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作为备考管理类、经济类综合能力写作部分第一阶段用书,考生通过阅读本书,能系统、完整地掌握 综合能力 考试写作部分的应试要求。 综合能力 考试的测试目标之一是批判性思维。对批判性思维的考查,映射在写作科目中表现为严密的思维、合理的论证、深度的认知......这些都是考查内容。唯有知晓、洞悉考试的形式与实质,方可找到应试技巧,进而制定事半功倍、行之有效的备考策略。为了避免出现考场雷同作文,本书并不局限于应试之 术 ,更侧重于写作之 道 ,旨在帮助考生深入掌握写作的本质与方法。
本书由翻译硕士考试研究中心倾力打造,主要收录2020~2022年翻译硕士英语考试真题。 本书内容: 1. 真题、解析 2 分册,模拟、练习都方便 真题试卷、答案解析单独成册,便于考生利用真题实战演练、对照答案查漏补缺。 2.36 套纸质真题,更新率约 70% ,内容更多更丰富。 本书真题分册收录了36套真题,不仅包括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暨南大学等热门报考院校,还涵盖了一些地方性院校和专业院校的考试真题。本书主要收录2020~2022年真题(2019年以前大多为题库形式),真题更新率为70%。 3. 解析详尽,举一反三,备考更高效 真题解析超详尽,每道题都给出详细解析,例如:词汇语法题给出【考查点】,有助于学生掌握解题思路;阅读题给出【题型分类】(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词义理解题、观点态度题等),有助于学生
本书不同于物理化学教材,不是全面介绍物理化学的内容,而是协助学习者掌握物理化学的重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解析物理化学习题的能力。 全书共6章,分别为热力学基础、化学热力学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电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统计热力学初步。每章分为五个部分:复习指南、内容提要、要点及疑难点解析、例题解析、自测题及参考答案。本书还给出了五套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常用的物理化学教材,量和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
本书由翻译硕士考试研究中心倾力打造,主要收录了2020~2022年翻译硕士考试真题,对每一年真题进行详细讲解,既能帮助考生解决真题难找、答案难寻的问题,又能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研究真题。本书分为真题、解析2分册,方便携带使用,双色印刷,重点突出。 本书内容: 1. 真题、解析2分册;模拟、练习都方便。 第8版黄皮书将真题试卷和答案解析单独成书,分为真题分册和解析分册,限度地方便考生利用真题实战演练、对照答案查漏补缺。并且,每一套真题试卷均给出做题时长,帮助大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针对性练习。 2. 纸质真题70套,更新率约80%,内容更多更丰富。 本书对现有学校真题年份进行了更新,并新增了一些热门院校,纸质版真题达70套,整体内容更新率近80%。 3. 院校数量增至38所,首次新增复旦、上外、广外等院校。 本书院校
本书是专门针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日语(科目代码:203)基础知识及阅读理解的专项练习用书,覆盖考点全面,题型细分,讲解详尽,配套视频。 选文精良。所选文章与真题难度相仿,且均摘自日本图书、报刊、网络媒体,题材广泛,文章新颖。 考点全面。根据近十年真题的考点与分数分布、题型结构与考查方法编写,覆盖考纲要求的所有知识要点。 模块细分。全书共分十三个模块,帮助考生逐一夯实各项基础知识,掌握各类问题的针对性解答方法。 讲解详尽。书中所有例题均附有解析、重点词汇及惯用型,便于考生精读、整理。 名师护航。笔者提供系统的考研日语课程,以 书本+课程+答疑+每日一练+在线题库+月考测评 六位一体的形式为考生保。
本书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为核心,以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容为主,参考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其他教材。其基本框架分为本章重点、本章精讲、历年真题和典型题精练几部分。 本书尤其注重学习实践环节,书中含有大量练习题,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知识点,每道模拟练习题均附有详细的参考答案,题型及难度与真题相仿。同时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各高校的考研真题,力求全真模拟实战演练,切实提升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本书适合使用该教材的教师与学生的同步辅导书,也适合中国文学爱好者学习的参考书。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学科发展和考研趋势,针对学生课后巩固生物化学知识点和全面复习备战考研而编写。全书的结构体系以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为蓝本,参考国内外多个版本的相关教材,精选近年来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考研真题进行详尽解析,同时将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典习题和教材中每章涵盖的概念与知识点、重点与难点汇编成试题归入各章,每章后均附参考答案。书中除了“真题解析”和“习题荟萃”部分之外,书后附有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近3年的考研真题。本书结构设计新颖,内容全面、丰富,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基本能满足学生的课后巩固和复习考研的需求。随书附赠近20套历届考研真题。
