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日语拓展读物:米勒的故事2》为《大家的日语》系列丛书《米勒的故事》的续篇,引进自日本3A出版社。主要围绕日语教材《大家的日语》中出现的人物迈克 米勒在东京的工作生活进行展开。 内容生动有趣,贴近日本生活,适合日语初中级水平的学习者使用,能够培养读者的日文阅读习惯,同时加深其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书中出现的单词、语法难度基本等同于新日语能力考试3级水平。
《河童》通过精神病院23号患者的自述,讲述了一段与人类社会既相悖又相似的河童国里的见闻与经历。虽然假托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但贯穿全篇的机警的讽刺和犀利的批判处处指向现实,反而比当时很多现实主义作品都更准确也更生动地刻画出了20世纪20年代日本社会真实而本质的一面。
《天声人语集萃3》是日本《朝日新闻》具有百年历史的品牌栏目《天声人语》的辑录文集,所载文章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精彩纷呈,深受读者青睐。 本书稿精选二十八篇日语美文,文章言简意赅、趣味盎然、脍炙人口。 本书稿配有MP3录音,适合日语中、高级日语学习者。每篇分为"原文部分"、"学习部分"和"日语难度词之角"。学习部分包括"注音原文"、"译文"、"注解"和"生词 例句"。 我社分别于2007年、2011年出版了《天生人语集萃》第1辑和第二辑,深受读者好评。 本书稿为《天生人语集萃3》,所选文章时间跨度为2010年至2013年。
本书共收录近50部日本经典电影介绍。每篇文章均由 作品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三个部分构成,旨在使读者理解原著。本书的阅读对象是学习日本近现代文学史的日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从事这一专业教学的教师及有一定日语基础的日本文学爱好者。通过阅读日本短篇文学精品佳作,我们能够领略日本文学的纤细精美,感悟作者的思维走向,体会其中的深刻意境。这无疑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高水准的日语阅读能力,提高文学分析鉴赏能力,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把握日本社会发展变化的脉络,从而开阔视野,从更深的层次认知日本世界。
本书在对日语的历史进行定义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分章节介绍了奈良时代之前、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室町时代、江户时代、明治时代、"日本帝国"时期日语的概况,并从敬语、性别差异、地域差异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日语的特色。后针对日语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附有日语历史简表、日本历史与日语发展史对照表以及历代天皇列表,以期为读者呈现语言发展的全貌。
《草枕》的语言表述流畅优美,书中大量引用的中国古代诗文与日本俳句使得文字和整部小说富有诗意;情节平淡舒缓,自然风物的描写与充满哲理的评论阐释贯穿其中。整部作品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脱离现代文明、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世界,反映了夏目漱石独特的美学思想。 《伦敦塔》是夏目漱石在结束英国留学之旅两年后发表的作品,他将自己拜访伦敦塔的经历以虚构的形式记录下来,巧妙地展现了英国专治王朝的血腥历史。在他的虚构中,现实与幻想交织,无数的人物或实或虚,都带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并体现出了夏目漱石的文学浪漫色彩。
本书共收录近百篇日本近现代文学短篇名作节选。每篇文章均由 作品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三个部分构成,旨在使读者理解原著。本书的阅读对象是学习日本近现代文学史的日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从事这一专业教学的教师及有一定日语基础的日本文学爱好者。通过阅读日本短篇文学精品佳作,我们能够领略日本文学的纤细精美,感悟作者的思维走向,体会其中的深刻意境。这无疑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高水准的日语阅读能力,提高文学分析鉴赏能力,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把握日本社会发展变化的脉络,从而开阔视野,从更深的层次认知日本世界。
《罗生门》以令人窒息的紧凑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局限,*次传递出作者对人性的透视与理解。《鼻》则将种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天衣无缝地聚敛一部短篇之内,成为其进入文学殿堂的叩门之作。《密林中》以几个人物对同一案件的不同证词或告白,于扑朔迷离之中凸现人性的机微。于法新颖,寓意深刻,虚实相生,玄机四伏。20世纪50年代《罗生门》由黑泽明搬上银幕,同名影片获奥斯卡*外语片奖。
?书 ? ? ? 名 ? 日本近代文学名作鉴赏 ?作 ? ? ? 者 ?谭晶华 ?出 ?版 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I ?S ?B N ?978-7-5628-5131-8 ?页 ? ? ? 数 ?378?页 ?字 ? ? ?数 ?336 千字 ?开 ? ? ? 本 ?32 开 ?重 ? ? ?量 ?0.52 千克 ?定 ? ? ? 价 ?38.00 元 ?赠  
风乍起,合当奋意向人生! 《起风了》是宫崎骏收官之作原著。小说主要描写了 我 陪伴着身患绝症的未婚妻节子在僻静山林的疗养院中,共同等待着死亡渐渐临近,感受着生的幸福与爱的纯洁和永恒,度过了节子人生的*后几个月。 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抛弃俗世的喧嚣,他们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爱情在这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 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记录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确为典型日本小说所独有的细腻的写作风格。
《河童》语言平明晓畅,故事引人入胜。通过精神病院23号患者的自述,讲述了一段与人类社会既相悖又相似的河童国里的见闻与经历。虽然假托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但贯穿全篇的机警的讽刺和犀利的批判处处指向现实,反而比当时很多现实主义作品都更准确也更生动地刻画出了20世纪20年代日本社会真实而本质的一面。 《侏儒警语》是芥川龙之介格言式随笔短章荟萃,内容广涉人生、道德、艺术、政治,林林总总。笔法或冷嘲热讽或淋漓酣畅或含沙射影或单刀直入。但追根溯源,大多离不开对人性赤裸裸的揭示和冰冷冷的剖析,至今读来灵魂仍不禁为之缩瑟。
太宰治创作的《人的失格(又名人间失格日汉对照全译本)》以赤裸裸的自供状手法,将主人公对于人,对于人世的疏离感、孤独感、恐惧感以至绝望感毫不掩饰地剖析出来,同时将作者对爱与真诚、对友情与信任、对自由与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