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小七有12个朋友要来做客,要拿什么来招待他们呢?刚晒好的黄豆很不错,磨成新鲜的豆浆肯定很香。全家齐心协力地挑豆子、洗豆子、磨豆子、压豆浆、煮豆浆 后,每个人都喝到了好喝的豆浆,心满意足地度过了充实而愉快的一天。
该书为台湾绘本名家赖马的作品。古怪国大树村的居民都在忙碌,他们梳洗打扮,准备出门看戏,只有慌张先生在床上睡觉。 糟了!糟了!来不及了! 是慌张先生的口头禅,五点十五分, 天呐,来不及啦! 慌张先生突然醒来,今天轮到他上场表演,他竟然忘了!可是,急急忙忙爬上舞台后却发现,原来他的节目是明天才上演! 本书具有独特的图画风格,幽默感十足,以儿童的视角出发,让孩子们在欢笑的同时了解遵守时间、认真仔细的重要意义。
公主是怎么挖鼻屎的?她会把鼻屎吃进肚子里,抹在墙上,还是弹得远远的,让别人都发现不了?小动物们好奇极了,它们猜来猜去都猜不出来。*后,它们穿过树林,来到宫殿,偷偷爬上公主的窗台一瞧,结果 你能猜到结局吗?猜猜看,公主怎么挖鼻屎呢? 这是一本让人忍俊不禁的图画书,幽默顽皮,让孩子哈哈大笑。同时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习得一个好的卫生习惯。
《欢迎你到我们小城来》通过灵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唯美治愈的马龙色系图画描绘了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故事。 在小城里,狮子开花店、刺猬当上保育员、大象在书店里帮忙,梅花鹿经营着一家帽子店 小城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惊喜和新奇。 阅读这本书,孩子们可以懂得如何和动物们友好相处,理解大自然的平衡。
森林深处有一幢杉树房子,那是猫头鹰的家。爱书的猫头鹰独自过日子,没有谁来拜访他。有一天,小兔和小狐狸无意中来到了猫头鹰家,发现家里有大量的书籍。于是他们每天都到猫头鹰家读书,森林里的动物们知道后也来到猫头鹰家读书。来读书的人多了,问题也随之而来。猫头鹰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让大家做到安静读书;怎样才能让他们从这么多书中找到想读的书;怎样处理读书犯困的动物等一系列的问题。
《中国民居建筑绘本 外婆在江南》从历史、地理、民俗民风等角度来讲述中国江南民居建筑之美,用绘本形式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人们的生活图景,窥见江南地区的民俗民风,引领小读者探索一隅历史传承。书中用了大幅跨页图对江南水乡的古镇和老街做了描绘,展现中国江南民居 可观、可赏、可游、可居 的艺术魅力。叙事上以小姑娘 丫丫 与外公外婆在江南民居的日常生活为故事主线,强调人与空间、人与环境的紧密关系,还有人与 来处 的精神连接,让孩子体会书中思念故乡、怀念童年的人文性。这本图画书以中国民居建筑 江南传统民居为切入口,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匠心精神、东方美学、民族韵味和中国智慧,是一本将相关的人文、经济与历史知识融入其中的高品质图画书。
这是一本幽默诙谐、浸润着浓郁新疆地域风情的图画书,作品以朴拙灵动的图文叙事,讲述一位叫木拉提的新疆老汉带着三头毛驴去北京探访老友的故事。一路上,他们见山翻山,逢河过河,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捷的交通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守望......随着他们一路向前的旅程,一幅宏阔昂扬而又童趣饱满的画卷徐徐展开。这既是一个关于绵长友情的故事,也是一个折射着民族团结、情谊深厚的故事。作品借助儿童化视角,以小切口言说大主题,在童趣饱满的叙事中润物无声地诠释民族的印记与时代的记忆,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知民族团结共进的可爱中国。
小学一年级自然观察优选绘本。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BIB)金苹果奖得主荒井真纪新作。细腻唯美的图画,描绘了郁金香鳞茎发芽,叶子长出地面,花朵开合直到凋谢的全过程,让孩子在一本书里看见一朵花的一生。剖面图帮助孩子更好地看见植物在地上和地下的生长,理解生命的循环。 学会静静欣赏一株郁金香,就是学会欣赏自然的开端。华丽优雅的郁金香,称得上是一种倾国倾城的花朵。曾经的郁金香狂热,席卷了整个荷兰,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愿意用一切财产交换郁金香的鳞茎。而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秋天种下郁金香,期待它的开放。 小学开学正好在秋天,一年级科学课要求孩子观察植物生根发芽。无论孩子选择种下什么植物,荒井真纪细腻的水彩画和剖面图,都能给孩子以关于植物生长的阅读辅助。如果能如荒井真纪所建议的那样,
