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ArcGIS 10.7 版本为讲解依托,90%左右的内容适合ArcGIS 10.0 以上的用户。内容共分16 章,包括ArcGIS 入门、数据库管理、坐标系统、数据转换、数据处理、数据建模、地图打印到DEM 制作、三维制作和分析等。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把很多案例做成了模型。书中附带了作者自己开发的接幅表生成和标准分幅打印工具软件,以及配套的数据资源和视频。 本书注重实用性,深入浅出,既适合ArcGIS 初学者,也适合具有一定基础的ArcGIS 专业人员,同时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并对ArcGIS 二次开发的用户也有一定帮助。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论述遥感原理及其应用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著作。全书共16章,包括三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至第5章为遥感基础。重点阐述遥感系统的基本理论、物理概念、遥感数据源的获取、传输机理、成像规律及各类遥感信息的特征;并分别介绍可见光-红外、热红外、微波遥感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等。第二部分:第6至第10章为遥感分析方法。主要阐述遥感图像的解译、数字图像处理、遥感综合分析方法、数据融合与同化、遥感变化检测;并着重介绍遥感定量分析的方法及其模型等。第三部分:第11至第16章为遥感应用专题。这一部分以理论、方法、实例相结合,择用国内外典型实例,从土地、植被、水体和海洋、地表能量与辐射平衡、土壤水分、地质等方面进行总结,反映遥感信息科学的广阔应用前景。
本教程面向大多数GIS专业及其相关专业读者群体,突出“开源”和“应用分析”特色,以具体案例形式,介绍QGIS软件的基本数据操作和空间分析功能,包括QGIS数据加载、浏览、专题地图制作、打印输出;QGIS空间配准、栅格矢量化、实体生成、GPS连接等数据采集和编辑操作;QGIS空间缓冲区和泰森多边形分析;QGIS热力图表达和核密度分析;“PostGIS+QGIS”关系数据库建库及空间SQL分析;PostGIS空间网络拓扑处理与可达性分析;PostGIS综合空间分析应用。
Web GIS作为互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是一个前沿领域,它让广大的互联网用户认识到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领域及其巨大的价值。本书以ArcGIS平台为例,全面而系统地讲授Web GIS, 兼顾理论概念和实际操作。内容涵盖从公有云ArcGIS Online到私有云的ArcGIS Enterprise, 从服务器到客户端,从浏览器到移动手机,从不需编程的模板到可以定制的JavaScript编程, 还包括从智能制图到空间分析服务,从二维到三维场景、从矢量大数据到栅格大数据、从物联网到实时GIS、从虚拟现实到增强现实等前沿。 本书既可以作为教师的Web GIS课程教材,也可以用于个人的自我学习和提升。全书各章设有概念原理和技术介绍、分步骤详解的实习教程、常见问题解答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大部分内容不涉及编程,使读者通过界面操作就可以快速创建出生动而具有吸引力的Web应用。个别章节介
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在国际上已成为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发展快的新兴信息产业之一,为人们提供及时、丰富、便捷的地理信息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方向,并逐渐形成一门多技术集成的交叉学科。本书全面介绍了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模式、技术体系、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介绍了实时动态空间定位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地理信息服务的基础,重点讨论了地理信息服务模式、地理空间数据更新与管理、多源地理数据集成与融合,以及多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编译,探讨了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功能,论述了基于位置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结构框架、移动位置监控平台和移动终端的硬件及其功能特点,后介绍了地理信息服务的应用。
