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之际,自旋电子学凭借其在低功耗非易失存储和存算一体化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推动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革命性创新的关键技术。全书共10章。第1章概述自旋电子学的发展历程;第2章详细介绍自旋轨道力矩效应的物理原理、检测技术、材料选择及其调控与应用;第3章讨论电控磁效应的材料体系、物理机制和器件实用性;第4章专注于反铁磁自旋电子学,探讨反铁磁磁矩的调控与检测方法;第5章从横向输运、纵向输运和相干输运三个角度全面介绍磁子学;第6章解析磁斯格明子的生成、探测及其动力学特性,并探讨其在器件中的应用前景;第7章和第8章简要介绍拓扑磁性和二维磁性;第9章和 0章则阐述自旋电子学与光学、声学的交叉研究领域。 本书汇集了自21世纪以来自旋电子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旨
本书人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属于《化学:中心科学》套书(共三册)中的第二册,主要介绍化学平衡方面的内容.其他两册为《化学:中心科学一物质结构篇》和《化学:中心科学一化学应用篇》.本书英文版原书于1977年首次出版,在国外畅销多年,目前的第14版为原书近期新版. 本书内容包括第10章气体、第11章液体和分子间作用力、第12章周体与现代材料、第13章溶液的性质、第14章化学动力学、第15章化学平衡、第16章酸碱平衡、第17章其他溶液平衡,共8章.本书架构新颖,结构完整,按照气体、液体和分子间作用力、固体与现代材料、化学平衡、酸碱平衡等的顺序安排章节,向读者介绍了化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校化学通识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基本信息 书 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 外文书名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 者 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原作者 出版时间 I S B N 9787040495324 套装书 是 引进版 否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千字) 配套资源 页 数 开 本 16开 丛书系列 重点项目 在版 编辑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 作者简介 目 录 营 销 语 精彩书评 书 摘
内镜超声是胆道疾病不可或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书主要以临床案例的形式,展现胆道疾病的的纵轴超声诊断要点,主要内容包括超声内镜声学基础、肝、胆、胰解剖、胆胰纵轴超声扫查标准技术与技巧、胆道系统常见病与少见病的诊断图谱、超声内镜引导下胆道介入治疗。本书凝练了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超声内镜特色诊疗技术,对胆道解剖及胆道疾病的超声内镜图像进行详细解读,将先进的超声内镜图像诊断与治疗技术带给广大内镜医生。可供消化内科、内镜科、胆胰外科、肿瘤科及影像科医护人员阅读与参考。
本书抓住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时代契机,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立足于我国机械装备智能诊断与预测迫切工程需求应运而生。围绕大数据驱动的机械装备智能诊断与预测,详细介绍了故障深度智能诊断、故障智能迁移诊断、数模联动剩余寿命预测等前沿方法与技术。 聚焦大数据驱动的机械系统智能诊断和预测方法,解决了当前PHM领域的关键挑战,是面向大数据智能诊断与预测领域的系统性、综合性书籍; 介绍了智能故障诊断和预测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研究,包括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智能故障诊断、大数据驱动的寿命预测、数模联动健康状态预测等; 附带大量实验验证及工程案例,向读者形象地展示方法实施与技术应用过程,为相关领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丰富素材与详细指导。
动物模型是疾病研究、新药开发和医疗技术研发的重要环节,小鼠是目前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手术造模技术甚至对医药研究具有巨大的影响。本书介绍了常用的50余个通过手术制作的模型,包括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模型,还包括眼科模型、感染疾病模型、器官移植模型以及20多种肿瘤模型等,不但有传统模型的介绍以及作者的造模体会和经验,也有对传统模型的改良和创新,更不乏有作者创制的模型的分享,是小鼠实验领域不可多得的技术指导图书。本书适于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生、科研人员以及医药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阅读,也适于作为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本书共分3篇,第1篇“结构生物化学”,涵盖了主要生物分子的种类、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功能等;第2篇“代谢生物化学”,讲述新陈代谢,对代谢中的生物能学原理作了概要介绍,侧重介绍新陈代谢的共同代谢途径;第3篇“分子生物学”,主要简要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如DNA复制、修复及重组,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重组DNA技术等。本书坚持教材内容体系的整体改革,全面准确地阐述生物化学的理论与概念,充分吸收 外前沿研究成果,科学系统地归纳生物化学原理以及生命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深入浅出。本书可供综合性院校、医学院、农林院校及师范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共10章。本书第1章对核能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行波堆的原理以及行波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行波堆在解决现有核能问题所具有的先天优势,及行波堆技术的可行性。第2~4章介绍了轴向行波堆的理论研究、数值模拟以及轴向行波堆策略的应用。通过建立基本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增殖-燃烧波的稳态特性,并基于球床堆研究了轴向倒料策略的增殖-燃烧波特性。通过建立输运-燃耗耦合模型,研究了钠冷行波堆的启动特性,轴向倒料堆芯的物理特性,以及堆芯物理特性随倒料周期的变化规律。结合第四代堆研究成果,介绍了轴向行波堆策略在钠冷快堆、超临界水冷快堆、高温气冷堆以及铅铋快堆上的应用,从基础理论层面揭示了轴向行波堆的物理本质,并全面展示了其应用前景。第5~8章介绍了径向行波堆理论研究、数值模拟、行波堆
本书系一部关于上海近代建筑的全景式论著。全书系统阐述了上海近代建筑和城市的发展演变、中国和外国建筑师的作品、中国传统建筑的转型、东西方建筑文化在上海的融合。对于近代盛行于上海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派风格、中国传统建筑复兴风格、近代建筑中的地域风格及其源流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考证。全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书中列有上海近代建筑师和近代建筑附表。本书对于建筑师、规划师、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广大建筑爱好者具有参考价值。本书的出版对于优秀近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以及上海的城市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