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校长遇见德鲁克》一书聚焦如何重塑领导者角色及建立自下而上的学校目标管理体系,全书分为五篇,不只解析理念、战略、目标、行动的思考逻辑和概念要点,更以学校应用的真实场景为案例,提供详细的实践路径和行动清单,让教育管理者不仅知道为什么、是什么,更知该如何去做,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本书包含了作者在班里系统开展的记忆力、注意力、自控力、时间管理、积极心态等相关主题的心灵建设,即一个月或两个月就围绕一个心理品质来管理学生心灵。这一部分是 心灵建设的硬件 ,其目的是 自我赋能 。每一章都按照重要性、活动实录、心育课堂三个维度展开。本书第二部分为 心灵管理的软件 ,其目的是 自我激发 ,它们是心灵管理的各种要素。考虑到它们既重要,但又缺乏系统实施的连贯性基础,作者通过大量具体的 心育实践 展开叙述。
本书是近五年来李希贵校长教育演讲精选集。书中所收的十一个报告,大都是2012年至今作者在全国新学校行动研究年会上的演讲,大部分内容不同程度地涉及学校治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其中尤以课程体系内容的分量最大。课程作为学校的产品,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学校需要因应社会的变化而做出改变。要努力实现课程的可选择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变革,从而实现 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 。 本书适合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培训与阅读,也适合其他教育管理者阅读。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初中语文课程设置 名著导读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六个年级十二册,每册包含一至两则 名著导读 (以及作为其延伸阅读的 自主阅读推荐 ),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整本书阅读。本书密切配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是对其 名著导读 部分的教学指导。全书共16个教学设计,由上海市教研室曹刚老师牵头,上海各个区的初中语文教研员参与撰写。相比一般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用书,本书更具实操性,不仅有各个教学环节的详细呈现,还有许多供师生课堂使用的教学工具 图表。在目前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大多数教师都不知道怎么教的背景下,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极其有效的教学指南。
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著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2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自1 998年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了UbD框架。通过借鉴大量教师的实践反馈,两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
首先,本书包含几乎所有英语实际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景。通过对有TEE教学经验的 英语教师的调研,收集了很多常用易混淆句型。 其次,本书所提供的英语教学中的表达句式内容全面、实用性强。Part Ⅰ中介绍了英语 课堂中的常用句式。Part Ⅱ中介绍了在指导学生提升四种技能及练习词汇、语法、发音时需 要用到的表达方式。Part Ⅲ中介绍了在练习、分组活动、游戏、文体活动等其他活动中需要 用的英语表达。Part Ⅳ中收录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常用交流句式。 此外,在附录中还为学 生们整理了不同主题的英语课堂常用语。这样TEE就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在授课,而是学生 与教师用英语交流的双向活动。 后,本书经过严格筛选,收录的常用语简洁易懂、实用性强。相信本书会对幼儿园、中 小学英语教师,课外英语辅导教师,以及实习教师们的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很大
学习究竟是什么?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在如今这个知识与信息引领的社会之中,学习的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关键。《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第2版)》在对第1版的理论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探讨了几乎所有有关学习的基本课题。作者采取了一种广阔的视角,构建了 两个过程 和 三个维度 的基本学习理论框架,阐述了学习分类理论与整体性的对学习的理解,并对学习过程、脑功能的当代研究、自我认知、动机和能力发展、教学、智力和学习风格、终身学习、学校学习、网络学习、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以及教育政策等课题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带班现场(精华本)》是李镇西老师亲笔书写的日记体带班现场实录,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学校工作期间原生态的教育事件和真实的教育感受,真实还原了李镇西老师自己和孩子每一天的成长。文字朴素、真诚、用心用情,内容生动,可读性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有班级建设的宏观策划,也有对个别学生的具体引导,多角度真实呈现一线班主任的100多个 带班横切面 ,是一部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 带班史诗 。
陶行知可谓中国教育的一座丰碑。 不读行知,何以为师?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时隔40年,重读陶行知的文章、诗歌、小说、书信、便条等,以73篇教育随笔的形式,重溯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追寻陶行知教育的初心。书中还观照当今教育现状,从后进生转化、幸福教育、 双减 政策、课堂教改、教育艺术、家庭教育、教师素养、教育改革等方面注入鲜活案例,理性而深刻。全书饱含深情,字里行间充满对大先生的尊崇、对孩子的体恤、对教育的关切,引领每一个教师要有大先生的追求,做有良知、有爱心、有智慧、有胸襟的中国教师,做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自然而有温度的教育。
《AI助力教学:让中小学教师工作更高效》是一本全面介绍AIGC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实用指南。本书从教学内容开发、教学支持、班级事务管理、日常教务管理以及教师个人发展等多个方面入手,运用58个教育案例,详细阐述了AI教学工具的功能、操作方法及应用场景。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步骤指导,帮助中小学教师快速掌握AI教学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本书还结合了最新的AI技术发展和教育理念,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前沿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助力他们在智能时代的教育工作中脱颖而出。
本书是特级教师陈燕虹十年来对小学数学阅读和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研究与实践总结。该研究开拓前沿视界、深化实践探索,荣获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 陈老师在书中提供了一整套经过实践验证的、辅助课程落地的学习工具。 运用这些工具,能让您指导学生有效阅读、自主学习; 能让您设计出高质量的探究性作业; 也能让您运用评价,从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维度对学生作业展开高质量的反馈。 运用书中的工具和学生进行互动,也是您迭代 数学阅读 数学作业 并实现 学为中心 的课堂教学转型的过程。 学生也能在阅读和作业中提升数学素养和数学探究能力,并形成初步的创新能力等。 所有这些都为当前素养导向的数学课程改革所急需,不但能给数学教育研究和实践者提供参考,更能给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借鉴,也
