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语辞辞典》收录唐宋金元明间诗、词、曲、剧中的常用特殊词语,总近2000条。汇集了《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曲语辞例释》的全部条目以及《诗词曲语辞集释》的部分精选条目,详引例证,解释词义与用法,兼谈其流变与演化,是阅读、理解相关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书。
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是《唐诗三百首》的全面注释解析读本。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唐诗选本在唐代即已开始出现,唐以后更有多种选本流行,而其中篇幅较为适中、选诗较为精当、在旧选本中传播最广的是清代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因为这个选本入选的大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故有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的美誉。《唐诗三百首》成书以后,一向有多种注释本流行,这些注本各有特色,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唐诗均极有帮助。为使读者扫除最基本的阅读障碍,并启发读者欣赏和领略原作的魅力,我们编写了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注释简明准确,解析详细深入,是各领域读者赏析研习《唐诗三百首》的上佳读本。
《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
楚辞,战国时兴起于楚国,是源于江淮流域的歌谣,与《诗经》并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两大渊源。“楚辞”之名,见于西汉前期,至西汉末年,刘向编屈原、宋玉等人作品成集,曰《楚辞》。《楚辞》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七篇,其浓郁的情感、瑰丽的文辞、丰富的想象,对后世诗、赋、骈文产生了深远影响。 《楚辞》因所收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给读者阅读带来很多困难。基于此,我们邀请《楚辞》研究专家赵逵夫先生主编《楚辞语言词典》。全书约90万字,分《前言》、《凡例》、词典正文和附录四部分。收入王逸《楚辞章句》中全部作品中的实词、虚词和专有名词,除专有名词外,一般以意义的小单位为词条。每个词条皆标引出处和书证。词典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收录金词38家、103首,元词54家、155首,明词72家、136首,清词152家、318首。每位词人的作品前,列有该词人的小传,内容包括生卒年、籍贯、经历、艺术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每篇作品之后,由钟振振等百余位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专家逐篇进行了校勘、注释和分析鉴赏。鉴赏文字典雅规范而又流畅易懂,能够为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起到相应的启发、解惑和帮助提高鉴赏力的作用。
《桐城派大辞典》是一部知识性与学术性兼备的全面介绍桐城派文化的大型专科工具书。它以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壮大、消亡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以人物、著作、理论、评论研究、文化遗存为主体内容,对桐城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内容翔实,资料权威。全书包括《人物编》《著作编》《理论编》《评论研究编》《文化遗存编》5编,17个部类。成书条目12527个,人物1209位,著作6797部,全书2186千字。
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为代表的历代启蒙读物,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的部分,曾对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发挥过积极作用。这些蒙学读物大多出经入史,集百家之精华,并参以国人的人生哲学、处世方法等,易学易懂,琅琅上口。重读历代蒙学经典,对于提高当下未成年人的国学素养,促进他们道德修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仍大有裨益。本书基本上全部收录中国历代蒙学读物,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治家格言》、《家诫要言》、《重订增广贤文》、《心相编》、《小儿语》、《续小儿语》、《女儿经》、《女小儿语》、《弟子职》、《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幼学琼林》、《笠翁对韵》、《龙文鞭影》等四十多部,汇集了古代相关文史哲、典章制
雨果是伟大的法国文学家,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人物。他一生笔耕不辍,在八十高龄时仍坚持写作, 有诸多经典作品传世。他的诗歌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 和深刻的哲思,在风格上以宏大壮丽见长,题材也跟 随社会的变迁不断扩展,反映历史的风貌,如在《东 方集》中声援希腊的民族解放斗争,在《惩罚集》中 辛辣讽刺拿破仑三世的专制。他的戏剧作品是浪漫主 义戏剧的典范,情节离奇,人物性格鲜明夸张,语言 极具抒情性。他的小说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 ,后期作品又同时融合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饱含 着人道主义的悲悯与关怀。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著的《 雨果作品鉴赏辞典》收录了雨果的经典作品,包括: 小说5篇、诗歌9篇、戏剧3篇、散文3篇。
本书收录十种诸子百家经典中约二百句名言,包括名言所在著作篇目的引文及对名言的鉴赏。所选名言以思想性、经典性为据,以先秦为重点。名言鉴赏的撰写者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所撰鉴赏文字着重阐发思想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深入浅出的评述和赏析,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博大精神。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算起的三千多年诗史中,名家辈出,璨若群星;佳作纷呈,争奇斗艳,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学习、赏析古典诗词是代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幸事。20世纪70年代始,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始出版此类图书,极受读者喜爱,畅销不衰。此后,同类图书层出不穷。我社组织的这套鉴赏类丛书,部头稍小,选目更精,辞赏文字更注重原作内容的串讲,少一些枯燥无味的考据,在解释清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读者进行艺术欣赏。读者定位为大、中学生及古典诗词爱好者。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由国学大师傅璇琮领衔,与著名学者艾荫范、刘继才主编,1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该词典历经断续三十余个春秋,累计时间达十年之久,凝聚了前后四代人心血。 编写出版《比兴大词典》是一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出版工程,该词典收入词目1500余条,全书150余万字,词条涉及了诗、词、曲、赋、文等诸多领域。这是我国系统研究总结古典诗词比兴转义手法的大型工具书,传承了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全书收录了现代各种大型辞书中所没有的部分新词条,极大丰富了当代辞书的内涵,可有效地解决阅读古代诗文时遇到的语言问题。一般辞书对有些词目,只对其本义、引申义有诠释,而对比兴、象征、暗示义等到则不作介绍。以及列举大量可供品鉴的诗词语例,所以兼有词典、字典和类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四书五经中不乏名篇,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欣赏其精华,约请了一批专家学者编撰《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 《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所选篇目,主要以思想性、经典性、代表性和知名度为据,同时也兼顾各个方面,各种名篇的解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对名篇原文作了注释。精选、鉴赏、注释的三者合一,又使《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拓展为四书五经的精审选本和精到注本。 《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自2005年出版后,后又增补重版,均屡次重印。现已上述书为基础,对全书的开本、装帧、版式、字体、字号等进行全新改版,以便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
本书是青年诗人谈骁继《以你之名》与《涌向平静》后的第三部作品,主要收录其2018年至2020年创作的诗歌,亦包括少许早年旧作与创作于2021年的新作。诗集共分五辑:第一辑 大地之上 多写故乡;第二辑 人事音书 多写亲情;第三辑 语言指南 多写观念;第四辑 残忍练习 多写别离;第五辑 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 多写山川。诗人笔下的,几乎都是日常的生活经验与人世际遇,却呈现出丰富的诗意 他语言内敛、行文简洁、笔触朴素,但情感饱满、洞察细微、思绪敏锐,有一种思索后的澄明与经历过的了然。
《诗经学大辞典》总括传统、现代、世界三大部分诗经学的主要内容,把它们分门别类,简明地条目化,使学习和研究者便于检阅参考,从而促进现代新文化建设,推动学术研究向先进文化的方向发展,是这部辞典编纂的宗旨。这是一部专书的学术辞典,兼具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是二千五百年来传统诗经学的继承、革新和发展。上册着重在《诗经》的基本原理、三百篇主要内容、学术发展概况、历代学术流派、名家著作、各种学术观点,以及研究的方法等涉及诗经学各个学科的主要内容方面,总结性地予以介绍。关于《诗经》的词语释义、成语诠释、名物解释,语言性质、语法句法、修辞、音韵等的说明,以及附录历代存佚书目,和一般辞书的性质和体例相同,这些内容合编为下册。所谓资料性,是把一般难见难解的重要资料以及散见于各种古籍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