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论述了为什么世界是语言的、知识是语言,物也是语言,智能存在于语言之中,人类的语言尤其是科学语言是世界的模型和地图。论证了语言本身的计算功能,提出了物语和媒语的概念、用计算机建构语言模型从而间接建构世界模型、实现意识型的人工智能尤其是类脑计算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人类语言的整体性的拓扑词语网络。
本书根据*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年版)的要求而编写。编者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本着“案例驱动、重在实践、方便自学”的原则编写了这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本教材共7部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应用因特网(Internet)、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Word 2003)、制作电子表格(Excel 2003)、多媒体软件应用和制作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03)。 本书配套的教学资源光盘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多媒体演示课件、PPT课件和案例素材等教学资源,搭建了一个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指导的平台。本书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详见前言。 本书可作为国家规划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
阿桑奇(Julian Assange)与维基解密(WikiLeaks),斯诺登(Edward Snowden)与棱镜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以及互联网中的金融欺诈、黑钱运作、武器交易、毒品与……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互联网中一个不为人知的最黑暗的隐秘世界,而这个隐秘世界如何运作,如何生存,又是被谁操纵……此书第 一次全面解读互联网的黑暗江湖。没有人真正全面了解深网的秘密。它是一个平行的数字世界,由无止境的数字信息构成,深网足有可见互联网的40-450 倍。深网内布满匿名网站,它们几乎不受法律的制约。在这里,人们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因此一切活动或路径都难以追踪。深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未知领域。匿名者编著的《深网》一书解释了深网如何运作、人们如何进入深网、谁在深网中进行操作,并揭开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帮助斯诺登、阿桑奇与其他人实现了秘密的数据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windows 7 office 2010)》是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 office 2010)章序保持一致的配套学习指导书,书稿精心安排和组织了以案例驱动的实验内容。内容涵盖了相应各章的知识与技能,对疑难点进行了重点的讲解与充实,并对解题思路的进行评点。
本书系统论述了基本达芬奇架构的昇腾(Ascd)AI处理器的原理、架构与开发技术。全书共分6章,内容涵盖了神经网络理论基础、计算芯片与开源框架、昇腾AI处理器软硬件架构、编程理论与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等。为便于读者学习,书中还给出了基本昇腾AI处理器的丰富的技术文档、开发实例等线上资源。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适合作为从事人工智能系统设计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配套的实践教程。内容组织与教材一致,分为10章,包括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C语言程序设计等的练习题和实验题,通过练习题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的内容,通过实验题可以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本书从读者的角度和实际应用出发,力求叙述简洁、通俗易懂和技术实用。本书既可与主教材配套使用,也可以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B、二级C的参考用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21世纪普通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规划教材)
人类与信息遭遇的历史由来已久。詹姆斯格笔下的这段历史出人意料地从非洲的鼓语讲起(章)。非洲土著部落曾用只有高低两个音的鼓声来传递复杂的讯息,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后续章节进而讲述了这段历史上几个影响深远的关键事件,包括文字的发明(第2章)、罗伯特考德里的本英语词典(第3章)、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与爱达拜伦的程序(第4章)、沙普兄弟的信号塔与摩尔斯电码(第5章)。 但人类开始自觉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始于克劳德香农于1948年创立的信息论(第6、7章)。香农的信息论不仅大大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其他许多学科的信息转向(第8章),改变了人们对于诸如麦克斯韦妖(第9章)、生命的编码(0章)、模因(1章)、性(2章)、量子信息论(3章)等的理解。部分科学家甚至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不是物质,不是能量,
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广泛,是学习单片机技术较好的系统平台,同时也是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系列。本书以实用为宗旨,通过丰富的实例讲MCS-51单片机原理和软硬件开发技术,并采用对比方法,同一功能分别以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和单片机C语言程序实现,且附有Proteus仿真,免费提供所有源代码和电路图的资源下载。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3版)》为原书第3版,共11章。本书适合各类大专院校及培训机构作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或“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类课程的教材,特别适合打算学习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读者,也可供各类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人员和计算机爱好者参考。
本书是与大学计算机理论教程配套使用的一本实训教程。全书分为基础实验操作及指导和拓展实验项目操作及指导两部分。*部分包含 19 个实验项目,内容包括指法练习及中英文输入训练、操作系统实验、网络应用实验、文字处理实验、电子表格实验、演示文稿实验等,让学生在实验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方法。第二部分包含 11 个实验项目,内容包括 Office 高级应用实验项目、多媒体实验项目、网页设计实验项目等,主要侧重于利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手段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启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书旨在以 技能 能力 思维 三层培养目标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是《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第6版)》主教材的配套用书,并按照主教材的章结构组织。每一章的内容都由如下4部分组成:主教材对应章中包含的知识要点、全部习题的解析、自测练习题目和自测练习参考答案。本书题目丰富、解析详尽,既有知识要点,又有供自测的习题,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供准备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复习参考。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赵冬梅、张磊、师胜利主编,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配套实验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共9章,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7、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和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每章包括多个实验项目与单项选择和思考题两种习题。各章实验 项目和习题的设计都基于编者多年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的积累、借鉴和总 结,充分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今后求职就业的需要相结合。在实验项目 的设计上,内容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项目任务由简入繁、难度梯次上 升,既有专项技能训练,也有综合运用训练。在习题的设计上,兼顾广度与 深度,既有对基础教程内容的加