本书以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为核心,以朱维之先生主编的 《外国文学史》(第五版)内容为主,参考了外国文学的其他教材,其基本框架分为 知识导图、名词解释、知识点精析、课后习题精解、巩固练习、考研真题精粹几部分。本书尤其注重学习实践环节,书中含有大量练习题,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知识点,每道模拟练习题均附有详细的参考答案,题型及难度与真题相仿。同时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各高校的考研真题,力求全真模拟实战演练,切实提升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本书收集了国内5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近几年的部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选择了近几年出版的国内外一些遗传学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也有参编教师根据教学实践自己设计的试题。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题型多样、解题思路明确,对培养本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掌握解析遗传学试题的方法、提高解析遗传学试题的效率等大有益处。
本书是专门针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日语(科目代码:203)的词汇用书,是明王道日语学院组织编写的经典教材。 本书主体部分共6 个单元,每个单元用时一周背完。其中,*、三、四、六天背诵带有例句的详解词,第二和第五天背诵汉语词或外来语,第七天做单元测验题。 考研日语共有四种题型:基础知识、阅读、日译汉和写作。前三种题型要求大家能够识别、理解、对译;*后的写作题则进一步提高要求,为了完成日语表达,大家必须会写、会用所学词汇。因此,对于本书主体部分的单词,要求大家能够写出来、用起来。大家必须背诵和默写所有词条、例句,并至少识别所有关联词汇。 由于排版和篇幅限制,关联词没有给出注音和解释。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自查这些关联词。当然,为了节省大家时间,本书将提供含有关联词注解的电子版。注解里会写
本书从背景知识出发,带领学生梳理知识逻辑并搭建知识框架体系。本书以统考大纲为蓝本,本着 提纲挚领,浓缩考点,厘清脉络 的原则,以知识本身的逻辑为思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大纲知识点重新进行整理和编排,帮助考生更高效地整合知识、理解知识、记忆知识。将知识内在的逻辑用归纳、从属分类等方法,把零散的知识点拆分、缩减,再串联起来,让考生在脑海中形成脉络和思路,帮助理解与记忆。本书四色印刷,版式设计活泼,利于缓解复习疲劳感。
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间跨度大,作家众多,作品宏富,相关的教材也特别厚重。所以对于有志于考研的人来说,如果能够快速地梳理教材,提纲挈领地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要点,也许可以事半功倍。 本书以袁世硕、陈文新《中国古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2版)和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面向 35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为主要参考教材,同时参考了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陈文新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多本优秀教材和经典著作。本书每编都由 知识结构图 名词解释 (知识点精析 考研真题汇编 强化训练 五个版块组成,另在附录部分选取了三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
本书为333教育综合备考用书,是在深入剖析教育学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每一道习题都严格遵循333教育综合统考大纲要求,有利于考生通过系统地、有针对性地习题演练,巩固基础知识,大幅提升备考效率。 图书特色: 大纲为纲,精准仿真 本书严格遵循333教育综合统考大纲要求进行编写,每一道习题都有对应的章节与小节,在题目设计上,我参考了大量往年真题,力求模拟真题的出题风格,最大限度地突出习题的仿真性,让考生们在日常练习中提前感受考试氛围,熟悉考试套路。 聚焦基础,全程适用。 习题着重夯实基础知识,全面覆盖大纲要求的所有考点。在备考初期的基础阶段,可用来巩固所学、打牢根基,在冲刺阶段,可用于查漏补缺、扫除知识盲点。 详尽解析,拨云见日。 每一道题目都配备了详细的答案与解析,这是本书的一大
本书是高教版《中国文学史》(第三版)(1~4卷)的配套考研辅导及习题集。全面归纳重点难点,结合专业考试特点,编写标准配套习题,汇集名校考研真题,真题精选以及思考与练习之后附均有答案及讲解,便于考生参考复习、加深记忆。在本书*后,编者参照大纲要求,精心编写了配套的模拟试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以巩固所学知识点。 《中国文学史》是中文专业历史*悠久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我国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以来,一直开设此课程。其目标在于让学生学好中国文学,做到基础与理论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相结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修养和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兴趣。 《中国文学史》教材深入描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将中国古代文学置于广阔的中国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前瞻性以及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