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reshark是当前流行的网络包分析工具。它上手简单,无需培训就可入门。很多棘手的网络问题遇到Wireshark都能迎刃而解。 《Wireshark网络分析的艺术》挑选的网络包来自真实场景,经典且接地气。讲解时采用了生活化的语言,力求通俗易懂,以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既可以学到实用的网络知识,又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与大多网络图书的课堂式体验不同,阅读《Wireshark网络分析的艺术》的感觉更像在听技术圈的朋友分享经验,除了知识,还有心情和想法。本书的覆盖范围从日常使用的手机App,到企业级的数据中心;从对付运营商的网络劫持,到开发自己的分析工具,不一而足。无论你是系统管理员、实施工程师、技术支持、网管、培训教师,还是开发和测试人员,都适合阅读本书。
米林、蒂阿、何小庆、张爱华、何灵渊、韩志华、赵晓彤等编*的《嵌入式协议栈μC\USB-Device》全面深人地介绍了嵌入式USB设备协议的原理和Micri μm的μC/USB设备协议栈的使用。**部分对USB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讲述了如何用μc/USB设备堆栈构建基于成熟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的USB设备的基本方法。书中对各种USB类设备作了详细的介绍,包括USB 转串口适配器(通信设备类)、鼠标或键盘(人机接口设备类)、可移动存储设备(Mass Storage类)和USB 医疗设备(个人保健设备类)等。 本书适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咨询顾问、爱好者及有兴趣了解μC/USB设备协议栈工作原理的学生。
本书在介绍了宽带IP网络基本概念、TCP/IP协议的基础上,全面地讲述了宽带IP网络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局域网技术、宽带IP城域网、宽带IP网络的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路由器技术和路由选择协议,另外还研究了宽带IP网络的安全问题。 全书共有8章:第l章概述,第2章宽带IP网络的体系结构,第3章局域网技术,第4章宽带IP城域网,第5章宽带IP网络的传输技术,第6章宽带IP网络的接入技术,第7章路由器技术和路由选择协议,第8章宽带IP网络的安全。 本教材取材适宜、结构合理,并重于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技术,且能够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在教材编写方面,力争做到阐述准确、文字简练、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另外为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章后都附有本章重点内容小结及习题。 本
尹圣雨编著的《TCP\IP网络编程》涵盖操作系统、系统编程、TCP/IP协议等多种内容,结构清晰、讲解细致、通俗易懂。书中收录丰富示例,详细展现了Linux和Windows平台下套接字编程的共性与个性。特别是从代码角度说明了不同模型服务器端的区别,还包括了条件触发与边缘触发等知识,对开发实践也有很大帮助。 《TCP\IP网络编程》针对网络编程初学者,面向具备C语言基础的套接字网络编程学习者,适合所有希望学习Linux和Windows网络编程的人。
本书在IPv6协议原理、技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围绕IPv6面临的安全问题、IPv6推进中的过渡机制和IPv6网络建设的部署方案,展开技术应用和实现方法的介绍。本书主要内容涵盖:IPv6网络基础知识、IPv6协议结构、地址结构、ICMPv6和邻居发现协议、IPv6路由、IPv6安全机制、移动IPv6技术、IPv6过渡技术、IPv6网络配置实验、IPv6部署,也介绍了IPv6与相邻层协议、IPv6网络协议栈应用等知识。本书突出分析和讨论了IPv6安全技术、过渡技术和IPv6网络部署。 全书内容层次分明,考虑到作为教材使用,IPv6基础知识部分涵盖前8章内容。书中突出IPv6推广过程中面临的安全、过渡与部署主要问题,说明需要注意的事项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书中内容理论与实验结合紧密,实验部分包括IPv6网络协议栈应用和IPv6网络配置实验。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
本书共分五篇15章。系统地全面介绍了安全协议实施生成与验证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及*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协议协议规范形式化分析与验证技术、安全协议实施的生成与验证技术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应用PI演算、一阶定理证明器ProVerif及应用、概率进程演算Blanchet演算、自动化安全协议证明器CryptoVerif及应用、基于计算模型自动化验证安全协议Java实施认证性、基于计算模型生成密码学安全的安全协议Java实施、基于符号模型生成密码学安全的安全协议Java实施等。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IPv6路由协议、组播路由协议和MBGP的专业图书,具体内容包含IPv6 BGP、RIPng、EIGRPv6、OSPFv3、IS-ISv6、IPv6组播和IPv6过渡技术。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掌握路由技术,本书配有光盘,以增强其实用性和可读性。