在 核心素养时代 ,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是什么?本书作者提出, 建构学习中心教学 是 我国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 。 学习中心教学不是无本之木 、 无源之水 , 它 根植 于近现代中西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 。据此, 本书从中西方课堂教学变革的历史出发 ,分析了国内外学习中心教学的已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揭示学习中心教学的基本原理。 从学习中心教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作者深入探讨了学习中心教学过程组织的逻辑、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的改革,分析了学校推进学习中心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学习中心教学推进的焦点问题,就如何实施和推进学习中心教学提出了建议。 围绕 学习中心教学 这一核心命题,本书既有理论的阐发、实践经验的解读,更面对实践难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策略。本书可以为课
本书依据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精选课文,以 关键问题 为主导,努力构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活动展开、素养提升的语文课堂,设计出60份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型教学方案。这些教学设计以设计问题、师生对话、多维解读、拓展思维、读写融合为重点,以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为目标,适应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需求。完整且详细的教学之术,可以手把手指导一线教师用好教材、设计教案。
智商分数能够判定一个孩子的智力水平吗?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哈佛大学教育学、心理学大师霍华德·加德纳给出了震惊教育界的答案。通过加德纳的作品,我们懂得人类的智力能力是多元化的,每个孩子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智能特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孩子,更不能让孩子成为互相攀比的牺牲品。这本书是在多元智能理论提出25周年之际,加德纳教授对理论核心的整体回顾,并对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阶段教育领域的应用给出了前沿分析,并就实践成功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展示,为广大教育行业从业者提供详尽的落地参考方案。这本书充分展示了对个性的尊重和理解,充满了对个体无限潜力的认可。加德纳的理论会带给家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全新的教育观念,帮助更多的孩子成为有自信、有个性、有无限可能的人。
从课程的视野看,作为游戏在幼儿园中一种存在形态的幼儿园游戏, 兼具自然性和教育性 ,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在教师与幼儿之间达成智慧的动态平衡。正是源于对这一挑战的思考,本书以游戏 未完成性 的分析为研究原点,借鉴中国传统艺术 留白 思想,提出与阐释了幼儿园游戏指导中彼此交织在一起的 填充 与 留白 向度。在此基础上,从儿童形象与教师角色两方面分析了幼儿园游戏指导留白的条件,继而结合实践探索,具体分析了幼儿园游戏在设计、时空、材料、评价等方面留白的核心特质与实践策略。本书在国内首次系统探讨了幼儿园游戏指导留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幼儿园游戏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本书是由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编著的一群因 爱 结缘的教师的成长实录。在教育大家李镇西的带领下,广大年轻教师能更早到达教职生涯的幸福彼岸。全书分为六辑,教育聚义、读写思行、慧心育人、观点碰撞、破茧成蝶,一篇篇美好的文章,一次次深刻的剖析,一场场诚挚的交流,只为在教育大家李镇西的孩子需要成长,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老师也需要成长。
本书精选徐斌关于二年级修订版教材的18节家常课。每节课包括四个部分。 1.教材简析。主要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课程内容的要求出发,对比 2011版课标教材 和 2022版课标教材 的异同,确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学流程的安排与预设。 教学实录。完整呈现全课的真实过程。 教学反思。从教学预设与教学实践的对照思考出发,着重阐述上课之后的教学体会与感受,并分析得与失,思考教学策略的改进。 本书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实践新教材,在新旧对比中完成教材过渡。
本书紧扣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脉搏,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分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概念、基础要素、理论依据、政策支持、发展历程及有益经验等。同时,针对当前教学实践要求,本书从系统论视角提出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救学资源整合,实践教学开展、评价体系构建以及保障机制完善等方面的策略和建议。
为帮助教师在 逻辑与思维 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教学设计方面的技术层面的问题编写本书,以期待与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努力,把 逻辑与思维 课程讲好讲透,让广大中学生真正受益,真正实现党和国家设置这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主编教你怎么教:逻辑与思维教师用书》本着 少而精 讲管用 的原则,主要针对教师备课和讲课中的困难而设置 课标链接 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 疑难解答 四个板块,重心在 教学设计 ,对每个框题的内容都严格按照的教学设计版式要求进行了规范性展示,以期对广大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本书是作者陶继新通过采访大量的教育专家、校长、教师、学生和持续不断的听课与研究中,生成了对高效教学的发现和感悟,是作者几十年来研究高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成果。书中列举了大量已经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并附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做支撑,对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中的八讲,既有人们常讲的高效教学之义,又有看似无关却又融会贯通的内在联系。这里所谈的教学,不是狭义的概念,而是一个宏观的定义。它并非人们常说的课堂教学,而是由教与学构成的一个更加宏观的世界,目的是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命潜能,并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本书精选25部经典绘本,主题符合儿童生活经验,并具有功能性的学习内容。根据特殊儿童异质性高的特殊需求,采用 多层次教学策略 ,参照*为培智学校制定的生活语文、康复训练、生活适应的课程标准,以能力目标为导向,设计125个教学活动,并使用多元评量的方式评估特殊儿童的个别化学习历程与成果。希望能够达到教育与阅读、与康复、与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并且能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等整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