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号:9787117074070 书名: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二辑)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定价:25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暂无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
李汤卿编著的《心印绀珠经》分上下两卷,上卷首列观手面五指、望虎口三关、察面部五位气色诸项以辨病之深浅、症之顺逆。所举极详,仅三关指纹形色就有十六种之多,并将面部分为五个部位,一一与五脏对应,提出了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诊断依据。 下卷所论养生,虽多出自道家摄生之功法,但其摒弃了炼丹、神仙方术等虚妄之说,而注重气功、导引的治疗作用。治疾与养生相结合,药物与气功相结合的养生学特点。全卷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易学易记。 所授功法、简便实用,有病却病,无病养寿。
《寓意草》为明末清初医家喻昌撰著。全书4卷,收辑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病案60余则。书首列医论二篇,倡导先议病后用药,创议病式规范医案书写,体现了中医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方法与思想。内容涵盖了现代病例书写中的所有信息,是病案 的一大创举。 每则医案记述发病始因、临床表现、发展变化和治疗用药过程等。并层层设问与门人讨论病案疑难之处或学术专题,提出了畜鱼置介、急流挽舟,以及秋燥学说等学术观点。本书是反映喻昌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本次整理,点评专家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体会与临证心得予以阐述,从理论临床等多方面对本书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点评;文前增加了“全书点评”,对《寓意草》成书背景、内容特点、学术价值、学习要点等予以归纳和总结,便于读者对此书概貌有大致了解和把握,为提高当今中医
----------- -----
《寓意草》为明末清初医家喻昌撰著。全书4卷,收辑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疑难病案60余则。书首列医论二篇,倡导先议病后用药,创议病式规范医案书写,体现了中医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方法与思想。内容涵盖了现代病例书写中的所有信息,是病案 的一大创举。每则医案记述发病始因、临床表现、发展变化和治疗用药过程等。并层层设问与门人讨论病案疑难之处或学术专题,提出了畜鱼置介、急流挽舟,以及秋燥学说等学术观点。本书是反映喻昌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本次整理,点评专家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体会与临证心得予以阐述,从理论临床等多方面对本书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点评;文前增加了“全书点评”,对《寓意草》成书背景、内容特点、学术价值、学习要点等予以归纳和总结,便于读者对此书概貌有大致了解和把握,为提高当今中医理
《兰台轨范》八卷。清·徐大椿著。徐大椿(公元1693~1771年),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清代 医学家。徐氏鉴于自宋以还,诸家议论杂乱无统,诸家方药浮泛不经,故“本《内经》以探其源,次《难经》及《金匮》、《伤寒论》以求其治,其有未备者则取六朝、唐人之方以广其法,自宋以后诸家及诸单方异诀,择其义有可推、试多获效者附焉”而作是书。全书以论述内科证治为主,除卷一通治门列载九十七首诸病通治方外,其余各卷均据病证分门类编,阐述内科杂病、时病及五官、妇人、小儿诸病证治,共三十七门,七百余方。每病先叙病原,后列主治方药。该书贯穿徐氏识病名、析病由、辨病状、定治法、列专方、详主药的学术主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盛赞本书“较诸家方书但云主治某证而不言其所以然者,特为精密”。现有清乾隆二十九年
----------------------
《苏沈良方》为宋代沈括(字存中)、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原著,编者不详。约成书于宋末。原名《苏沈内翰良方》,一名《内翰良方》。本书是在《沈氏良方》(简称《良方》)中合苏轼医药杂说而成,但二家之说互相掺杂,难以细分。本书体裁为随笔、杂说性质,文笔轻松,论述范围广泛。《宋史·艺文志》记载“《苏沈良方》十五卷(沈括、苏轼所著)”。清《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辑出,编为八卷。现流传较广的为十卷本,记述各种单验方一百余首,并载有本草、灸法、养生、炼丹以及医案等内容。所载方剂,大多附有验案,故沈括在序中称“予所谓良方者,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所载灸法,详论主治病证及取穴方法,切实可行,并附有腧 11幅。书中记载以人尿炼制“秋石”之法,为世界上 早提取性激素的记录,比国外医学记载早八百余年
《内外伤辨惑论》全书3卷,凡26论。上卷以医论为主,载述辨阴证阳证、辨脉、辨寒热、辨外感八风邪、辨手心手背等13篇有关内外伤辨证的内容;中卷论述饮食劳倦、四时用药加减、暑伤胃气及补脾益气诸方共24首,方中多以人参、黄芪补气健中,辅以升麻、柴胡升发清阳;下卷着重介绍内伤饮食的治法,列述枳术丸、橘皮枳术丸、曲柏枳实丸、木香枳实丸等消导行滞之方23首,并载“重明木郁则达之理”和“说病形有余不足当补当泻之理”两篇医论。适合从事中医教育、科研、临床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
暂无内容简介。。。。。。
书号:9787521446388 书名:注解伤寒论(校注版)/中医经典丛书 定价:29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童养学繤辑的《伤寒六书纂要辨疑》共四卷,原书扉页作《太医院纂要陶节庵伤寒》六书,明童养学纂辑。童氏认为陶节庵《伤寒六书》辨阴阳有径,表里有症,虚实有脉,临病制方服药有法,井井有条,且辨叔和之谬,正无己之讹,足补仲景书之未备。因此在原书基础上去其繁芜,补其缺略,删繁就简,重为诠次而成本书。
书号:9787521446319 书名:伤寒说意(中医经典丛书) 定价:15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考研中医综合覆盖六门学科,包括中基、中诊、中药、方剂、中内、针灸,题型是160道选择题,知识面广泛,是非分明,考生基本没有临场发挥的余地,全凭考前知识的积累与掌握。试题既考查对固定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你对问题灵活运用的程度,复习起来难度大力。特别是其中中药学、方剂学与针灸学等学科,其学科特点要求学习者记忆大量内容,素有“针药剂,真要记”的说法。对于参加中医考研的考生以及在广大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来说,记忆问题是令人望而生畏却又不得不跨越的难关。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本书以手写助记、填空自测为主要特色,综合小开本、歌诀助记、讲课视频等多种助记形式,帮助考生专门解决记忆问题,所谓“填空都不怕,选择那算啥”,相信本书能在考研类图书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内外伤辨惑论》,李杲撰,三卷,1232年成书,1247年刊订。全书围绕饮食劳倦所伤而致脾胃病的诊察及治疗用药等理论作了较全面而系统的阐述。突出了脾胃盛衰在内伤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中的重要地位,并由此在内伤诸疾的治疗中加以充分体现,如特制补中益气汤等方,重用黄芪,配以升麻诸品,以补土生金,升清降浊。
女性在做菜时,最喜欢做黄瓜,因为可以一边切,一边吃,还可以顺便做面膜,一举三得。但是,黄瓜虽然营养丰富,用法多样,但大家熟悉的做法太少。本书介绍了读者想象不到的黄瓜花样菜肴100种,腌、酱、泡、拌、炝、榨、炒、熘、汆等法烹制黄瓜的手法会让人目不暇接,从此改变
书号:9787521446364 书名:小儿药证直诀(中医经典丛书) 定价:1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本书详细讲述了每个不同部位的常用穴位的功效定位及治疗的疾病,每天只要抽出十分钟按一按,灸一灸,身体经络就可以通畅无阻,晚上睡觉也香了。本书通俗易懂、严谨科学,并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地将每个穴位展现给读者,以方便大家取穴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