本书系统详细介绍网络协议的原理、功能及实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分层体系结构; 典型的物理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机制、局域网协议和广域网协议; IP协议、ARP协议、Internet控制协议、路由选择协议; TCP协议、UDP协议; DNS协议、文件传输协议、邮件传输协议、远程登录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网络管理协议等。每章结束对本章重点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并附有习题,部分章节附有实验。内容丰富、概念清晰、系统性强、重点突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本书的特点。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和应用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讲解通信网络领域Xilinx FPGA内部的IP硬核。以流行的Xilinx Virtex-6型号芯片举例,涵盖Xilinx FPGA在通信领域主流的IP核,阐述Xilinx FPGA时钟资源和DCM、PLL和MMCM时钟管理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介绍基于Block RAM资源生成ROM、RAM、FIFO和CAM核的使用过程。阐述TEMAC核背景知识、内部结构、接口时序和配置参数,给出生成实例;介绍LVDS技术规范、源同步实现方案和去偏移技术,讲解Xilinx FPGA中IODELAYE1、ISERDES1和OSERDES核使用方法;阐述Xilinx FPGA DDR3控制器IP核的结构组成、模块划分、接口信号和物理约束等。
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本书探讨了IP网络流量数据和图像等数据的处理,对这些数据的处理研究有助于网络规划和提高网络的性能,同时对图像增强、和大数据的处理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主要包括网络流量、数字图像的处理和安防监测系统信号处理三方面的内容,介绍了作者在网络流量分析和建模、流量预测、流量的异常检测及预警、图像增强、图像稀疏编码和特征提取等方面提出的新方法,以及对安防监测信息的特征提取和识别方法的研究。
在当今的互联网络世界中,TCP/IP协议已经成为计算机通信的标准。本书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在现代网络中管理TCP/IP并且指导其运行的所有常见模型、协议、服务和标准。全书主要介绍了TCP/IP基础、ISO/OSI和TCP/IP模型、链路层协议模型、网络层和IP协议、ICMP协议、DHCP协议、传输层的TCP和UDP协议、域名系统DNS、IP组播知识、IPv6协议、管理TCP环境、NetBIOS和WINS知识,后介绍了网络接口的知识。本书各章都提供了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以巩固每章中介绍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和网络通信专业的教程,也可供自学读者使用。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CCNA安全(第3版)》所介绍的内容是针对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认证项目之一— CCNA安全课程,作为思科网络学院的指定教材,本书面向的读者群需要具备CCNA水平的知识。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CCNA安全(第3版)》共分10章,第1章介绍了现代网络安全威胁相关的知识,让大家了解网络安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病毒、蠕虫和木马为典型代表的各种攻击的特点和防范。随后的3章主要侧重于如何防止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攻击,比如如何加强对路由器的保护、AAA认证以及防火墙技术和部署。第5章介绍了如何对内部网络自身的保护,强调了网络入侵防御系统(IPS)的特点和在思科设备上的实现。第6章是针对局域网的安全防护,主要侧重于对于交换网络的安全部署及配置。第7章介绍了加密算法,普及了加密技术的基本知识。第8章是本
Swift 2.0版本之后,Swift已经正式成为一门面向协议编程的语言,但无论是行业内的从业者还是行业外的初学者,对面向协议编程的概念都很陌生,因此本书的内容围绕"面向协议编程 这一核心思想展开。*章是IDE以及Swift历史的简单介绍,第二章涵盖Swift的入门语法,第三章为Swift的进阶语法,涉及函数式编程思想、面向协议编程的基础理论以及Swift的内存优化,帮助读者建立面向协议编程的意识。第四章为iOS开发快速入门,帮助初学者了解iOS开发中的MVC模式以及一些常用操作,希望读者能通过实战环节快速消化Swift语法。*后一章重点介绍Swift面向协议编程的工程细节。
本书是TCP/IP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重点讲述高级协议,覆盖了当今TCP/IP编程人员和网络管理员必须熟练掌握的T/TCP(TCP事务协议)、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NNTP(网络新闻传送协议)和UNIX域协议。与前面两卷一样,本书有丰富的例子和实现的细节。
