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以传统词话的形式,融合西方哲学、文学和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了精彩而独到的点评。全书以 境界 说为核心,立论精辟、自成体系,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的经典作品。本书收录王国维删改修订《人间词话》手定稿64则和未刊稿50则。并对每则都做了适当的注解和文白对译,以及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解读,让读者轻松地走进王国维的文艺美学思想殿堂。同时随文附录诗词、词牌、王国维《人间词》选、王国维生平、词人小传等内容。邀请知名画家林曦为本书绘制封面。
国学,通常相对于 西学 而言,义同 国故 。尽管学术界对其范围所说不一,但大致涉及了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一些*基本、*重要的作品,其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政治、伦理、教育、文化、艺术、语言、地理、科技等。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鉴赏国学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本书选取国学名篇共200余篇,加以注释及赏析。所选作品主要以思想性、经典性和知名度为据,以先秦为重点,同时兼顾各个时代以及相关学科和方面。限于篇幅,不收国学中的文学作品。 本书中名篇鉴赏的撰写者,都是相关领域中的专家学者。所撰鉴赏,着重于阐发思想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国学代表性经典的解析,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及精髓所在。 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本书还对国学名篇原文作了注释。精选、注释、鉴赏的三者合一,使本书拓展为国学的简明选本和精到注本
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是《唐诗三百首》的全面注释解析读本。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唐诗选本在唐代即已开始出现,唐以后更有多种选本流行,而其中篇幅较为适中、选诗较为精当、在旧选本中传播最广的是清代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因为这个选本入选的大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故有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的美誉。《唐诗三百首》成书以后,一向有多种注释本流行,这些注本各有特色,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唐诗均极有帮助。为使读者扫除最基本的阅读障碍,并启发读者欣赏和领略原作的魅力,我们编写了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注释简明准确,解析详细深入,是各领域读者赏析研习《唐诗三百首》的上佳读本。
我和女儿一起看蚂蚁搬家,看蚯蚓钻地,看清晨阳光的美景与黄昏落日的瑰丽;我们一起听各种鸟儿的鸣唱,闻各种花朵的芬芳,一起听蜘蛛的故事、种子与苗芽的故事;我们一起养蚕宝宝,一起在窗台上种盆花,一起偷偷观察蝴蝶在我们家的橘子树上产卵,然后每天观察它们化蛹成蝶的过程 我给女儿生命,只是一种偶然,女儿不用感谢我,我倒是深深感谢她给了我另一种生活。
《沉默的大多数(精)》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三本杂文集,是得到王小波的三个步骤。《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智慧之书, 上头之选 爱智慧,爱自由,反对愚蠢!收录40篇见地不俗、论述精彩、思想深刻的文章,呈现其对社会、历史、文化的叩问,亦能解答当下的困惑,代表了王小波背后的精神内核。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精)》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三本杂文集,是得到王小波的三个步骤,《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王小波代表作, 入坑之选 有趣、独立、反对假正经!收录52篇短小精悍、讽刺风趣的杂文,从生活议题到人生态度,展现独立人格、自由精神、黑色幽默。
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来处”。阅读经典,可以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一直以来受到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及影响。然而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苦于有读经典之心、无读经典之力,甚或有读经典之力,却寻不到亲近它的路径。因此,分别请各部经典的研究者(高校教授或专业学者)向读者总结、介绍正确的、通俗的经典阅读方法,传授他们阅读经典的经验和思考,有着十足的必要。 本书挑选中华传统经典如《楚辞》《尚书》《左传》《史记》等等一般读者足可想到的文学或历史经典,邀请领域内较为权威的教授或学者分篇撰写,既有阅读方法,又夹历史轶事,再兼趣意评论,实用性和可读性皆具。
《语石》营销资料卡 书名:语石 作者:叶昌炽撰,姚文昌点校 文字:中文繁体 版式:横排 所属丛书:夜航小书 页数: 360 定价: 74 元 书号: ISBN 978-7-308-18198-3 出版时间: 2018 年 9 月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语石》简介 《语石》十卷,以叶昌炽原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参校其他各本详见本书整理说明。 《语石》一书,既是古代石刻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近代石刻学的开山之作。该书结构严谨,布局精巧,从内容详略到卷次篇幅都经过了作者的细致安排。杜泽逊教授在《文献学概要》一书中评价《语石》“之于石刻学犹叶德辉《书林清话》之于古书版本学 , 而精谨或过之”。 作为我国石刻研究领域的第一部通论性著作,时至今日,《语石》确定的研究范畴和构建的理论体系
