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阐述了网络内生安全问题的矛盾性质和期望的内生安全构造、机制、特征,提出了基于动态性(D)、多样性(V)和冗余性(R)为顶点的“未知威胁防御不可能三角”的通用三元解构模型;定性分析了当前主流安全技术不能防范未知安全威胁的本质原因;指出DVR完全交集存在化解内生安全问题的可能;进而推导出内生安全存在性定理,从理论层面回答了内生安全为什么能有效防范DHR架构内广义功能安全问题的机理;架构赋能应用实例表明,内生安全赋能网络弹性工程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普适性。
《美军网络安全试验鉴定》针对网络对抗愈演愈烈,武器装备面临网络安全威胁日趋严峻的态势,围绕美军近年来开展武器系统网络安全试验鉴定活动情况,系统分析研究了美军网络安全试验鉴定政策法规,组织实施流程规范,测试指标体系构建,网络试验靶场建设、网络安全评估与网络对抗人员培养等内容。从厘清概念与追溯源头入手,深入研究了信息系统、平台信息技术系统、风险管理框架与网络安全试验鉴定阶段划分、任务要求及相互之间关系。按照武器系统采办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梳理了网络安全试验鉴定在采办各阶段的任务及要求、组织实施责任机构,以及在采办决策中发挥的作用。 《美军网络安全试验鉴定》是一部注重理论方法探索与前瞻实践研究相结合的专著,适用于各级试验鉴定管理部门和组织实施机构领导与工程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网络安
《汽车黑客大曝光》内容简介:现代的汽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计算机化。信息娱乐和导航系统、Wi—Fi、软件自动更新,以及其他一些创新都以使驾驶更加便利为目标。然而,汽车技术尚未适应当今更加充满敌意的安全环境,令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攻击威胁。能够深化你对现代汽车中计算机系统和嵌入式软件的理解,以脆弱性检测以及对CAN总线上和设备/系统间通信的详解开始。理解了汽车的通信网络之后,《汽车黑客大曝光》接着介绍如何拦截数据并执行特定的黑客手段,以跟踪车辆、解锁车门、进行发动机时钟脉冲干扰攻击及泛洪通信攻击等。《汽车黑客大曝光》专注于低成本的开源黑客工具,如Metasploit、Wireshark、Kayak、can—utils和ChipWhisperer。
本书共分4篇16章。系统地介绍安全协议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以及典型应用和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密码算法基础知识,可证明安全性、形式化分析、零知识证明、安全多方计算等基础理论与方法,秘密共享、数字、身份识别、密钥交换、健忘传输、公平交换等基本安全协议,以及kerberos协议、x.509协议、ipsec协议、tls/ssl协议、入侵容忍ca协议、基于身份的pki协议、可信计算平台远程证明协议等。本书可供从事信息安全、密码学、计算机、通信、数学等专业的科技人员、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来源集刊(7辑):网络安全与网络秩序》主要内容包括国际信息安全问题展望,信息安全与国际关系,网络主权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社交媒体时代的政治秩序安全,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中的竞争焦点与合作支点,大数据时代国家信息安全风险及其对策研究,网络安全管控与中美网络公共外交发展,网络军备控制难以实施的客观原因分析,欧盟网络安全战略的演进——欧盟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的新探索,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安全的紧迫问题与战略机遇,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东盟粮食安全信息系统——日本的实践与启示,论当代中国的海洋军事观:制海权与海上反介入,《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稿约,《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稿例。
本书全面介绍了俄罗斯控制专家以及作者与其研究团队十余年在此领域的很新研究成果,详细讨论了系统分析、状态估计、很优控制、参数优化以及应用等新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共分13章,基本内容由6部分组成。部分介绍系统的统计分析,并着重介绍利用统计线性化方法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统计分析理论;第2部分详细介绍了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很优状态估计与预测理论,重点讨论了利用统计线性化方法获得非线性系统的准很优估计算法及条件很优滤波器设计方法等;第3部分介绍了基于很大值原理和动态规划法研究系统很优控制算法以及系统很优预测控制理论等内容;第4部分首先介绍了均方实用稳定性的概念及判据,然后重点介绍了带有加性噪声和混合噪声情况下线性系统开环及闭环稳定性判据和鲁棒控制方法。第5部分着重介绍了系统很优控制的数值解法——非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分析了由互联网域名和地址分配所产生的优选政策和治理问题。书中通过回顾新靠前治理体制的形成过程,阐述了互联网很初的自由和开放如何被根的体制化逐渐削弱的,并分析了如何利用对根的控制,实现对商标和保护、用户监控、内容监管以及域名供应行业监管等关键领域的影响。
本书为《黑客防线》杂志2012年杂志所刊登文章的合集,内容涉及当前系统与软件漏洞的攻击原理与防护、脚本攻防、渗透与提权、溢出研究,以及网络安全软件的编写、网管工具的使用等。本书涉猎范围广,内容涵盖目前网络安全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中不乏代表着网络安全的技术研究。本书适合网络安全从业者、网络管理员、软件测试人员,以及在校大学生等诸多网络安全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