本书介绍开源WebGIS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选择了重要且技术成熟的开源GIS工具,包括MapServer、MapProxy、Leaflet等,并在第13章以自主开发的GISLite作为应用案例。作为应用方面的著作,本书对WebGIS技术体系进行了相对全面的介绍。书中内容侧重WebGIS地图发布与服务,从服务器的配置、发布到应用进行系统说明。并将技术与标准、规范进行融会贯通,在介绍技术的过程中与OGC、OSGeo等开放标准体系进行对应。原理与实例结合是本书特点,书中会用到一些数据与代码,这些资源都可以从配套网站中下载,并且网站上的内容也会有相应更新。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评价一个GIS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建立有效的空间分析模型,为GIS提供更多更强大的功能,已成为当前GIS研究和应用中十分重要的任务。《BR》 本书是作者在从事空间分析基本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和教学基础上撰写完成的。书中对空间分析建模和原理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空间分析基本概念、数学基础、空间叠置分析模型、缓冲区分析模型、统计分析模型、网络分析模型、数字高程模型建模及其精度分析模型、三维地形分析模型、小波分析应用模型等。在模型论述中,特别着重建模的思想、原理的阐述,方法的推导,同时充分应用了数学的思想和观点去建立空间分析的模型和方法。
本书共11章,内容涉及GIS发展简史、地图学基础、数据结构、数据获取与录入、GIS的管理、空间分析、地理表面问题、地图学问题、G1S的功能、GIS软件及基于服务器的工具,然后提供四个案例研究来梳理GIS行业的全貌。 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大地测量学、地图投影、比例尺及坐标系统相关知识,掌握查找GIS数据的关键,知道如何把地图输入GIS,如何更高效地制作更精美的地图。本书适合高等院校GIS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和参考,也适合GIS从业人员阅读。
近年来,随着三维GIS的迅速发展,真三维的GIS应用备受青睐,二三维一体化应用需求旺盛,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三维GIS的研究与应用中。本书全面阐述基于MapGIS 10三维云GIS软件平台的三维GIS开发应用的原理与方法。全书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为基础理论,由三维GIS的现状与趋势引入,通过平台二次开发体系、平台亮点与特色、数据管理与组织这几个方面,先让读者从宏观上认识MapGIS 10三维云GIS软件平台,为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开发流程,详细说明在云GIS环境下如何构建开发环境与聚合重构应用等,使开发者了解云端模式下的三维GIS开发流程;第三部分进入桌面三维GIS功能开发实战,基于开发原理与流程,由浅入深,依次介绍了桌面三维GIS功能的基础开发、进阶开发、高级开发;第四部分则为网络三维GIS功能开发实战,分别介绍了Web端、移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论述遥感原理及其应用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著作。全书共15章,包括三大部分内容。*部分:第1至第2章为遥感基础。重点阐述遥感系统的基本理论、物理概念、遥感数据源的获取、传输机理、成像规律及各类遥感信息的特征;并分别介绍可见光-红外、热红外、微波遥感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等。第二部分:第6至第10章为遥感分析方法。主要阐述遥感图像的解译、数字图像处理、遥感综合分析方法、数据融合、地理信息系统;并着重介绍遥感定量分析的方法及其模型等。第三部分:第11至第15章为遥感专题应用。这一部分以理论、方法、实例相结合,择用国内外典型实例,从土地、植被、水体和海洋、地表能量平衡与土壤水分、地质等方面进行总结,反映遥感信息科学的广阔应用前景。
本书针对当前“数字城市”建设中城市三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所面临的三维数据获取、三维建模、海量数据三维可视化、三维空间分析、行业应用等瓶颈问题,经过长期研究试验,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当前数字城市三维空间框架建设需求的技术路线,经过在山东、浙江、河北等省份十几座城市的应用,验证了其实用性与高效性.
