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是《唐诗三百首》的全面注释解析读本。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唐诗选本在唐代即已开始出现,唐以后更有多种选本流行,而其中篇幅较为适中、选诗较为精当、在旧选本中传播最广的是清代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因为这个选本入选的大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故有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的美誉。《唐诗三百首》成书以后,一向有多种注释本流行,这些注本各有特色,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唐诗均极有帮助。为使读者扫除最基本的阅读障碍,并启发读者欣赏和领略原作的魅力,我们编写了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注释简明准确,解析详细深入,是各领域读者赏析研习《唐诗三百首》的上佳读本。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重要、*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Lewis Eden),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 古史新证 ,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文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深入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出版物中之翘楚。修订的内容中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某些关键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高也是惊人的。完成后的修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由国学大师傅璇琮领衔,与著名学者艾荫范、刘继才主编,1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该词典历经断续三十余个春秋,累计时间达十年之久,凝聚了前后四代人心血。 编写出版《比兴大词典》是一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出版工程,该词典收入词目1500余条,全书150余万字,词条涉及了诗、词、曲、赋、文等诸多领域。这是我国系统研究总结古典诗词比兴转义手法的大型工具书,传承了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全书收录了现代各种大型辞书中所没有的部分新词条,极大丰富了当代辞书的内涵,可有效地解决阅读古代诗文时遇到的语言问题。一般辞书对有些词目,只对其本义、引申义有诠释,而对比兴、象征、暗示义等到则不作介绍。以及列举大量可供品鉴的诗词语例,所以兼有词典、字典和类
《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
2011年底,国家正式颁布了适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在该标准中对初中阶段古诗文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定《关雎》等61篇古诗文为背诵篇目。针对 中提高学生古诗文积累、感悟和运用能力的要求,为满足初中生对古诗文学习的需要,孙立权编著的《初中生古诗文61篇》收录了 初中阶段所要求的全部篇目,以 中原有顺序编排。每一篇诗文都设有 简介 详注 赏析 等栏目。在赏析部分,我们对诗文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解析,在帮助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使学生在充分体会古诗文美感的同时,能紧扣中考文言诗词阅读的脉搏。
这是一部内容厚实、选篇精到、文通字顺的好书稿,它把唐、五代、宋词的精华集为一卷,并且做了精美的赏析。全书由王鍾陵老师主编,由词、注释、赏析、逸闻、索引等部分组成,全书选取了唐、五代、宋117位作者的词301首,另有敦煌曲子词8首,无名氏1首,共计收录310首词作;注释由王鍾陵老师的博士赵雷承担,内容解释通俗简洁,难词选取适当;全书的赏析由各大学中文系专业的教授完成,旁征博引,内容厚重;逸闻部分由王鍾陵老师的硕士徐玲承担,逸闻选取风趣幽默,与厚重的赏析有很大不同,另有一种清新之气;全书还选取了每首词作的佳句,并在*后做了佳句索引,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知道全词的精华所在,并易于吟诵,与当前流行的诗词类电视节目的 飞花令 有异曲同工之妙;全书还对所选词作做了事类索引,对全书的词作做了另外一种分类,标注
毛汉华、汤春发先生的《诗词同义类聚词典》是一部专为古典诗词爱好者服务的工具书,主要收录古诗词中具有借代义、比喻义和来自成语典故的代用语,供写作旧体诗词用词时使用,亦可供阅读旧体诗词时查阅难以理解的代用语义作参考。全书收13000余条词语,按意义分为天宇、地舆等30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部,如“天宇”类下分为“太阳”“月亮”“星辰”“天空”四部,因此这四部之下所收的词条,都具有同义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下代用。词条下又包含注音、平仄、释义、引例、互见等释文,方便读者正确选用这些词语。
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为代表的历代启蒙读物,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的部分,曾对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发挥过积极作用。这些蒙学读物大多出经入史,集百家之精华,并参以国人的人生哲学、处世方法等,易学易懂,琅琅上口。重读历代蒙学经典,对于提高当下未成年人的国学素养,促进他们道德修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仍大有裨益。本书基本上全部收录中国历代蒙学读物,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治家格言》、《家诫要言》、《重订增广贤文》、《心相编》、《小儿语》、《续小儿语》、《女儿经》、《女小儿语》、《弟子职》、《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幼学琼林》、《笠翁对韵》、《龙文鞭影》等四十多部,汇集了古代相关文史哲、典章制
本书是青年诗人谈骁继《以你之名》与《涌向平静》后的第三部作品,主要收录其2018年至2020年创作的诗歌,亦包括少许早年旧作与创作于2021年的新作。诗集共分五辑:第一辑 大地之上 多写故乡;第二辑 人事音书 多写亲情;第三辑 语言指南 多写观念;第四辑 残忍练习 多写别离;第五辑 河流从不催促过河的人 多写山川。诗人笔下的,几乎都是日常的生活经验与人世际遇,却呈现出丰富的诗意 他语言内敛、行文简洁、笔触朴素,但情感饱满、洞察细微、思绪敏锐,有一种思索后的澄明与经历过的了然。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收录金词38家、103首,元词54家、155首,明词72家、136首,清词152家、318首。每位词人的作品前,列有该词人的小传,内容包括生卒年、籍贯、经历、艺术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每篇作品之后,由钟振振等百余位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专家逐篇进行了校勘、注释和分析鉴赏。鉴赏文字典雅规范而又流畅易懂,能够为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起到相应的启发、解惑和帮助提高鉴赏力的作用。
