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述了一种工程教育的方法,该方法将工程专业知识与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职业工程能力综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培养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工程师。本书强调工程师的培养以工程实践为背景环境,要将构思-设计-实施-运行(CDIO)贯穿于工程产品、过程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本书既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发展与描述,也是全世界各地的工程专业寻求改进年轻工程师教育的指南。本书具有如下特色:(1)系统地介绍了CDIO方法,并根据CDIO标准逐一组织各章内容;(2)各章内容包括目标、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以及关键概念与实施过程的详尽图表叙述;(3)一开始就清楚地阐释了相关教育术语,全书避免使用教育专家行话,通俗易懂。本书适合所有身处工程教育改革和探索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本书列入“稷下文库”文学类丛第一辑。本书是中国新文学面面观,探索如何运用“整体观”的视角和“史的批评”方法来解释中国新文学与书写新文学史。全书分上下两编,共16篇文章。文章讨论的话题都联系着从五四到新时期的每一个历史环节。它们不是局部的、某一历史阶段的问题,而是贯穿于整个新文学史的现象。上编“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提出“整体观”问题,旨在打通现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建立“中国新文学”这门学科。下编“我们的学科”,收录关于学科建设和文学史编写的数篇论文。本书虽是已有著作的再修订,但作者对全书文字,包括引文和注释,又作了认真的校阅修改,并依照当前的学术规范,添加了引用文献与索引,以期更便于读者抓住相关研究的重点与脉络。本次修订版为作者期望的定本。
宋南渡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李纲,平生勤于笔耕,有《李纲全集》一百八十卷传世,作品数量甚多。除《靖康传信录》《建炎进退志》《建炎时政记》外,现存诗一千五百七十四首、散文一千一百六十五篇、词五十四首、赋二十三篇。李纲作品大体编年排列,但具体创作时地,多模糊不清,故本书详征史乘方志,在考订李纲行迹基础上,考实其创作时地,为进一步研究李纲其人其作,提供知人论世之助。
本书作者是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列夫·朗道。本书是用朗道“十卷”的思维方式审视并处理基础物理的内容!使读者可以从自己相对熟悉的内容上体会朗道的思维方式并习惯其行文风格,从而对于那些立志攻克他的《理论物理学教程》的读者大有助益!全书具有朗道的一贯风格——行文简洁、思想深刻、物理清晰、逻辑缜密。冯端院士曾评价此书:内容则别具匠心,开创物理学大师写基础物理学教材的先河。本书包含了一些常规普通物理学教材中所没有的内容,前4章、第13章、第15章的部分内容(主要是黏性相关的问题)以及最后一章(第16章)是力学(第2章中有少量与静电场相关的内容),第7至第12章、第14章计七章以及第15章的部分内容是热学,中间穿插的第5、6两章是关于原子、分子以及晶体对称的内容。从学习普通物理学,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础这个角度
本书是《圆锥曲线习题集》的下册第3卷,内收有关椭圆的命题700道,抛物线的命题100道,双曲线的命题100道,综合命题100道,合计1000道(另有关于圆和直线的命题300道),绝大部分是首次发表.1300道命题都是证明题,全部附图.全书分成5章51节,有些命题可供专题研究.这套习题集共含五册,五册共收圆锥曲线题5300道.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和中学数学教师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数学爱好者的补充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