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 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著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2版)》中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自1 998年两位作者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UbD)这一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世界各地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用了UbD框架。通过借鉴大量教师的实践反馈,两位作者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UbD理念进行修订和补充,用于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课程体系建设、评估和教学设计。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
幼儿深度学习是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促进幼儿深度思考,不断提高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模式,近些年被广泛关注、研究。依据幼儿深度学习的指向性以及幼儿学习的生成性, 课题故事 是推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实施路径,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探索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本书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精选了50篇幼儿深度学习课程故事汇编成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丰富实用,是一线教师研究、探索幼儿深度学习课程设计的学习用书,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本书作者依托丰富的一线教育实践以及对AI和当代教育的深入洞察,全面剖析了当下该如何正确且高效地使用AI工具提升学习与思考能力。作者从孩子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出发,探讨了在AI时代,孩子们应如何抓住机遇、科学应对挑战。同时,书中还详细分析了孩子未来在学科选择、专业方向、职业规划、人生发展等方面的关键决策,为家长与孩子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建议。本书适合孩子及其家长阅读。
本书是全国教育改革先锋教师、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又一力作,延续了青春语文的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思想,探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 书中详细地讲解了如何读透一本书,如何选点聚焦,如何开发课型,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如何同书异构,如何通过教研和阅读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等问题。全书共十二讲,每一讲均有精彩纷呈的观点,丰富且精雕细琢的课例,是一线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操宝典。
《文学解读基础:孙绍振课堂讲演录》据课堂录 音修订补充。学术语言为明快生动的口语代替,智性 的深邃与幽默的谐趣水乳交融,现场师生互动的氛围 洋溢,聪明的读者不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目睹西方前卫文学理论在文学文本解读面前 一 筹莫展 的困境,作者以其足够的文化自信,致力于 在继承批判西方古典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过程中,进 行文学的(审美、审丑、审智)价值的坚守和理论的 突围,当仁不让地提出建构中国式的文学文本解读学 的历史使命,原创性地提出真善美三维 错位 ,颠 覆僵化的内容决定形式,提出形式强迫内容就范,创 造内容,从大量的实例中,深度地揭示出诗歌、小说 、散文的特殊规律和系统结构。 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的可操作的具体分析方法,有 效地解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经典,
数学家、教育家丘成桐谈教育 直击中国教育痛点 不容错过的丘成桐学习法 走入丘成桐的内心世界,看一位数学家的志气与操守 本书是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的作品,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真诚给出面向未来的教育解决方案。 他从自己的家学渊源讲起,回顾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年幼时候条件艰苦,仍坚持追求学问;遇到数学难题寂寞坚持,终于攻克难关,登上数学高峰;从哈佛退休后落叶归根,为中国基础科学教育培养领军人才。 在书中,他分享了追求学问时感受到的单纯的乐趣,体现了科学家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学习数学的方法。针对从幼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到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学校教育,都给出了真知灼见。 对广大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主游戏是幼儿在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幼儿是自主游戏的主体,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有效支持、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离不开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而撰写观察记录,则便于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在后续开展自主游戏时可以更好地作出指导,促进幼儿游戏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本书基于儿童立场,精选了40篇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自主游戏观察记录,分为室内自主游戏与户外自主游戏两个模块,真实还原游戏场景,提供撰写观察记录的学习模板,让广大幼教工作者能够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便更好地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本书中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案例源于幼儿生活与游戏、幼儿兴趣与需要的生成性科学活动内容。每个案例含活动名称、活动由来、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教师思考、活动评析等。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需要,作者精选了适合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开展的37个科学活动 (其中小班11个、中班12个、大班14个),这些活动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发展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本书是优秀幼儿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实施科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思考、研讨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一线幼教教师开展科学教育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教学指导。
作者刘亚雄多年来致力于阅读教学研究,本书为2019年湖南省 十三五 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的成果精粹。经过长达五年的研究,本书旨在从课程化的视角研究小学整本书阅读,用系统论的观点统整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指导整本书阅读进行课程化实施,有效解决整本书阅读 读什么 怎么读 如何评 的问题,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切实的指导。
本书分为两编,第一编 “长话短说·五问”,从教育、教师、素质、经典和教材等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下列示了数十个直白又圆融的观点(方面);第二编“说来话长·六论”,选录了作者发表在不同媒体上谈教育的数篇文章,与第一编形成互相印证和说明的关系。