博物馆的标本室里,一只刚被制成标本的小狐獴醒了过来,它看到胸前的那颗红色纽扣,隐约想起自己曾见过的红色夕阳。于是,小狐獴偷偷溜了出去,踏上了寻找太阳的旅程。在这场充满未知的冒险中,它先后遇到了黑猫、人类、老鼠、白鹳,感受到世间的敌意、友善、贪婪 记忆中的太阳越来越明亮,它也渐渐想起,原来有红色夕阳的地方,就是它难以忘怀的家乡 在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里, 红色的太阳 拥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代表小狐獴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寻找太阳的旅程就是追寻美好的过程,虽然历经艰辛,但小狐獴从未放弃希望。这个故事旨在启发读者珍视生命的美好,勇于向光而行,收获丰满的人生历程。
《丝路》是一本介绍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图画书。很久很久以前,中国的大地上有个大盆地,盆地的四周都是崇山峻岭,人们要去别的地方,得翻过很高的山、渡过很宽的河。这儿生活着蜀人,他们能养蚕吐丝,织成丝绸。有一天,西南的候鸟带来的世界的尽头 那里 的见闻,于是蜀人们带着独一无二的特产:丝绸,踏上了寻找 那里 的征途 旅途中发生了惊险又令人忍俊不禁的历险故事,蜀人们一路克服困难,开辟了一条通往广阔世界的路。本书充分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的风俗民情,表现了中华先民们 走出去 的信念和奋斗精神。
《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取自《西游记》经典片段。话说唐僧师徒去往西天取经,火焰山的熊熊大火拦住了唐僧师徒的路。据说这火不是一般的火,唯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可以扇灭。可孙悟空因为红孩儿的事得罪了铁扇公主,第一次借扇,铁扇公主给了他一把假扇;第二次借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没想到牛魔王变成猪八戒又骗回真扇;第三次借扇,孙悟空只好与他们斗法取扇,一场大战开始了 本书由前上海画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画家朱延龄绘画,画风生动,形象灵动、风格突出,传统风格韵味十足;由特级教师张祖庆改写,故事精炼,童趣盎然。
《外公的菜园子》里外公喜欢的事情就是每天打理自己的菜园子。这片菜园子对 我 来说,是一片神奇的所在,我在外公的菜园子里看到了挥舞着鞭子的豆角,看到了挺着肚皮的西葫芦,看到了装着辣椒水的柿子椒,看到了双手叉腰的洋葱 外公不在的时候,这片菜园子里的蔬菜娃娃们,各个张牙舞爪,尽情玩耍,但只要外公走进这片菜园子,这些蔬菜娃娃们就都乖乖听话了。
一天,小男孩收到一个礼物,是一个漂亮的青花瓷罐。可他一个不小心,瓷罐打碎了!好在 瓷罐里面还有一个瓷罐!可不久,这个瓷罐又打破了,瓷罐里还有一个更小的瓷罐 瓷罐继续被 不小心 打破,直到露出一座小亭子。这一次,小男孩迫不及待地打破它,结果什么都没有了!但他有了一个秘密,一个打破瓷罐不敢与外人说的秘密。为了让这个秘密永远封存,他重新把它装进一层一层的瓷罐,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朋友。
临近新年,小舞狮穿上漂亮的新衣裳出门啦!一路上,它遇见了迷路的动物:怕光的蝙蝠,戴花的兔子,奇异的小鸟 它们到山谷、草原、洞穴寻找家人,直到除夕的夜幕降临,也没有找到。它们该怎么办呢?它们的家到底在哪里呢?和小舞狮一起,踏上寻家的旅程,无论多远、多久,总有一盏灯为归家的人亮着。
哈尔滨冰雪热潮每年冬天都会席卷大江南北,这是哈尔滨的一场奇迹,冰雕艺术的世界,一块块晶莹的冰雕琢成梦幻之景,每一个精美的冰雕背后都有无数匠人的辛勤付出。松花江畔有我国最大的采冰场,松花江水结的冰干净透明、晶莹剔透,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雕作品最好的原料。这本书讲述了采冰、设计、切割、堆砌、雕刻、下灯、精修七个冰雕设计流程,告诉孩子冰雪大世界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冰雕作品是如何建造的。
本书是一部童趣满满的原创儿童绘本,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特点出发,构架了一个内心历险故事。小男孩突然想起自己忘记关水龙头,可怕的后果在他的世界里开始浮现,水漫出了浴缸,充满了房间,淹没了街道,变成了大海。小男孩跳入水中,躲过了大水里的各种危险的怪兽,战胜了盘踞在浴缸里的章鱼,后关掉了龙头,拯救了世界,而幸好这一切都没有人发现。
本套书选取儿童身边常见的动植物,按照一种生物一首诗歌来写,将生物*能展示特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写成诗歌。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以儿童的心理去感受,语言凝练,充满童趣,节奏感、音乐性强。每种生物配上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画面精美,色彩鲜艳,讲究科学性;构图上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画面简洁,突出主题。每首诗歌后配上 作者的话 ,对诗歌中涉及的生物知识做说明,把深奥的科学现象、道理说明白。
