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常用的数值型计算方法,取材精炼,层次清晰,逻辑严谨,注重基本思想的阐述,突出内容的实用性以及数值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本书内容包括误差分析的基本知识、非线性方程求根、线性代数方程组的直接解法和迭代解法、函数插值、数据拟合、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以及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书中每章都附有知识结构图、习题以及数值实验题。书中还以二维码形式给出了重要知识点的精讲视频,便于读者有选择地学习。本书可作为工科类本科生少学时“计算方法”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科学与工程计算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整除,不定方程,同余,同余式,平方剩余,原根与指标,连分数,代数数与超越数,数论函数与素数分布。 本次修订主要包括:在章中关于整数的可除性增加了一些笔墨,即从整数的除与加、减、乘法的不同,自然地引出带余除法,由此导出辗转相除法,从而启迪思维,带领读者进入数论的世界;将 质数 改为现在通用的 素数 , 单数 双数 改为 奇数 偶数 等,以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此外,适当补充了数字资源,供读者学习时参考。 本书可作为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数学院系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作为中学数学教师的参考用书。
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讲述了线性代数的相关概念在二维、三维空间中的几何解释;第2章针对矩阵的初等变换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第3章介绍了分块矩阵及其应用;第4章重点讨论了线性方程组与矩阵、向量组及向量空间的关系;第5章给出了矩阵的三种标准形以及可逆矩阵的等价条件;第6章介绍了矩阵的四个子空间及其关系。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理工科、经管类等专业学生选用,也可作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是大学数学同步练习与提高丛书之一,适用于高等学校理工类和经管类各专业。本书是基于编者们多年来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经验,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架构修订而成的。全书按照章节内容进行了主要知识点回顾、典型例题强化练习。除此之外,还按章配备了单元测试题以及五套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以便学生打好基础,把握重点。本书相对于教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作为读者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同步练习与提高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备考训练强化基础知识用书。
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数学系主讲 空间解析几何 课程20多年的结晶,全书共3章,*章,直线与平面;第二章,曲线与二次曲面;第三章,非欧几何,包括球面三角形、射影平面几何与双曲平面几何等内容. 书中许多定理和事实是重新证明过的,有些章节完全是作者自己编写的. 每章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其中不少习题是复旦大学数学系 空间解析几何 课程的考题. 本书可作为综合大学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 空间解析几何 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 十三五 规划教材,是为普通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少学时的 线性代数 和 概率统计 课程编写的配套辅导用书,书中涉及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的基本内容,题目类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及证明题. 线性代数部分包括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与向量、相似矩阵等内容. 概率统计部分包括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一维随机变量、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函数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等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由浅入深、 通俗易懂,努力体现教学的适用性.
本书依托编者三十余年来在高等学校数学基础课教学方面的经验,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初等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充实和提高,编写目的是为高等数学教学提供一本有创新特色的先修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在数学思维上是一个飞跃。编者选择了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数学归纳法、不等式、极坐标和复数等初等数学内容,从高等数学的思维角度进行编写。本书取材不蔓不枝,吸收很多名家名篇的成果。通过诸多实例深入浅出的演练和讲解,体现初等数学知识内在的数学思想,培养读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阐述相关问题在数学史和数学应用中的背景。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的高等数学先修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即将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中学毕业生的读物。
本书是与吕林根、许子道编的《解析几何》第五版配套的学习辅导书,全书与主教材一样也分六章,即向量与坐标,轨迹与方程,平面与空间直线,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与二次曲面的一般理论。每章由五部分组成,即内容概述,学习要求,学习辅导,例题分析和复习与测试。学习辅导紧扣教材,环绕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辅导,并对某些概念作了适当的延伸与拓宽,以加强读者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例题分析着重培养读者的解题能力;复习与测试着重于基础的复习,也是检验读者学习质量的一份试卷,书后有解答。 本书可选作高校解析几何习题课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广大读者学习时参考,特别适合自学读者。
本书从现代数学,尤其是模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与认识线性代数,讨论了向量空间、线性变换,在着重研究了主理想整环上的模及其分解后,来重新理解向量空间在线性算子作用下的分解,使读者从高一个层次上来认识线性代数。
本书介绍了摩擦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涉及表面和摩擦、磨损、润滑三大领域。全书共7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摩擦学的历史、 现状和发展趋势。第2章为机械系统中的表面和摩擦,介绍真实表面、接触与摩擦。第3章为机械部件的磨损,介绍基本的磨损类型、机理及其防护技术。第4章为润滑剂的选择与润滑设计,介绍润滑状态的确定方法、相应的润滑剂选择方法和典型润滑结构的设计。第5章为典型表面摩擦学设计,针对典型工况,简述常见的摩擦学设计方法,包括表面处理、织构技术等。第6章为机械摩擦学分析与测试,介绍从实验室标准试样试验到工程实际台架试验的试验方法。第7章为典型零部件的摩擦学分析,以工程中的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导轨与滚动丝杠等典型部件为对象,介绍摩擦学在其中的应用。各章末附有思考练习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 摩擦学 课
本书介绍了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用消元法解高阶方程组(包括适定、超定和欠定),用向量空间理解线性代数,以及线性变换的实际应用三个方面。通过近50个应用实例,介绍了它们的建模方法和解题程序。 本书的特色:(1) 实用化:本书以工科的后续课程及实际工程问题的解题需要选择内容,包含十几个应用例题;(2) 大众化:简化理论,使具有高中毕业程度的读者用较少的学习时间(约30学时)就能基本掌握;(3) 现代化:用计算机软件(MATLAB)来解决问题,不依靠笔算。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在职工程师(继续教育读物)、应用型技能型专业的学生(以本书为线性代数教材)以及普通高校本科学生(以本书为参考书)。
本练习册为一套两册,根据现行的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理论推导与证明题、错误改正题和问答题,每次练习的题量大体相当于目前大学物理考试题量的一半,适合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使用.
本书由8章组成,系统介绍了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命名分类、性能及应用,复合材料的基体和增强体,复合材料界面和界面优化设计,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和新型复合材料等的制备工艺、成型方法、加工工艺内容。本书的特点是通用性较强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用常规和母函数方法解决排列、组合、分配问题的技巧;用递推关系、容斥原理、棋盘多项式等求解计数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图形可变换情况下染色方案的统计方法;存在性问题的证明方法与技巧。其中含实用例题300多个。
本书力求把复变函数的 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叙 述并推理得清晰、透彻, 例题的配备也力求使学生 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并得到运算上的训练。 本书的特点是把一些较为 抽象的复变函数理论、方 法与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结 合起来进行介绍,使学生 增强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