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文历法》是薮内清一生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史的结晶。1969年出版,即深受好评,当年薮内清就因此书及其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获得在日本有很高声誉的"朝日文化赏",1990年出版的增订版又对原书做了40多处增补。至今仍是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史的标准著作。即使在中文出版物中,也没有能与之比肩的同类著作。 本书包括三大部分。首先介绍了从汉代到清代的中国天文历法的发展概况,第二部分介绍了印度、等西域天文学对中国天文历法的影响,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法计算方法。 作者在这部总结性的著作中,用通俗、简明的语言,阐述了他毕生研究的心得。 本书译者杜石然先生是我国数学史家,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的作者。 本书深入浅出,适合具有大学文化的普通读者阅读。
本书作者引用古今史料,探秘中华天文历法中蕴涵的天地玄机、天道易理。中华历法揭示了自然法则,指导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促成了中华民族顺天应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更是国人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同时,作者还根据数理统计方法,揭示天文历法中的天道易理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毫不缺少科学基因的。
本书是为了纪念人类初次登陆月球50周年而出版,它结合了天文学、摄影与制图学三门不同的学科,向我们呈现了三门学科的发展是如何彼此促进、相互影响的。本书与格林尼治天文台、天文学会合作,以其非同凡响的收藏为
这是一本十分适合初级观星者的入门指南。关于观星,十个章节覆盖了你需要知道的:关于我们的太阳系以及夜空天体的基本天文知识;北天五十多个星座的组成以及传说故事;四季星图,用于辨认星座以及恒星;观测实操技巧,包括如何安全地观测日食、如何选用合适的望远镜以及如何拍摄夜空照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