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方式(儿童绘画心理分析与观察指南)(精)》的作者杭海以一位自己孩子的父亲的眼光与经历来描述一个普通孩子的涂鸦所带来的问题、发现、喜悦以及某种程序的思考。 太极拳的动作刚柔相济,变化莫测,五岁时杭大川以极简的笔法生动地表达了一个个太极拳的瞬间意象,面对太极拳一系列复杂而连贯的动作,儿童究竟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又是如何将其心理意象转化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形意兼备的简化图形?这样的问题尚未有明确的答案,科勒(格式塔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曾说过,心理学还是一个娃娃。 如果一位家长在阅读完本书之后,不再为孩子在白墙上画画而大发雷霆,从此不再胡乱丢弃孩子的作品,那就意味着在这个充满误解与偏见的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幸运的孩子。
本书记录了日本国立小学一年四季的校园生活。在这一年里,作为父母教师会(PTA)委员的作者,参与了学校几乎所有的活动,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对日本的基础教育有入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也对比了中日基础教育的差别与差距。本书在教育细节方面有很多着墨,例如开学典礼、午餐教学、母亲的职能、社会课、日本小学的游泳课、毕业歌剧的排演等等,通过这些细节以及对背后日本文化的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日本的基础教育和文化传统。书中附上了作者孩子的日记。从这些日记中可以看出:曾经被视为问题学生的他如何一步步转变为一个有上进心、有责任感、有梦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