,有对时代脉搏的捕捉,也有对童年趣事和文友情谊的点滴追忆。 在,在国外,在心里。作者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土地,也用心灵谱写生命的赞歌,“到处”是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道”是这每一个角落里不可言说又不言自明的情感与参悟。
本书是华语世界知名作家刘墉古稀之年的深情新作,既有感动无数网友的给女儿的温情告白,又有年过70后对告别亲人、家乡和青春岁月的点滴回忆与思考,字里行间真情流露,也饱含为人处世的。书中含多幅刘墉和女儿的照片,及刘墉画作。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得一步步离开父母,走向外面的世界。天地逆旅,每个人都是漂泊者,来了又走了。读者可以从本书中看到大师如何面对人生的一次次告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生命的流逝。
《做饭》收录汪曾祺先生谈吃的散文集! 首次收录作者精品书画!字里行间充满了 生之喜悦 ! 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西藏阿里,“世界屋脊的屋脊”,神秘而遥远的地方。作者选取阿里的天、阿里的河、阿里的湖、阿里的路、阿里的寺等多个侧面,结合亲身经历,用四十多篇散文随笔,描绘出藏西秘境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