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系统解析了DSP内部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详细阐述了DSP操作的盲点及误区,并给出了作者对于这款DSP的独特理解。本书注重工程应用,从基础模块、数字电源、数字锁相环、数字滤波器、电机控制、APF控制多个角度分析了数字化实现方式。本书给出的程序不仅调试通过而且其基本思想均应用于目前主流产品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或从微信公众号 DSP万花筒 获取。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可作为初、中级读者学习使用TMS320F2833x DSP的教材,也可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DSP应用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内容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做了适度增删。删去了第2版中有关16位单片机的介绍,而对8位单片机的内容进行了扩充,特别是扩充了有关串行扩展的知识。本书着重讲述8位单片机的典型代表80C51系列,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主要包括: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串并行扩展、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等。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通俗易懂,适于初学者。可作为本科、专科、函授或培训班的教材,同样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或业余智能产品开发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本书配套教学课件。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本书是CUDA并行程序设计领域最全面、最详实和拥有权威性的著作之一,由CUDA开发者社区技术总监亲自撰写,英伟达中国首批CUDA官方认证工程师翻译,详实地讲解了CUDA并行程序设计的技术知识点(平台、架构、硬件知识、开发工具和热点技术)和编程方法,包含大量实用代码示例,实践性非常强。 全书共分为12章。第1章从宏观上介绍流处理器演变历史。第2章详解GPU并行机制,深入理解串行与并行程序,以辩证地求解问题。第3章讲解CUDA设备及相关的硬件和体系结构,以实现很优CUDA程序性能。第4章介绍CUDA开发环境搭建和可用调试环境。第5章介绍与CUDA编程紧密相关的核心概念——网格、线程块与线程,并通过示例说明线程模型与性能的关系。第6章借助实例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内存的工作机制,并指出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误区。第7章细述多任务的CPU和GPU协同,并介绍
针对目前介绍飞思卡尔MC9S12(X)系列单片机的教材不多、初学者入门困难的现状,作者撰写了此书,旨在将初学者领入飞思卡尔的殿堂。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循序渐进、从原理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主要讲解了MC9S12(X)系列单片机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寄存器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使读者掌握模块的使用方法,尤其针对“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进行了大量实例讲解。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强,为读者提供全部实例的测试代码。这些代码可以在飞翔科技系列开发板上进行调试。读者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例的调试,迅速入门飞思卡尔单片机。 本书可作为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单片机教材,也适用于该系列单片机的自学者和开发人员。
本书以ST公司STM8S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为主线,系统介绍了STM8内核MCU芯片的指令系统,简要描述了其常用内嵌外设结构、功能以及基本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了基于STM8S系列MCU芯片应用系统的硬件组成、开发手段与设备等。在编写过程中,尽量避免过多地介绍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着重介绍硬件资源及使用方法、系统构成及连接;注重典型性和代表性,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内容安排上,力求兼顾基础性、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的本科教材,亦可供从事单片机技术开发、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地总结了整机电子装联技术,内容涵盖整机装联的各个方面。从工程应用角度,全面、系统地对整机装联的装配环境及所需材料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如焊料、焊剂、胶黏剂等。介绍了整机装配中使用的电缆组件、连接器等的电装工艺,如电缆及连接器的选型、电缆的绑扎和走线注意事项、元器件的装配工艺等。着重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讲解,同时结合实际的应用,突出机理和实际操作,对理解整机电子装联技术原理有很大帮助。*后,从印制板组件装配、电缆组件装配以及整机装配三个方面展示实际生产中涉及的工艺技术,对指导实际生产亦有很大帮助。
