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2版)收录唐及五代241位诗人的作品1035篇。选诗数量多、范围广,皆为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诗作按照诗人出生年月先后顺序编排,列有诗人小传,介绍其生卒年、籍贯、经历、著作等。刘学锴、周啸天、钟振振、魏耕原、管遗瑞等80余位专家学者逐篇分析了所选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意蕴和艺术特征,能够帮助读者领略唐诗之美,提高对古典诗歌的解读和鉴赏能力。
该辞典共选取了唐、五代、宋著名词人185家,词作700余首。这些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直到今天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宋词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目迷,令人神醉。她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养分。该辞典邀请了160位专家学者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彩赏析,以便提高广大读者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鉴赏能力。
《元曲鉴赏辞典》是我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的主干产品。共收一百三十五位元曲作家的作品,其中小令五百四十四支,套数四十五套(含三百一十九支曲),杂剧一百三十七折(涉及八十八本,含四百六十四支曲)。共有篇目七百十二篇。鉴赏文章由王季思、王运熙、王水照、蒋星煜、隋树森等撰写。新一版以该书的第二版为基础,通过各种数据库的检索,订正文字包括注释方面的错误,对全书100多张图片一一审核,删掉质量不高的图片,补充新的图片,对附录进行修订,以期反映近年来的元曲研究成果。对全书的开本、装帧、版式、字体、字号等进行全新改版,以全面提升本书的档次和品位。
旧版热销热评连接 元曲鉴赏辞典(旧版已停产) 元曲鉴赏辞典收录元代136位曲作者及无名氏的散曲和戏曲作品700篇。正文含有曲作原文、作者简介、注释、鉴赏等内容,附录包含《散曲常识》《元曲文献》《曲谱及论著》《元散曲常用曲牌简谱》等。选曲范围广泛,精选了各阶段有代表性的、体现不同风格流派的曲作,包括《全元散曲》等总集没有载入的作品,既充分反映了元曲的整体风貌,也体现了近几年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为了帮助曲学爱好者充分地领略原作的情韵之趣和艺术之美,增加曲学知识,我们邀请120余位专家学者对所选作品从思想内容、情感意趣、曲式特征、曲学史意义等方面逐篇进行了赏析,以飨读者。
国学,通常相对于 西学 而言,义同 国故 。尽管学术界对其范围所说不一,但大致涉及了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一些*基本、*重要的作品,其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政治、伦理、教育、文化、艺术、语言、地理、科技等。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鉴赏国学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本书选取国学名篇共200余篇,加以注释及赏析。所选作品主要以思想性、经典性和知名度为据,以先秦为重点,同时兼顾各个时代以及相关学科和方面。限于篇幅,不收国学中的文学作品。 本书中名篇鉴赏的撰写者,都是相关领域中的专家学者。所撰鉴赏,着重于阐发思想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国学代表性经典的解析,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及精髓所在。 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本书还对国学名篇原文作了注释。精选、注释、鉴赏的三者合一,使本书拓展为国学的简明选本和精到注本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算起的三千多年诗史中,名家辈出,璨若群星;佳作纷呈,争奇斗艳,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学习、赏析古典诗词是代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幸事。20世纪70年代始,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始出版此类图书,极受读者喜爱,畅销不衰。此后,同类图书层出不穷。我社组织的这套鉴赏类丛书,部头稍小,选目更精,辞赏文字更注重原作内容的串讲,少一些枯燥无味的考据,在解释清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读者进行艺术欣赏。读者定位为大、中学生及古典诗词爱好者。
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对原 三百首鉴赏辞典系列 进行了升级,将系列名称更名为 文学经典鉴赏 。篇目选择上,比前一版更注重经典,参酌众家,精中取精。同时和进行仔细比对,尽可能囊括新编教材的篇目。 文学经典鉴赏 仍保持我社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格。不唯在选目上精益求精,在鉴赏文方面也一如既往地讲究精美,使原作和赏析相得益彰。相比于时下众多选本蜻蜓点水式的点评,我们略显 冗长 的鉴赏文字,既清楚解释了诗文中的 古典 今典 ,借助于现代文艺理论光照更使其艺术特色洞悉无遗。
《教材版古典诗词鉴赏辞典》选取了先秦至清代124位诗人的诗、词、曲(包括散曲、杂剧)共340首,涵盖了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所有古诗词。每首诗词包括 原文 注释 鉴赏导示 鉴赏 鉴赏要点 等六部分。配有精美插图,内容全面,能够满足中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需求。
本书是在旧版《诗经三百篇鉴赏辞典》一书基础上做的升级改造产品,是新改造的 文学经典鉴赏 系列丛书之一。 文学经典鉴赏 系列旨在对中国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文学经典著作进行饶有趣味的赏析,以求帮助现代人从众多优秀的古代文学经典中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诗经》是中国文学*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流传的305篇诗歌,被誉为是中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之一,对后世中国文学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入《诗经》所有篇目计305篇,由古典文学名家逐篇解析思想艺术特色,帮助读者领略诗经特有的赋、比、兴手法,体会其生动的描写、朴素优美的语言以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是一本适合中等文化程度以上读者阅读的古典文学读物。