《桐城派大辞典》是一部知识性与学术性兼备的全面介绍桐城派文化的大型专科工具书。它以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壮大、消亡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以人物、著作、理论、评论研究、文化遗存为主体内容,对桐城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内容翔实,资料权威。全书包括《人物编》《著作编》《理论编》《评论研究编》《文化遗存编》5编,17个部类。成书条目12527个,人物1209位,著作6797部,全书2186千字。
本书主要从儒学早期的经典著作,即四书五经中摘取编写而成。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含《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含《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这些儒家经典著作中摘采了一千余条经典名句,后经删汰、整理、分类编写。全书共分11个类别,计有治国、道德、修养、伦理、节操、处世、教育、哲学、文艺、爱情及其他,共400多个条目。举凡涉及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敢阙如,靡不毕包,涵盖了四书五经中的主要内容。
本书是本社《唐宋词鉴赏辞典》的修订本,收入唐、五代、两宋及辽、金三百多位词作1500余篇。原书编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选目和赏文撰写总体质量上乘,在广大读者中久负盛誉。但因编撰时间已久,原书许多信息已显过时,不能反映词学界二十多年来研究成果,也不能体现包括古今地名、语言规范等方面的变化。故延请词学研究名家钟振振、王兆鹏、刘尊明等诸位教授,对原书赏析文,词学书目及诗人小传等内容进行修订,改正舛讹,润饰文字,增补新材料,酌删少量不属于词的作品,使全书质量得以更上一层楼,更能满足读者需要。
《中外名家各类比喻赏析辞典》收录并分析了古今中外名家汉语文字关于比喻的各类修辞格凡四十余种,其中五种系作者朱钦舜自创,精选典例近五千个,逐个进行了精要的赏析,为 至目前为止的 本种类全面、内容丰富的比喻赏析辞典,适合大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学及写作爱好者阅读和学习。
《中外名家各类比喻赏析辞典》内容简介:笔者曾在拙书《新编学生实用修辞赏析辞典》中称比喻是修辞手法中的 老大 ,这是因为:其一,形式上,比喻除了根据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一般可分明喻、暗喻、借喻三大基本形式,此外,还可从不同角度分出纷繁复杂的变体形式。综观各家说法,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比喻的名称达60多种,其中除了相同异称26种和二级辞格(即较喻中的强喻、弱喻、等喻)3种外,仍有40余种之多(当然其中不少有交叉关系)。其二,内容上,大干世界的万事万物,无一不可作为比喻描绘的对象,人们可以通过想象,突破时空的限制,借助各类比喻形式,创造出一个声色情思并茂、生动形象可感的极为丰富广阔的语言境界。其三,艺术特色上,比喻被人称为 语言艺术中的艺术 阅读的寓言 散文中的精灵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诗宋词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目迷,令人神醉。《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共选取了唐诗1000余篇,宋词700余首。这些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历经千年而传唱不衰,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本辞典邀请了200余位专家学者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彩赏析,以便提高广大读者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鉴赏能力。
楚辞,战国时兴起于楚国,是源于江淮流域的歌谣,与《诗经》并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两大渊源。“楚辞”之名,见于西汉前期,至西汉末年,刘向编屈原、宋玉等人作品成集,曰《楚辞》。《楚辞》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七篇,其浓郁的情感、瑰丽的文辞、丰富的想象,对后世诗、赋、骈文产生了深远影响。 《楚辞》因所收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给读者阅读带来很多困难。基于此,我们邀请《楚辞》研究专家赵逵夫先生主编《楚辞语言词典》。全书约90万字,分《前言》、《凡例》、词典正文和附录四部分。收入王逸《楚辞章句》中全部作品中的实词、虚词和专有名词,除专有名词外,一般以意义的小单位为词条。每个词条皆标引出处和书证。词典
《中国古典诗词曲赋鉴赏系列工具书:明清散曲鉴赏辞典》收录明清两代190位散曲作家和无名氏的作品910篇。选曲范围广泛,包括了各阶段有代表性的、体现不同风格流派的曲作,含《全明散曲》《全清散曲》等总集没有载入的作品,既充分反映了明清散曲的整体风貌,也体现了近几年学术研究的*成果。
本书是“外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丛书中的一部作品。该丛书辑除本书外尚有雨果、莎士比亚、歌德三位世界文学名家的作品鉴赏。 本书按体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收录了普希金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作品。所收作品皆为普希金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如诗歌《致恰阿达耶夫》、《致凯恩》、《致大海》,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驿站长》、《上尉的女儿》,诗剧《石雕客人》、《鲍里斯·戈都诺夫》等,鉴赏文亦由飞白、刘亚丁等研究者撰写,书后还附有简单的作家生平和创作年表。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算起的三千多年诗史中,名家辈出,璨若群星;佳作纷呈,争奇斗艳,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学习、赏析古典诗词是代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幸事。20世纪70年代始,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始出版此类图书,极受读者喜爱,畅销不衰。此后,同类图书层出不穷。我社组织的这套鉴赏类丛书,部头稍小,选目更精,辞赏文字更注重原作内容的串讲,少一些枯燥无味的考据,在解释清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读者进行艺术欣赏。读者定位为大、中学生及古典诗词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