本书从Cortex M3处理器入手,主要讲解其家族成员中较为常用的微处理器STM32。全书从STM基本I/O端口配置讲起,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该处理器的重要内容,包括基本I/O端口、中断、ADC、定时器等。后5章给出了5个实际案例,有的案例来源于学生的电子设计大赛作品,有的案例来源于科研课题,例如平衡车设计、井下通信分站设计等。它们都较好地诠释了STM32的典型应用,可以快速地帮助读者入门并动手操作。本书可作为电子、通信及控制等相关专业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以89C51单片机为典型机,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技术。主要内容 包括:微机基础知识、 89C51单片机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中断与定时器、 89C51串行接口及串行通信、 89C51小系统及片外扩展、应用系统配置及接口技术和系统应用程序 实例,并配有Ke i l Vi s i on2、 Pr o t eus控制系统模拟调试实训指导。 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规划教材,* 2008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5版)》精简更新而成,此高职高专版更注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对知识 实际接受能力和就业技能的实际要求。书中增加了一些通过串行口方式扩展外围芯片的内容,包 括SPI、串行A/D、串行D/A、 E 2PROM、键盘和显示器等实例;同时增加了8个实训内容。 本书可以用作高职高专院校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张俊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本书原版由Apress出版社出版。 本书简体字中文版由Apress出版社授权机械工业出版社独家出版。未经出版者预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的任何部分。 此版本仅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中国香港、台湾、澳门地区)销售发行,未经授权的本书出口将被视为违反版权法的行为。 单片机(MCU)是各种电子制作的“大脑”。如果你已经听过Arduin0或者使用它做过小项目,你就知道AVR单片机是Arduin0的大脑。在这本书里,你会学到如何使用AVR单片机进行电子制作。本书部分比较基础:介绍如何搭建开发环境,讲述AVR和Arduin0之间的区别。通过完成一些简单的小制作,你就会掌握AVR的使用技巧。本书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如何使用AVR单片机做项目。每个项目都会清晰地告诉你需要什么硬件,什么软件,并且会提供详细的制作步骤。
Enrico Zio(齐奥)教授编著的这本《可靠性与风险分析算法》主要介绍用概率的方法对事件进行定量分析,阐述了复杂技术系统可靠性和风险特征的多种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马尔可夫方法对系统建模并进行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的基础,可靠性和可用性分析的蒙特卡罗仿真理论,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遗传算法理论及应用,相关失效建模分析方法,重要性度量以及灵敏度和不确定性分析等。同时,本书设计可靠性和风险分析的多种方法,提供了超过30个数值案例,并用大量图表形象、直观、准确地阐释理论和应用,具有很强的工程参考价值和学习价值。 本书主要面向从事可靠性和风险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项目管理者,也可作为可靠性工程、风险管理等学科的教学参考资料。
蒋晓宁、王粤、甘志刚编著的这本《ARM嵌入式 系统基础》以当前主流嵌入式系统技术为背景,以嵌 入式系统原理为基础,较为全面地介绍了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软硬件的基本体系结构,软 硬件开发方法,相关开发工具,应用领域 以及当前的一些前沿动态,引领读者进入嵌入式系统 领域。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以ARM系统为主要侧重点 ,首先重点介绍了ARM的体系结构和相关指令,然后 又以基于ARM9的S3C2410芯片为例,详细介绍了其芯 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 ARM指令相关的基础实验,与S3C2410芯片对应的各种 基本实验,以及综合实验,由此做 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内容先进,体系合理, 概念清楚,讲解详尽,实验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文 字流畅,通 俗易懂,不仅可作为高等学校嵌入式应用技术课程的 教材,也可
本书结合大量实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Origin软件的基本操作、科技绘图、数据分析与处理等,主要内容包括:Origin 2022概述、Origin基本操作、绘制二维图形、绘制三维图形、绘制多图层图形、图形版面设计与图形输出、曲线拟合、数据操作和分析、图片曲线数字化、数字信号处理、峰拟合和谱线分析、数据批量处理、综合应用举例。本书实例丰富,内容翔实,实用性强,可使读者用zui短的时间掌握Origin 2022,并将其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研发、生产管理的绘图和数据分析处理之中。