本教程全面描述了数据通信与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协议标准和实现技术。全书共分为11章,深入介绍了数据通信与网络协议的通信系统、通信模型、网络模型、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信号与编码、传输介质、接口标准、局域网技术、局域网互联技术、VLAN、通信子网交换技术、网络层协议、路由协议、IP计算、IP交换、IP安全、MPLS、传输层协议、SSL、RTP/RTCP、应用层功能协议、SIP、QoS等技术。本教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流畅、协议格式翔实,主要面向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初学者,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的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授课教材,以及数据通信网络技术服务人员的参考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与数据管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及数据管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重点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策略、路由算法及节点数据管理技术。本书大部分内容是作者近年来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文献。 全书分为三部分,共9章:部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即第1章,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体系结构、特点、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等;第二部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包括第2章~第6章,介绍基于PSO的两层分簇路由协议、基于PSO的非均匀分簇路由协议、分布式非均匀分簇路由协议和基于参数优化的分簇算法等内容;第三部分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管理研究,包括第7章~第9章,介绍基于感知数据综合支持度的节点分
作为本IEEE 1888协议的著作,《IEEE 1888智慧能源标准及开发指南》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该协议的内容及应用方法。 全书共分9章,分别介绍了IEEE 1888协议的发展过程、应用领域、系统架构、通信方法、设计及开发方法、应用案例、管理控制,以及协议安全性等内容。全书的后包括两个附录,详细介绍了协议参考代码的阅读和使用方法,以及配套示例源代码,以方便读者参考使用。 《IEEE 1888智慧能源标准及开发指南》适合具有一定编程基础的读者阅读,对ICT和智慧能源领域的从业人员,以及计算机、通信领域的科研人员,具有切实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本书是在作者总结多年的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的基础上,结合从事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与实践教学的经历,按照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的从低到高顺序讲述各层的协议及相关的编程技术,并给出了“近似实战”的应用实例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步骤。本书共10章,其中,第l章在概述TCP/IP协议原理的基础上,讲述了基于TCP/IP的网络通信过程;第2~3章讲解了套接口编程的基础知识,并重点讲述了Winsock编程技术;第4~9章分别讲述了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协议原理及相关的编程技术,并给出了“近似实战”的应用实例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步骤;第10章通过实例,剖析了当前较热的P2P编程技术。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本科、大专及高职院校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研发人员的参考
本书基于网络工程和应用需求,按照从低层到高层的逻辑顺序,有针对性地讲解TCP/IP的层次结构、工作原理和协议数据单元。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TCP/IP基础、网络接口层、IP寻址与地址解析、IP协议、ICMP协议、IP路由、TCP与UDP协议、DNS与DHCP协议、应用层协议、SNMP协议、网络安全协议,以及IPv6协议。 本书内容丰富,注重系统性和实践性,对于重点协议提供协议分析操作示范,引导读者直观地探索TCP/IP。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的RFC文档,反映TCP/IP*的一些发展动态。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参考书以及各种培训班的教材。