正逢国家大力倡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际,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以此为契机,为满足读者需要,拟策划推出 文学经典鉴赏 系列丛书,*批共四个品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名篇》、《元曲三百首》。整套丛书精装,16开,革新版式,重新装帧设计,力求大气简雅。本册宋词三百首为词学界传世经典选本,问世百余年来,脍炙人口,所选宋代的词人词作,涵盖各家各派,全面精到。每篇词作由古典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夏承焘、唐圭璋、缪钺、叶嘉莹、周汝昌、宛敏灏、万云骏、钟振振等撰写鉴赏文章,讲解详尽,深入浅出,帮助读者领略宋词之美。
《中国古代名句鉴赏辞典》精选中国从先秦到晚清的经典著作中的名句四千四百余条,涉及经典文献、诗文名篇、小说戏剧、笔记杂著等著作,广泛而全面。本辞典按意义分类,共分20篇,每一篇分若干小目,同一小目下的条目以首字的汉语拼音顺序为序。所收名句涉及政治、哲学、法律、经济、军事、伦理、文学、教育、艺术、人生、养生、自然、科技等各方面内容,是一部既可查检、又可阅读、欣赏的知识性工具书。
“四部要籍选刊·集部”之一种。以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本为底本影印。“楚辞”是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后经宋玉、东方朔等人参与并发扬光大,至西汉时刘向将历代楚辞作品裒辑成书,名为《楚辞》。楚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诗文研究者所重视。至南宋时洪兴祖对《楚辞》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作《楚辞补注》,排解了其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了该书的可读性,是迄今最重要的《楚辞》注本。汲古阁刻本《楚辞》即吸收了洪兴祖的注,刊印精美,差错较少,是古代《楚辞》刻本之殿军。
本套书为博库 。全套书应渠道方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包装,使之 加赏心悦目,全面提升本书的档次和品位。 本套书以入选 “首届向全国 中华 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的《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为基础。全书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分为四册, 加便于读者携带、阅读。
毛汉华、汤春发先生的《诗词同义类聚词典》是一部专为古典诗词爱好者服务的工具书,主要收录古诗词中具有借代义、比喻义和来自成语典故的代用语,供写作旧体诗词用词时使用,亦可供阅读旧体诗词时查阅难以理解的代用语义作参考。全书收13000余条词语,按意义分为天宇、地舆等30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部,如“天宇”类下分为“太阳”“月亮”“星辰”“天空”四部,因此这四部之下所收的词条,都具有同义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的语境下代用。词条下又包含注音、平仄、释义、引例、互见等释文,方便读者正确选用这些词语。
《桐城派大辞典》是一部知识性与学术性兼备的全面介绍桐城派文化的大型专科工具书。它以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壮大、消亡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以人物、著作、理论、评论研究、文化遗存为主体内容,对桐城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内容翔实,资料权威。全书包括《人物编》《著作编》《理论编》《评论研究编》《文化遗存编》5编,17个部类。成书条目12527个,人物1209位,著作6797部,全书2186千字。
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为代表的历代启蒙读物,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的部分,曾对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发挥过积极作用。这些蒙学读物大多出经入史,集百家之精华,并参以国人的人生哲学、处世方法等,易学易懂,琅琅上口。重读历代蒙学经典,对于提高当下未成年人的国学素养,促进他们道德修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仍大有裨益。本书基本上全部收录中国历代蒙学读物,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治家格言》、《家诫要言》、《重订增广贤文》、《心相编》、《小儿语》、《续小儿语》、《女儿经》、《女小儿语》、《弟子职》、《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幼学琼林》、《笠翁对韵》、《龙文鞭影》等四十多部,汇集了古代相关文史哲、典章制
《新编红楼梦辞典》为1987年出版的《红楼梦辞典》(广东人民出版社)的修订版。1995年,《红楼梦辞典》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二等奖。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周汝昌先生主持下,开始对这部辞典做全面修订,这次修订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调整收词所据版本。原辞典收词依据当时流行的两种版本的《红楼梦》,一种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红楼梦》(底本为程乙本),一种是上世纪8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底本前80回为庚辰本,后40回为程甲本)。这次修订,收词只依据后一版本。80年代版本《红楼梦》,其前80回底本为庚辰本,后40回底本为程甲本,前80回比较接近曹雪芹原著,更有研究价值。后40回为高鹗所续。为区别前80回与后40回,所有出自后40回的词目、义项、例句都加上星号标志。 (二)深化辞典的内容。上世纪90年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籍,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四书五经中不乏名篇,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欣赏其精华,约请了一批专家学者编撰《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 《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所选篇目,主要以思想性、经典性、代表性和知名度为据,同时也兼顾各个方面,各种名篇的解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对名篇原文作了注释。精选、鉴赏、注释的三者合一,又使《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拓展为四书五经的精审选本和精到注本。 《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自2005年出版后,后又增补重版,均屡次重印。现已上述书为基础,对全书的开本、装帧、版式、字体、字号等进行全新改版,以便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