本书聚焦教师专业发展,基于作者十多年的从教经验和教师成长研究心得,以新教育实验教师成长理论(生命叙事、“一体两翼”、“三专”)为指引,围绕思维认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自主管理、自我反思、学习榜样六个主题,引导中小学一线教师唤醒自主发展意识,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本书没有让一线教师畏难的深奥学术理论,也并非单纯方法技巧的总结,而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融可读性、专业性、实用性于一体,引导教师重新理解教育,重新认识自我,重新思考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在中小学写作教学领域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的总结。本书旨在帮助语文教师初步掌握写作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一些优秀教师在写作教学上的探索,思考 思维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 写作技巧与全语言学习 等基本问题。 本书可作为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语文教师提高写作教学实效的参考用书。
2006年郭元祥教授率先在中国提出深度教学并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从深度学习到深度教学的知识论基础和学习论基础,基于理论基础,深入剖析了深度教学的本质和理念,明确了深度教学的目标,即从知识到思想、能力及经验。本书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深度的具体策略:即教学的文化敏感性与包容性,自我导向、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教学,U型学习与课堂的画面感。 本书是对深度教学理论的系统总结。
本书采用专题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把现代教学理念的运用与所遴选的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核心概念、重要原理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理论解读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融现代教学理念运用与数学核心知识教学为一体,介绍高水平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方法,由此构建了内容专题。这些专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所选的理论视角均为近年来热议的话题,既有老生常谈、常谈常新的理念,也有新概念、新名词、新思想,这些理论或理念相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是所遴选的学科内容来自于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均是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高中数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这些教学理念运用和数学核心知识的融合,并非随机的、机械的。
本书以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上册为蓝本,依据高中历史课标,依托教材单元主题和单元核心教学目标,围绕 历史文化认同 统一多民族国家 民族独立 等大概念,采取 单元异构 的形式,设计典型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案例。本书每一案例都采用统一体例,分为 教学内容分析系统 学情分析系统 教学目标分析系统 教学过程分析系统 教学评价分析系统 五个大方面,即从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并结合各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案例分析。本书旨在为教师落实核心素养提供案例样板、教学设计的模板,为教师用好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具体抓手,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本书聚焦学生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把教育理念和解决方法对接,从解读矛盾的本质、分析问题的成因、多维度的解决行动、合理运用教育理论四个方面,展现了班主任解决问题的智慧。每个案例都有情感交互的对话,鲜活地展现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沟通的艺术,值得学习与借鉴!
本书为 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 丛书之一。全书较为全面地梳理中国教学论研究近七十年尤其是近四十年间的发展嬗变。通过对本学科既有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挖掘,叙述、分析中国教学论研究过去数十年间主要的研究问题、思想观点、不同见解之间的争论以及研究进展。作者既注意涵盖教学论的各研究分支的研究部情况,又注意做到不平铺直叙、简单罗列,而是加强综述、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这样在叙述中就使重要观点、学说及其作用影响以及局限显得醒目突出。全书资料翔实,述评结合,在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展望未来,预测趋势,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启示。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实操手册(教师用书)》分为 概论篇 、 理论篇 和 操作篇 三个篇章。 概述篇 既从宏观层面对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也从微观视角详细阐述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构建、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体验式教学及场馆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实施、推进路径。 理论篇 具体介绍了四个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生涯建构理论、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以及六个适用于生涯规划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积极心理学、焦点解决短期疗法、教练技术、正面管教、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操作篇 包含了六个单元共22个课程主题的实操教学课例,每个课例从教学专题解析、教学实操流程、教学反思和资源链接四个板块进行了全面、翔实的呈现,并附带配套
本书系 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 丛书之一,编者通过学术史梳理,对国内在职业教育研究这一学术领域7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充分和客观的回顾和总结。书中主要从职业教育治理研究历程、职业分析的研究、校企合作研究、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及其专业发展研究、职业教育实训及实习等方面对既有的文献(包括著作、教材、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梳理和挖掘,叙述、分析职业教育学这一学科在过去数十年间主要的研究问题、思想观点、不同见解之间的争论以及研究进展?,这对职业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能发挥知往鉴来的重要作用。
本书是全国知名班主任钟杰结合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归纳出的一套带班策略,聚焦班级管理中的种种难题,给出了教育的优解,每个鲜活的案例背后都蕴藏着作者的班级管理策略。全书分为五个章节,从唤醒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激发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细节着手处理班级小事、帮助学生做好情绪管理到班主任的高效工作法则,前后贯通,各有侧重。既遵循了教育原理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又切实地解决了班级问题,策略与理念并行,是广大班主任自我进修、提高管理能力的案头书籍。
本书是语文特级教师王君三十年教学经验的精华集萃,针对青年语文教师最感兴趣的课堂教学难题和教改热点问题一一回应,多案例、全方位地解读教学设计,传授教学技能,构建理念框架,帮助青年语文教师扫除职业困惑、直面教改压力,快速提升专业素养。
本书描述了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县域内乏力或奋进的学校、种瓜或得豆的课堂、踏实或游移的教师、在幻想或现实中长大的学生、对孩子教育过度操心或无能为力的家长、在正事和杂事中疲于奔命的校长、紧密交织的政校关系、国家教化权力和市场选择驱动之间的城乡关系……作者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
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智慧,但如何把这些感性的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思考变为论文,还需要具体的方法和路径。本书极为难得地从日常审稿的编辑视角出发,在过眼上万篇教师投稿的基础上,提炼论文写作方法经验,手把手破解一线教师论文写作难题。不管是“如何将一节课变为论文”,还是将课题成果顺利转化,这些论文写作的“拦路虎”都能在书中得到解决之道。上好课、写论文、做课题相辅相成,本书希望切实转变一线教师科研观念,让老师享受研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