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讲述部署和管理思科ACI解决方案的指南,由3位思科架构师和工程师撰写。本书将帮助读者顺利学习思科的VXLAN解决方案。全书内容涵盖了ACI基础入门知识,整合虚拟化和外部路由技术、APIC集中和简化策略管理、ACI基础架构故障排除等内容。本书可供网络技术相关领域的研发人员、市场人员以及数据中心设计、运维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教材使用。
2020年是陈半丁先生逝世五十周年,辽宁省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合作展出馆藏陈半丁书画作品,纪念陈半丁先生的艺术成就和 贡献,呈现陈半丁书画艺术的魅力与内涵,与观众一同走进陈半丁的艺术世界和精神世界,以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本书是该五十周年特展的展览图录。本书旨在全面展现陈半丁先生的书画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画事业发展的 贡献,在借助绘画、书法、篆刻等代表作品直观展现陈半丁艺术成就的同时,又辅以艺术年表,以便观众清晰地了解其创作生涯的不同阶段。本书整体构思巧妙,且渊源有目,书中分“惠我良深——承继篇”“花草精神——花卉篇”“笔底河山——山水篇”“半丁弄翰——书法篇”“和众共济——师友后学篇”等部分,各专题名称及书名均取自陈半丁用印,设计巧妙, 匠心。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二卷,主要关注从地中海文明至中世纪(约公元前700年至约公元1500年)的技术。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古代近东帝国将它所拥有的技术优势通过希腊—罗马世界向西方未开化民族传播。在希腊时期、罗马时期、后罗马时期及中世纪这四个历史阶段,基本生产、制造、运输、实用技术和应用化学都在缓慢而稳步发展。至中世纪末,技术与科学的触点极少且未被重视,技术讲授几乎全部是一种师徒传承关系。本卷追踪的技术发展,可以看作是对之后几卷中展现的西欧上升中的技术霸权的初步调研。
《张宪荣印存》收录了张宪荣一生的主要篆刻作品,其中也收录了部分新印谱时期简化字入印的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其六十余年学习创作的成果。张宪荣篆刻师从马公愚,作品有自己独特风格,以简化字为基,结合诸体入印。纵观其印作,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首先1970年以前的篆刻作品,印面注重章法,取法比较丰富;其次是《新印谱》,本印谱也收入了其中的八方印章,凭借对楷隶的把握,作者很好地驾驭了简化字的印章创作;再次就是赴日本留学时期的印稿,大部分是为日本书道会友人所刻的姓名章; 乃归国之后所作。张宪荣的印章章法巧妙,刀法爽利,营造出奇崛的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二卷,主要关注从地中海文明至中世纪(约公元前700年至约公元1500年)的技术。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古代近东帝国将它所拥有的技术优势通过希腊—罗马世界向西方未开化民族传播。在希腊时期、罗马时期、后罗马时期及中世纪这四个历史阶段,基本生产、制造、运输、实用技术和应用化学都在缓慢而稳步发展。至中世纪末,技术与科学的触点极少且未被重视,技术讲授几乎全部是一种师徒传承关系。本卷追踪的技术发展,可以看作是对之后几卷中展现的西欧上升中的技术霸权的初步调研。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二卷,主要关注从地中海文明至中世纪(约公元前700年至约公元1500年)的技术。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古代近东帝国将它所拥有的技术优势通过希腊—罗马世界向西方未开化民族传播。在希腊时期、罗马时期、后罗马时期及中世纪这四个历史阶段,基本生产、制造、运输、实用技术和应用化学都在缓慢而稳步发展。至中世纪末,技术与科学的触点极少且未被重视,技术讲授几乎全部是一种师徒传承关系。本卷追踪的技术发展,可以看作是对之后几卷中展现的西欧上升中的技术霸权的初步调研。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二卷,主要关注从地中海文明至中世纪(约公元前700年至约公元1500年)的技术。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古代近东帝国将它所拥有的技术优势通过希腊—罗马世界向西方未开化民族传播。在希腊时期、罗马时期、后罗马时期及中世纪这四个历史阶段,基本生产、制造、运输、实用技术和应用化学都在缓慢而稳步发展。至中世纪末,技术与科学的触点极少且未被重视,技术讲授几乎全部是一种师徒传承关系。本卷追踪的技术发展,可以看作是对之后几卷中展现的西欧上升中的技术霸权的初步调研。
1981年初,北京电影学院决定招收针对新疆和内蒙古地区的两个少数民族本科班,为新疆和内蒙古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发展电影事业,培养骨干专业人才。李慧颖老师受命担任表演本科“81新疆班”的主任教员,在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条件下,李慧颖老师在招生和教学中,克服语言障碍,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为“81新疆班”的日常教学与毕业课题走出了一条新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81新疆班表演教学的创新尝试,在当时不仅是在学院内, 是在全国范围的高等艺术院校中开创性的一次教改探索。本书内容是主任教员李慧颖老师对该班表演教学改革探索的初步总结。
《安徽文献总目(1911年以前)》是旨在全面著录历代皖人各类著述及版本情况的目录类工具书。全书总字数在一百二十万字左右,用繁体竖排,有传统专名号,附书名、著者索引。其主要内容及体例如下:著录自先秦至1911年间安徽历代学者、文人所撰述、辑录的相关文献以及其他安徽地方文献。为系统反映皖人著述全貌,历 曾出现过的文献,不论存佚,全数收入。以朝代为顺序辑录,同一时代者则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列。每一作者,著录其所有著述名称,注明出处。同书异名、卷篇有异均单独列出,加“又”别之。凡现存著述,罗列其各种版本及收入丛书等状况,如遇珍稀善本、稿本、抄本、精校本等,则尽可能则注明现收藏单位。附有“书名索引”、“著者索引”,用文史工具书通用的四角号码检字法,字头之拼音与笔画也转化为四角号码附入,以方便使用者
本书为上海市第二轮修志企业志书之一,记载了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包括建立、发展、业务状况、人员结构、党群关系等,史料充实,清晰、客观地展示了公司发展及变革历程。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以总述、大事记统领,各篇设概述,依次为机构与体制、“九四专项”、投融资、经营、管理、党群工作、企业文化、人物、荣誉,共8篇、43章、177节、387目。 围绕这几大篇目,本书依据《〈上海市志(1978—2010)〉编纂行文规范》展开全面论述,突出主业、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力求横不漏项,纵不断线,全面反映久事各部门的主要工作,具有鲜明的企业特点和时代气息。 本书是一部很好的企业史教材,青年职工可以从中得到教益和启迪;把毕生精力和心血投入久事发展的老职工,
这本书展示了一个实践用户体验策略的可靠框架。这套框架特别为开发创新型产品设计,包含众多实用技巧。具体内容分为11章:章确定用户体验策略是什么;第2章确定用户体验策略的准则;第3~9章包括如何实践这些用户体验策略的技巧;0章包含四个对全世界策略专家的访谈;1章是涵盖全书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