《IP网络可生存性技术》从快速自愈路由、安全路由、多路径传输、快速故障检测、虚拟网构建及自愈5个方面介绍了IP网络可生存性技术。首先为读者介绍了IP网络可生存性研究技术的背景和发展现状;随后介绍了目前快速自愈路由中为有效的多下一跳路由技术,以及支持多下一跳路由技术的并行传输技术和网络故障的快速检测技术;然后介绍了目前下一代网络技术中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可生存性的虚拟网构建技术及其对应的自愈技术;后介绍了安全路由技术,并详细介绍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域间路由协议的安全技术。 《IP网络可生存性技术》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网络、信息安全等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网络可生存性技术的参考书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辅助教材。
什么是IP?简单说来,IP就是知识产权,可以是一首歌,比如《同桌的你》;可以是一部小说,比如《鬼吹灯》;可以是一台话剧,比如《夏洛特烦恼》;可以是某个人,比如周星驰 本书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互联网营销经验,通过papi酱、罗振宇、咪蒙、吴晓波等成功案例的分析,由理论到实践,从魅力人格体、超强内容力、极致传播力、粉丝运营、商业变现、自品牌生命力六个方面,详细介绍超级IP的打造与运营方法,全书通过典型性的生动例证和颇具独到见地的理论总结,使其可读性得到明显的提高。IP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一个 个体崛起 的互联网商业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把握风口,借势而飞!
本书首先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和部署IPv6,然后详细介绍了IPv6的内容,以及IPv4与IPv6互通的技术。本书还详细描述了如何评估IPv6准备情况,如何进行IPv6地址规划,如何进行IPv6安全规划和管理规划,如何部署和管理IPv6网络,如何管理IPv4/IPv6网络等相关的策略和技术。后,本书对IPv6和因特网进行了展望。
《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密码算法与协议》围绕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密码算法与应用协议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特点,综述了加密算法的研究现状;接着分别介绍了神经网络密码、整数型混沌密码、优化的身份公钥等新型轻量级算法,并详细阐述了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及其他若干轻量安全协议设计;后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协议的形式化方法与工具,并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实例。 《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密码算法与协议》研究的内容兼具理论深度和工程实用性,内容叙述专业性较强、逻辑联系较紧密,尤其是后面若干安全协议的设计依赖于前面提出的各种算法,应用创新性较强。 《无线传感器网络轻量级密码算法与协议》适合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等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
牛跃听、周立功、穆希辉和黄敏思编著的《CAN 总线应用层协议实例解析(附光盘工程师经验手记)》 从目前几种流行的CAN总线应用层协议人手,详细介绍 了基于iCAN协议、DeviceNet协议、J1939协议、 CANopen协议的嵌入式开发实例,每一种实例都从协 议详解、开发步骤论证、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 计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同时,书中涉及的硬件电路均 制作了电路板实物,软件均在电路板上调试运行正常 。 本书旨在为从事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开发者提 供实例化的研发思路和软、硬件技术参考,能够使开 发者快速地由CAN总线应用层协议解析进入实战开发应 用,提高研发工程师的工作效率,缩短研发时间。 本书可供工业控制领域的研发人员、电子爱好者 使用或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控制、电气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通信网协议是交换、传输等通信设备之间交互的规则集合,它是通信网络系统运行的保障。本书着眼于通信网运行的基础核心协议,侧重于协议机理的解析和实例分析,本书第1章是通信网概述,简要描述了通信网发展历程,以及各基础协议在通信网架构中所处位置与功能,第2章至第9章详细介绍了通信网常用的核心协议,包括七号信令系统(SS7)、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和点对点协议(PPP)、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和运营级骨干网传输(PBT),可靠传输协议(SCTP)、会话初始化协议(SIP)、抽象语法标记(ASN.1)、无线应用协议(WAP)、前台认证协议(PPP)与后台授权协议(Diameter),第10章给出了网络工程协议及协议开发工程的基本概念。本书在选材上兼具系统性和实用性,可作为信息通信工程类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