《计算机存储技术与应用》一共分为8章,其中1~5章是有关存储技术的介绍,6~8章是关于存储技术的相关应用。第1章的内容是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介绍了三种存储器即磁存储、光存储和SSD固态存储的存储原理;第2章以磁存储为重点,着重介绍和详细分析了硬盘的存储原理;第3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存储设备常用的接口技术;第4章对存储的几种架构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DAS、NAS和SAN的组成和技术特点;第5章详细介绍了磁盘阵列,首先介绍了从RAID 0到RAID 6不同的阵列级别及其技术特点,然后分别针对软磁盘阵列、磁盘阵列卡和磁盘阵列柜的原理进行介绍,详细分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第6章讲解了存储的虚拟化和云存储,是当前存储技术*热门的应用领域:第7章通过 磁盘阵列配置实例 介绍了软磁盘阵列、磁盘阵列卡以及磁盘阵列柜的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几款存储
本书通过案例引导的方式进行编写,系统地介绍了电脑入门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让读者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进行学习。 全书共 15 章,系统并全面地讲解了电脑基础知识、电脑入门操作、Windows 11 系统的操作与应用、电脑打字的方法、电脑文件的管理、电脑软件的安装与管理、电脑连网和上网操作、网络通信与聊天交流、网上日常生活与娱乐、电脑系统维护与安全防范,以及使用Word 2021、Excel 2021 和PowerPoint 2021 高效办公等知识技能。 这是一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电脑入门图书,既适合无基础又想快速掌握电脑入门操作的读者学习,也可作为广大职业院校、电脑培训班的教学用书。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以MCS-51单片微机为中心介绍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MCS-51单片微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与串行接口等,同时还介绍了输入/输出口的扩展、键盘接口技术、显示接口技术和D/A与A/D接口技术,后介绍MCS-51兼容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全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特别是介绍了一些较新的单片微机接口技术。内容通俗易懂、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每章都配有习题,特别适合于没有学过微机原理课程的人员学习。《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面向21世纪高校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MSP430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工程设计实践》以MSP430F261x系列单片机为平台,详细阐述了MSP430单片机的内、外部结构组成以及常用片上外设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本书在对基本指令、寻址方式和汇编语言等底层控制原理讲解的基础上,使用C语言作为各个片上模块的程序设计语言,既能使读者体会汇编语言的高效,也能感觉到高级语言的方便快捷;内容组织上不贪大求全,而是尽量做到把常用、能反映单片机精髓的知识讲细、讲精、讲透,以达到让读者触类旁通的目的;力求做到内容组织独具匠心、理论讲解深入浅出、实例设计简单易懂、习题训练丰富有趣。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物联网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单片机课程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相关的工程技术人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地反映了有关基于混沌及分形理论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在吸收国外著名大学同类课程先进教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生及本科生高年级课程教学与实践体会,以非线性系统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为主线,构建了内容新颖且理论联系实际的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教材体系。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共分9章,前4章主要介绍了传统的混沌及分形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第5章介绍了相空间吸引子形态特征提取方法,第6章从多尺度角度介绍了非线性系统微观及宏观结构特征提取方法,第7章介绍了复杂性测度分析方法,第8章介绍了非线性时间序列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第9章介绍了混沌吸引子不稳定周期轨道探寻方法。 《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为研究生及本科高年级学生进入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本书首先以AT89S51为例简单介绍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基础,同时介绍了相应的汇编程序设计与C程序设计,并以AT89S51的简单实验电路为硬件平台,设计了实现不同功能的例题,可以使读者快速入门单片机;随后介绍高速SoC增强型51单片机C8051F330,加深读者对新型51内核单片机内部模块的理解与应用,快速上手智能电子产品的开发。 本书给出了与AT89S51单片机简单实验电路为硬件平台相对应的大量例题,这些例题的程序中没有用到复杂的C语法,全部通过Keil软件编译、连接,并加了注释,目的是使读者轻松读懂单片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