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对 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了系统性的论述,共计14章。第1章为导论,着重介绍了 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方式、产生与发展、特点及其适用的法律与惯例, 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趋势等。第2章~第5章为 贸易理论与政策部分,主要研究 贸易的产生、利益分配、调整和协调,以揭示 间商品交换活动的成因、特点和规律。该部分的基本线索为:为什么要进行贸易(成因理论)、怎样进行贸易(调整理论)、如何协调贸易(协调理论),然后阐述 服务贸易和 技术贸易。第6章~ 4章为 贸易实务部分,主要研究 货物贸易的具体条件和过程。该部分以交易条件、交易程序为线索,对应介绍合同条款、合同程序:先阐述贸易术语,剖析进出口各个交易条件,详细说明如何确定交易标的、交货及办理运输和保险事宜、确定合同价格、支付货款、解决争议;再
本书目标为考察特征识别与特征重组复杂度是否为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导句语类(Comp,亦缩略为 C)的两个关键要素。基于不同学者对句法- 形态接口广泛的探索,本书以屈折形态学中的词汇-实例化模型(Stump 2001) 为蓝本,借鉴 Chomsky(2007b,2014)主张在后句法阶段语音外化句法运算结 果的操作,尝试重新定义句法-形态接口,即:在前句法阶段实现抽象句法属性 与形态的映射,在后句法阶段将句法运算的结果通过形态-音系运算按个体语言 要求显性实例化。
本书是教育 、财政 机械工程 业职教师资本科培养资源开发项目(VTNE006)规划的主干核 课程教材之 。全书共 个学习情境, 压力机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面磨床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注塑机液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和机械手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本书根据《机械工程 业职教师资本科培养 业教师培养标准及课程大纲(试行)》的要求,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 为核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核 技能、核 素质为目标。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开发思想,每个学习情境 括项目引入、项目要求、项目内容、项目实施等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学 ,实现了职业性、 业性和师范性三性融合的开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