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利用数学建模方法讨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33个话题,既包括对*话题的全新阐释,也包含对若干全新话题的开创性研究,不仅解答了大众对于数学的常见疑问:“数学有什么用?”,更是以高中知识为主要工具、以数学建模为主要载体、以中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展现了数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思维方式。33个话题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讲解了数学建模如何有效地解决跨学科问题,如何为生活中的现实需求建立合理有效的模型,如何在设计制造、生物医学、机器学习,甚*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大显身手。作者力求将抽象且严密的数学阐述得通透而有趣,凸显数学的“形式之美”“逻辑之妙”与“大道*简”。本书是为高中生、低年级本科生和爱好数学的大众读者开启的一场妙趣横生的数学思维之旅。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来在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教授二年级研究生泛函分析课程的讲义撰写而成,给出了泛函分析的基本内容以及数学中一些不可缺少的深刻论题,包括自伴算子的谱分解和谱表示、紧算子理论、Krein-Milman定理、Gelfand的交换Banach代数理论、不变子空间、强连续单参数半群等。书中各章短小精辟,并配有习题,易于读者充分理解所学内容。 本书适合理工科专业、数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阅读。
书号:9787513677530 书名:秒卖:写给业主的36个卖房大法 定价:6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袁昶著的《袁昶日记(上中下)/中国近丛刊》是关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清廷赴日本日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考察之记,为期七月,考察了日本各地大、中、小学及其附属机构共七十余所,详细记录日本的学校设施、规模制度等。
中国在校的大学本科生已经超过两千万人,如何改善大学的本科教育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题,着重讨论如何转变我国大学数十年来形成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从以往那种只注重专业教育而缺乏通识教育的本科培养模式,转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的本科教育模式。许多学者提出,本科教育和大学人文教育应该改变“概论、原理加通史”的模式,使之转变为研读古今中西原著经典的方式。为了改变时下我国大学不重视原著经典的现状,应精心设计中国大学人文教育最基本的必修课,以经典(包括人文经典和现代社会科学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大学本科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必修的“共同核心课程”。这些意见和建议无疑有利于开阔探索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思路。
《鸣沙习学集》,徐俊撰,收录论文、札记、书评三十余篇,其主体都与敦煌吐鲁番文学相关。全书按照论文、劄记、书评及附录编排,大致分为先唐诗、唐五代诗、歌辞、学术史等四类,各类基本按写作时间或发表先后为序,个别略具综合性质者置于类末。作者自述其近三十年学术经历云:“1986年前后,因为承担责编陈尚君先生《全唐诗补编》(包括王重民先生等《全唐诗外编》修订本)的缘故,我开始接触敦煌写本文献,并尝试对有关敦煌诗歌进行查考和辑录。到1991年,基本完成敦煌诗歌写本的普查、校录;1995年完成《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初稿,并列入中华书局发稿计划,2000年6月正式出版。……我曾取王重民先生《敦煌曲子词集》、任半塘先生《敦煌曲校录》和《敦煌歌辞总编》、饶宗颐先生《敦煌曲》等校读对勘,因而对敦煌歌辞类写本有所关注和了解
《文选学》介绍了骆鸿凯先生以纂集、义例、源流、体式、撰人、征故、评骘、读选导言、余论等为主要编目,揭示《文选》的成书经过及其具有文学史、文体学意义,是《文选》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
暂无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为吴秀明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文献史料丛书”之一,系浙江大学文科高水平学术基金资助项目之一。本卷从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生成、发展过程的政治及时代文化等大环境入手,以各时期的政策文件、领导人讲话、报刊杂志的社论及相关文章为主,适当兼顾相关文学评论的重大事件,选稿不仅仅是反映了当时文学公共空间的营造模式,更注重隐性的有价值的东西,力图呈现现代的、开放的史料观,构建多维度立体的公共性史料。时间基本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分“政策与导向”、“中介与阐释”、“媒体与舆论”三部分。
《神女》处理的是中国历史和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母题——神女,从上古的龙(阴性)、女巫、女娲,到《楚辞》中的神女、湘妃,再到中古的洛神、汉女及各种传说中的江河神女,研究其形象的衍变互换、与现实世界和民间信仰的错综关联,在文学中的不断呈现,及作者的想象和阐释。全书主要围绕在唐代诗歌(尤其是李贺)和传奇中蔚为大观的各种江河神女进行描绘和阐释,其瑰丽诡异的意象令人向往。
袁昶著的《袁昶日记(上中下)/中国近丛刊》是关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清廷赴日本日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学习考察之记,为期七月,考察了日本各地大、中、小学及其附属机构共七十余所,详细记录日本的学校设施、规模制度等。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各类中国企业广泛关心的重要议题。 德勤国资国企发展研究中心本次再版《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全球竞争力进化之道》。第一版《对标世界一流——做优做强,管理提升之路》和第二版《对标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际前瞻视野,领航管理创新》,分别出版于2013年和2019年,得到了国资国企主管机构、企业界和专业服务机构同行的认可和好评,成为国资国企改革中被广泛阅读、使用和推荐的参考书。与第二版相比,本次修订后的第三版更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世界一流企业的卓越基因及核心能力,并升级了世界一流企业核心能力要素框架;在对中国企业现阶段与世界一流企业普遍差距分析的基础上,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