中国古代小说历史悠久,有一个孕育、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小说的概念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辞典》所收小说,时间跨度大,取义广泛,举凡神话、寓言、轶事、志怪、传奇、话本、章回等各种类别,均有众多名篇入选。全书内容丰富,佳构迭出,从不同历史时期、各个社会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魅力。《古代志怪小说鉴赏辞典》鉴赏文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原文作出分析与评价,并致力于发掘其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以帮助读者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四部要籍选刊·集部”之一种。以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本为底本影印。“楚辞”是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后经宋玉、东方朔等人参与并发扬光大,至西汉时刘向将历代楚辞作品裒辑成书,名为《楚辞》。楚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诗文研究者所重视。至南宋时洪兴祖对《楚辞》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作《楚辞补注》,排解了其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了该书的可读性,是迄今最重要的《楚辞》注本。汲古阁刻本《楚辞》即吸收了洪兴祖的注,刊印精美,差错较少,是古代《楚辞》刻本之殿军。
内容简介 书号:9787108042866 书名:碎琉璃 定价:39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古诗词里的地理名胜 古诗词里的博物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 者 潘剑彬;马全宝;董彦雷编著 出版时间 20210601 I S B N 9787101151619 定价 35 开 本 大32开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110 (千字) 页 数 162 读者范围 大学 内容简介 北京
苏轼的词在其开创性方面,被人评价为\\\"以诗为词\\\"。本书作者通过以诗为对比来考察苏轼词的特点,挖掘苏轼的思想全貌,深入探究苏轼词里所表现的人生观。对苏词的各个阶段创作作了条分缕析,书中有《苏轼词编年考》及《历代苏轼年谱、词集苏词一览表》,可供参考。
《中国古代名句鉴赏辞典》精选中国从先秦到晚清的经典著作中的名句四千四百余条,涉及经典文献、诗文名篇、小说戏剧、笔记杂著等著作,广泛而全面。本辞典按意义分类,共分20篇,每一篇分若干小目,同一小目下的条目以首字的汉语拼音顺序为序。所收名句涉及政治、哲学、法律、经济、军事、伦理、文学、教育、艺术、人生、养生、自然、科技等各方面内容,是一部既可查检、又可阅读、欣赏的知识性工具书。
这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的一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杨先生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指出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正文后巧置多篇大手笔的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本版增补长篇访谈“百岁答问”、原声录音和多幅近照。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本书出版五十余年来长销不衰,至今仍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重要、全面的基础参考书。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全书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共十四章,涵括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 者 袁行霈;王仲伟;陈进玉主编 出版时间 20200701 I S B N 9787101132960 定价 4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500 (千字) 页 数 541 读者范围 大学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诗词格律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 者 王力著 出版时间 20220101 I S B N 9787020170081 定价 3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109 (千字) 页 数
唐诗是 古今体诗的高峰,也是语文教材中选编数量 多的诗歌种类, 设情境进行鉴赏是诗歌教学的关键,也是提升学生鉴赏 的重要途径。本书从语文教材的 背唐诗中取材,囊括流传千古的名篇和课外常考唐诗,以朝代为序编排,请 业作者对诗歌进行散文化加工鉴赏,在确 诗歌内涵的基础上,用丰富的想象和 美的语言描摹画面,还原诗歌意境和底蕴,力求完整体现唐诗风貌。每 诗都配以 美的古代名画,更添韵味,为读者带来更丰富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