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耕地》不仅对江苏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土地资源状况以及耕地利用保护措施、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方法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而且多角度地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利用评价结果开展了系列应用研究。书中涵盖的江苏省耕地等级评价图、主要作物适宜性评价结果、补充耕地快速培肥总结等资料是针对江苏土壤特点的 成果,特别是 对江苏全省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状况作了系统介绍,对主要农作物作了耕地适宜性评价,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分区建设的指导建议,深入探讨了科学施肥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全省耕地主要障碍因素,并因地制宜地提出耕地地力提升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将对江苏的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苦荞的栽培、加工及其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系统整理了现有苦荞品种的区别与优势,苦荞的栽培、育种技术和当下种植现状。此外,还系统整理了苦荞中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整理了现有的苦荞深加工和保健产品及其工艺。
《保护性耕作对作物-土壤系统的影响》的作者在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对轮作系统应用保护性耕作措施后的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土壤碳库等系统组分的变化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全球多个试验点数据的Meta分析,明确秸秆覆盖和免耕对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确定保护性耕作措施与土壤理化生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不同位点耕作和秸秆覆盖的合理措施。此外,对研究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进行分析计算,以确定收益的耕作方式。为更好地发展保护性耕作,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产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的理论依据。
本书分14部分内容,第1章蚕丝学概论;第2章桑品种与桑苗繁育;第3章桑园规划、建立和管理;第4章桑园病虫害控制;第5章桑树资源的多元化利用;第6章养蚕技术;第7章蚕的多用途;第8章蚕病防治;第9章家蚕育种方法;第10章蚕种繁育技术;第11章上蔟与采茧;第12章蚕茧干燥与检验;第13章缫丝与生丝检验;第14章生丝的多元化开发。 本书可为从事桑、蚕、丝科研与生产提供参考,目前国内还没有同类著作。国外日本曾在1984年由福田纪文等编写出版了《综合蚕丝学》(日文),至今已经过去了37年,蚕桑产业的科研、教学的内容、成果等发生了翻天覆地发展,编写出版适合当前世界蚕桑产业发展水平的著作具有创新性与必要性。
《江苏耕地》不仅对江苏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土地资源状况以及耕地利用保护措施、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方法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而且多角度地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利用评价结果开展了系列应用研究。书中涵盖的江苏省耕地等级评价图、主要作物适宜性评价结果、补充耕地快速培肥总结等资料是针对江苏土壤特点的 成果,特别是 对江苏全省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状况作了系统介绍,对主要农作物作了耕地适宜性评价,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分区建设的指导建议,深入探讨了科学施肥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全省耕地主要障碍因素,并因地制宜地提出耕地地力提升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将对江苏的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豇豆中405种农药及其代谢物高通量非靶向筛查技术规程》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热带果蔬质量与安全项目图书,适用于豇豆中405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超高压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方法。包含豇豆中405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检测的前处理过程、仪器条件、中英文名称、CAS登记号、分子式、分子量以及农药母体及典型源内裂解碎片的提取离子流色谱图、分子离子峰同位素分布图等。可供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质检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从事农药化学污染物质研究与应用等工作的检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