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高等农业院校资源环境专业,以及自然地理专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编写的土壤地理学教科书。全书分为3大部分: 部分包括一、二、三章,重点介绍土壤发生、分类的基本理论,包括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分类系统,以便为正确认识第二部分的土壤类型打下理论基础。为了对中国土壤地理夯希规律有宏观概念,也简要介绍了中国土壤形成的地理地质基础。 , 第二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中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地理分布规律。对每个土壤类型都介绍了其形成因素、形成过程、剖面形态、理化性质、利用与改良特征等。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对中国主要土壤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同时,加深对部分有关土壤发生和分类理论的理解。 第三部分从第十五章到第十八章,从土壤是土地资源的主体,也是环境要素的角度,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小动物内科学》专门针对小动物疾病,将犬猫内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和产科学等多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分门别类加以介绍,以满足兽医临床上复杂多样的小动物内科疾病诊治需要。《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小动物内科学》在撰写过程中力求文字简洁、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尽量明确诊断与治疗要点、紧贴临床实际需求,同时附有相关治疗方法,不仅方便兽医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查阅,亦可供大专院校兽医专业师生参考。
张尚智主编,杨声总主编的《马铃薯文化/马铃薯科学与技术丛书》共分六章,主要包括马铃薯文化概论、马铃薯历史文化、马铃薯现代文化、马铃薯饮食文化、马铃薯与文学艺术、马铃薯逸闻趣事等内容。编写中注意以 外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主线,对马铃薯产业链上所包含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文化内涵以及文化活动,进行搜集、整理与挖掘,特别是对我国马铃薯产业与文化发展、马铃薯主产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做了介绍,资料翔实、案例丰富、图文并茂。 本书适合生命科学、农学、园艺等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马铃薯产业从业人员、文学工作者以及广大马铃薯爱好者的科普性读物。
本书可分为绪论、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土地政策类型及综合性土地政策问题四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土地政策的内涵及其与土地法规、土地行政等专业术语的相互关系,继而介绍了土地政策的特征及功能以及土地政策学的产生、发展及方法论等问题,是全书的统领;基本理论与方法部分主要从土地政策系统、土地政策结构、土地政策过程、土地政策分析与评估、土地政策演变与改革等方面介绍了土地政策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方法和基本规律,是全书的理论基础;主要土地政策类型部分是应用土地政策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当前土地政策的主要实际问题,着重介绍了产业用地政策、城市用地政策、节地政策、土地生态政策等内容;综合性土地政策问题部分是对土地政策学内容的进一步综合和提升,主要是从土地伦理、土地宏观调控、古代与近现代中国土
农业生产方式关系到农产品质量、资源和环境、人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有机农业是一种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关系从而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先进生产方式。本书分11章,介绍有机农业的基本特征、认证标准、基本原理和生产技术,并把有机农业原则和标准落实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着重阐述了有机生产基地建立、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养分管理、节水灌溉、有机耕作、仿生栽培、有机养殖、生态防护、病虫草害防控、有机农产品加3-.、储运、认证和质量控制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资源环境、动物生产、应用生态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适合从事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的人员参考。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自2001年出版版、2007年出版第2版以来,多次重印,被农业院校广泛采用与好评。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编委会24所农业院校的58名专家、学者于2014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第3版)》的修订进行了深入讨论,编者们充分考虑到病原分类地位的变更、病原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寄主与病原互作的分子机制以及病害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植物病理学发展出现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植物病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每章后又增加了思考题,补增了相关的重要图片和近期文献,以期尽量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林院校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需求。 本次修订,将原来的15章内容压缩为14章,同时将其中第三章的杂粮病害变更为玉米病害,充分考虑了当今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