定位科学和技术作为推动智能世界发展的基本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在GPS无法正常工作的室内和城市区域,无线定位技术的发展一直是商业、公共安全和军事应用研究的活跃领域。 本书全面论述了定位和导航科学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智能世界和物联网中的应用,如智能设备、智能空间、机器人平台、智能健康、智能交通等。主要内容包括基于RSS的定位、基于TOA的定位以及实际应用的定位算法,指导读者对位置传感器的行为建模,使用CRLB的性能评估以及优化定位系统精度的算法设计。 本书主要针对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工程师撰写,提供的素材主要源自作者团队在实验室的研发实例,以及作者作为大学教授的教学经验、作为初创公司技术顾问的工业经验。
本书介绍了美军导航战和现代化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原理上研究了接收机要面临的各种干扰。为了使干扰和抗干扰双方有一个共同语言,本书作者首次采用信息论对各种可能的干扰作了理论分析。卫星导航采用直接序列扩频体制,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了直扩体制对各种干扰的容限,介绍了通用抗干扰技术和卫星导航接收机可以采用的独特的抗干扰方法。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过程中的数据量大、维数高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先关领域的半监督引入至高光谱遥感分类领域,开展高光谱遥感半监督分类方法研究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全书内容包括8章:第1章介绍高光谱遥感分类进展,第2章对半监督高光谱影像降维方面进行研究,第3章分析研究多元逻辑回归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分类,第4章重点探讨基于差异性度量的分类器的选择,第5章研究邻域信息和多分类器集成的高光谱影像半
展示了遥感与GIS集成技术的**进展《BR》 研究了相关的理论和原理,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BR》 资料**,重点叙述了一系列城市和环境应用。每个应用实例包括对**方法和详细实例的研究和分析《BR》 应用实例涉及城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分类、城市景观描述与分析、城市特征提取、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建筑物提取、城市地表温度分析、地表径流建摸与分析、城市大气污染模式评估、人口估计、生活质量评估、城市和区域发展、公共健康应用《BR》 附详细的遥感和GIS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索引,方便读者阅读,提高读者专业英语水平《BR》 书中附16面彩色插图,便于读者理解
星载SAR与AIS(特别是星载AIS)综合的海洋监视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海洋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书是国内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星载SAR与AIS(特别是星载AIS)综合的海洋监视技术的专著,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在星载SAR与AIS综合的海洋监视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全书在对星载SAR与AIS综合的海洋监视技术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星载SAR与AIS综合的海洋监视关键技术进行了正确地定位,从特征层融合考虑,重点对面向融合的星载SAR与AIS信息预处理、星载SAR与AIS数据关联以及星载SAR与AIS信息舰船目标融合检测与识别等关键技术作了较全面地论述,并通过实测星载SAR图像数据、岸基AIS数据以及国内首颗小卫星(天拓一号)载AIS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后将所提出的面向融合的星载SAR与AIS信息预处理、星载SAR与AIS数据关联等理论进一步应
本书以美国Esri公司的主打产品ArcGIS系列为技术支持,在介绍GIS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分篇章介绍了GIS在各行业的应用,旨在推动GIS的普及和与各行业的融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GIS理论篇,下篇为GIS行业应用篇。其中,上篇分为GIS概论、GIS的地理基础、空间数据的表达、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GIS数据组织与管理、GIS空间分析、GIS制图输出共7章; 下篇分为国内外常用GIS软件介绍,GIS在地理学、农业、林业、环境科学、交通领域、物流管理、电力行业、水文与水务及公共安全中的应用共10章。可操作性强是本书的突出特点,下篇的各章都配有案例,读者可以利用配套的案例数据,按书中步骤进行操作,直至专业目标实现。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地理、农林和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生态监
《位置服务--理论、技术与实践》是国家863计划“十二五”重大项目“导航与位置服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相关课题的成果总结,《位置服务--理论、技术与实践》归纳、梳理了目前国内**水平的位置服务研究及其应用状况、原理、模式、实例和前景。其中第1章和第2章为基础理论部分,阐述位置服务方面的系统理论,结合中国位置服务的实际情况,构建位置云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位置服务在中国的经营模式。第3章至第8章为关键技术部分,阐述基于位置云理论的位置服务各项前沿技术,涵盖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移动通信定位技术、空间分析、智能搜索和位置服务终端等位置服务方面的前沿技术及其应用示范。第9章至第11章为应用实践部分,着重介绍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生动通俗地勾勒出位置服务在城市智能交通出行、公共安全、大众生活和互联网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