本书是散文诗绘本,围绕 等待 这一主题展开,表达了等待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又一个过程。等待的过程,是时间、空间发生变化的过程。虽然时间向前流动,但我们需要等待。在等待的过程里,我们在平静的心态下,与平常不曾注意到的各种细节发生关联,感受到各种细微的情绪,并慢慢累积成一种难忘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深刻理解等待的内涵,享受等待的过程,学会更好地观察生活,调整生活的节奏,学会认知自我、理解自我、接纳自我,获得积极、乐观的心态,充满正能量。
蓝鲸爱丽丝出生了,她跟着妈妈学习各种各样的本领,成为了大海中自由自在的精灵。成长中的一切都是那么顺利,直到有一天,爱丽丝意外发现,她的声音无法被其他蓝鲸听到。爱丽丝长大后离开了妈妈,她尝试去结交伙伴,得到的却是失望与沮丧。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却也在这 孤独 中,寻找到了与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于是,勇敢的爱丽丝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旅程 这个故事取材自轰动海洋学界的真实事件 52赫兹的鲸 。作者以真挚动人的文笔,讲述了蓝鲸爱丽丝从出生、成长,到离开妈妈独自闯荡的历程,以此鼓励孩子们不畏成长之难,勇敢探索世界,表达了生命应始终积极向上的普世性主题。
《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从腊月初开始,一直写到元宵节,详细描述了北京春节的各个阶段的一系列传统风俗,字里行间透露出人们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普通百姓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这是一本以 贴春联 为主题,表现春节传统民俗文化的绘本: 过年了,大家都来贴春联,小宝也跟着爷爷忙里忙外 贴完大门贴厨房,贴完灶台贴碗柜,贴完鸡舍贴牛栏,就连狗窝也要贴上 旺旺旺 ! 贴完自家房子就算完了吗?不够不够 对门林伯伯不在家,也要给他帮帮忙;给村口大门贴上 出入平安 ,家家户户才好团圆! 这下总算贴完了吧?不够不够,还有一个地方要过大年 会是哪里呢? 在贴春联的过程中,小宝从爷爷絮絮叨叨的话语中发现,每一副春联都有不同的说法,原来 贴春联 是一件这么有讲究的事:老百姓通过 贴春联 这一极具仪式感的事,既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对新一年最美好的祝愿。本书采取双线叙事结构,除文本所表达的主线内容外,图画以妙趣横生的方式巧设老鼠一家的故事线索,带给小读者更多读图的乐趣。
这是一本适合3岁以上儿童阅读的传统水墨画童谣绘本,由中国传统水墨画大师梁培龙与新生代绘本作家郑铸彪联袂打造。书中以生活与劳动为主题,精心挑选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高频字,创作了十九首富有趣味、易于朗读,兼具文学性和教育性的新时代童谣,配以充满韵味和艺术感的传统水墨画,描绘了乡村生活中孩子们童趣十足的生活场景与劳动画面,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识字能力及审美情操,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手工做的豆腐味道特别好,好东西都需要时间慢慢来。小女孩琳琳和奶奶一起做豆腐,她们从头开始做!从清洗黄豆、把洗干净的黄豆加水打碎、过滤生豆浆,到等待豆浆凝固结块、把豆腐压制成型,琳琳有点儿不耐烦了。不过,她很快发现,做豆腐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自然界的众多元素:土壤和阳光培育出的黄豆 种子 、溪流和江河中奔腾的清水、纱线交织出的布料、火和金属、重力和空间 正是这些元素与长时间等待的耐心结合在一起,将琳琳最爱的一道菜肴呈现了出来!最重要的是,制作豆腐代表着琳琳与她亲爱的奶奶共度的美好时光,还有什么比和奶奶一起度过美好时光更重要的呢?书后附关于豆腐的介绍文章。
《金龙船》围绕国家级非遗罗店划龙船技艺和传承人精神开展创作,讲述了一只看似无用的大肚皮船却总有神秘和神奇围绕其身,沉寂几十年后被韩家湾的阿张伯等船匠寻到,使其光彩重焕、威风重振的故事。绘本运用水墨画风来渲染江南水乡的氤氲之气,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传奇的故事里,带读者了解罗店划龙船这一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变迁,表现了独立进取、开阔豁达的中华优秀非遗文化精神,表达非遗传承人的劳动美、技艺美、奉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