本书根据计算机统考的要求,介绍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统考的方法和过程,重点放在计算机统考的基础知识和操作题方面。本书在教材的内容选取、编写和组织等方面都以计算机统考为中心,按照计算机统考考试过程的思路进行编写。计算机统考包括基础知识题和操作题。其中,基础知识题为单项选择题;操作题包括Word操作题、Excel操作题、PowerPoint操作题,版本较新,且给出了解答过程。除了计算机统考的内容外,本书还增加了Word能力提升的内容。本书提供丰富的操作训练素材,以便读者更好地对照学习。帮助读者更好地熟练运用Office软件,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统考的学习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和中等专业院校信息工程、计算机、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还可作为办公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根据*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大纲编写。 全书共分9章,包括应试指南、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数据库与软件工程基础、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全真模拟试卷。 本书适合作为大学本、专科(高职高专)类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必修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培训教材和参加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用书。
赵杉、赵春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在作者多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以强调应用技能为目标,以实用性为编著原则编写。为便于读者学习和上机操作,本书作为实验指导教材,与理论部分前后章节对应。 全书以应用软件为主线,先练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再详细介绍软件使用方法,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 Windows 7、计算机网络基础、办公软件Office 2010。教材内容编排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应用为主,兼顾基础知识。写作风格力求概念清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加强实验教学和检查学习效果,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读者自学的(一级、二级)参考书。
本书是与教材《计算机基础(第四版)》配套的题解与上机实验。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第四版)》各章内容(信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Access数据库管理软件、微机的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习题、参考答案、上机实验练习指导,其中基本知识点和重点难点有利于对全书内容的宏观把握,多种类型的习题有利于从不同角度理解各知识点,上机实验练习指导有利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本书内容覆盖全国及浙江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专科各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辅助用书,也可供各类计算机培训班和个人学习使用。
在2016年8月3日,微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送Windows 10周年更新,*版的Windows 10.1无论是功能还是易用性均有着实质上的提升,一改微软在Windows8/8.1所面对的非议。保留Windows7时代的操作习惯,增加Windows8.1跨屏幕、多平台支持,全新的Windows10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操作体验。本增刊将带你了解Windows10周年版的多项改进,制作使用技巧、深度设置、性能提升及个性定制等综合性Windows10高级进阶手册。
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第1章作为基础性知识,重点介绍了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发展历史、典型应用和研究内容等。第2章介绍了声音的基本原理及处理技术;第3章介绍了图像的基本原理及处理技术;第4章介绍了视频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技术;第5章介绍了数据冗余及相关多媒体压缩技术;第6章概要介绍了典型的多媒体通信协议;第7章重点介绍了超媒体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后,给出了有关声音、图像、动画、视频和超媒体的8个实验,基本涵盖了典型的多媒体处理软件。本书适用于多媒体技术基础类本科阶段课程的教学。
刘艳、蒋慧平、曹守富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训(Windows7+Office2010)》是《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刘艳,等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的配套实训教材,着眼于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全书共安排了44个实训项目,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5个)、Windows7操作系统及应用(6个)、Word2010文字处理(9个)、Excel2010表格处理(6个)、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4个)、网络基础及Inter应用(7个)、计算机多媒体基础(3个)和常用工具软件(4个)。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训(Windows7+Office2010)》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每一个实训项目都设有“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步骤”、“自主评价”和“教师评价”等部分。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各专业的实训教材,也可作为
本书是国家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配套实验教材,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仍坚持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思路”的建立及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掌握。 全书基于Windows 7平台和Office2010版本的办公软件,按三个大模块进行组织。一是计算机系统平台认知;二是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包括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三是问题求解思路和方法的建立和训练。在具体内容上共分9章,包括系统平台认知、基本操作技能、Word文档编辑,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Excel电子表格、计算机网络及应用、VB2008编程基础、数据结构、简单算法设计等。 本书与主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紧密结合,所选实验内容强调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目
《用基础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模拟测验(第二版)》按照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应用基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编写,内容包括微机基础,WIN7基础,Word 2010应用,Excel 2010应用,PowerPoint 2010应用,因特网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7个部分。本书三个用途:主要用于福建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也可以用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高新技术考试。本书包括一本书,另配一本综合模拟测试卷
王文东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集》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配套的实验指导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集》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实验指导,包括计算机操作基础、WindowsXP、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act应用的相关实验,每个实验均按实验要求精心设计了相应的上机操作题目,并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步骤:第二部分为各章习题与参考答案,包括主教材各章的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学生据此可以多学多练.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可编程器件的出现,硬件设计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可以用硬件描述语言来完成逻辑设计及仿真(包括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学习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的同时,学习如何进行CPU设计。 本书共分为3章:第1章主要介绍集成电路发展与CPU设计;第2章主要介绍MIPS指令系统;第3 章是实验篇,前3个实验主要讲解通过对指令的总结和归纳来设计寄存器组、桶形移位器、Al.u与ALu控制器,然后主要利用前3个实验结果来设计单周期MIPS 32位CPU、多周期MIPS 32位CPU,后3个实验设计MIPS流水线CPU、ARM流水线CPU以及按自己设定的任务设计CPU,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做其中的实验。 本书着重讲述CPU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并给出逻辑设计的参考图。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读者全面考虑问题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