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艺术宝库,壁画中保存了从十六国至元代大量建筑形象资料,本书分两编:*编详尽论述了壁画中的佛寺、阙、城垣、塔、住宅和其它多种建筑类型,以及建筑部件与装饰、建筑施工、建筑画等专题;第二编对古代丝绸之路重镇敦煌古城、玉门关与阳关、敦煌石窟洞窟形制、莫高窟唐宋窟檐、窟前宋代建筑遗址和敦煌十六国到清代的古塔等建筑实例和遗址,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强调将对象置回到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特别关注对象的艺术与文化层面,并对有关名物进行了系统考订和纵横不同方面的广泛联系与论证,提出了许多创新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系一部关于上海近代建筑的全景式论著。全书系统阐述了上海近代建筑和城市的发展演变、中国和外国建筑师的作品、中国传统建筑的转型、东西方建筑文化在上海的融合。对于近代盛行于上海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派风格、中国传统建筑复兴风格、近代建筑中的地域风格及其源流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考证。全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书中列有上海近代建筑师和近代建筑附表。本书对于建筑师、规划师、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广大建筑爱好者具有参考价值。本书的出版对于优秀近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以及上海的城市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
祖先在福州这片土地上生存,营造必要的生活、宗教、生产等建筑物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沧海桑田,岁月流转,现如今福州汉唐之前的建筑物已经没有实物遗存,宋明时期的建筑还有一定遗存,十分珍贵。本书对福州宋代、明代遗存的古建逐一进行田野调查后,绘制平面或剖面图,并介绍建筑的方位、特点、历史价值等,间或叙述古建筑厚重的文化积淀,全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难得的文物文献资料。
本专著回顾广东工业建设的历史,发现里程碑式的工业企业,认定工业遗产的价值,汇集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典型案例。内容包括历史沿革、价值评价、遗产认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保护再利用案例,以及操作运营模式等研究成果。所属丛书选取工业建设基础好,工业遗存多,工业遗产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成果突出的省份和城市,涵盖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建设的重点省份和城市,涉及各个产业门类。系统展现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领域的探索和经验,可为今后全国范围展开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全面借鉴。
东北地区的饮食曾经给关内的同胞一种粗放甚至粗糙的感觉。实际上,这在笔者看来只是一种适合东北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不加修饰的豪迈,是传统东北饮食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东北菜得以五洲落户、四海安家的重要原因。《东北饮食文化》以东北地区的东胡、溅貊、肃慎、汉族古族系以及朝鲜族、俄罗斯族等外来民族为区分,向广大读者以及饮食爱好者介绍了东北地区各族人民饮食发展的源流,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饮食及其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作者力求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整体发展脉络和趋势,并对当代东北地区知名饮食品牌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饮食爱好者呈现一本“舌尖上的东北”。
《大禹治水》故事讲述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发生了很严重的水灾。部落的首领鲧在黄河两岸堆填土石,希望能够阻挡凶猛的洪水。可是,鲧的方法没有奏效,他却死在了治水途中。鲧的儿子禹继承了他的重任——治理洪水……
许多人都爱吃大闸蟹,可大多吃得糊里又糊涂:您知道您吃的是正宗阳澄湖蟹吗?如何区分湖蟹,塘蟹?哪种蟹才是健康生态蟹?蟹里“法海”在哪里?“六角虫”又是什么?为何雌雄分团、尖脐?螃蟹为何横行?为什么青青生蟹煮熟之后变成橘红色?大闸蟹在哪里长大?怎样捕捞大闸蟹?病蟹死蟹吃药蟹毒在何处,为何吃不得?——糊里糊涂吃蟹可不行,会吃出毛病,吃出罪过。r 本书就是为了让您成为明明白白的吃蟹人而来。
本书是反映鄂西南地区民居文化的专著。民居是特色村寨文化的典型代表和呈现方式,它既是文化的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又是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民居建造中所蕴含的材料技艺、空间形式、仪式活动和文本符号共同构成了鄂西南民居建筑文化的内核,反映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和心理诉求,是该地区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交融互动的载体,也是该地区民众与自然相处、与社会互动的映射,更是该地区民众对自身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自信,并以此提升为家国情怀和对中华大家庭的国家认同。
工业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的保护是承载工业文化、传承工业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如何让工业遗产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作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中国工业遗产丛书 为国内套反映十多年来中国各地区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资源再利用的成果的系列丛书,丛书作者均为国内重点高校工业遗产研究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本套丛书以省和直辖市为单位,每卷独立成书编辑出版,主要内容包括回顾工业建设的历史,介绍里程碑式的工业企业,认定工业遗产的价值,总结各地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汇集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典型案例。 《中国工业遗产史录 北京卷》为 中国工业遗产丛书 的卷,不仅包括了对北京工业建设历史的回顾、工业遗产现状的记录和
《妈祖文化导论》一书以妈祖文化为出发点,结合莆田地方特色文化,呈现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目的在于传播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传承妈祖文化,传递莆田形象,提高学生对莆田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对莆田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崇德、向善、知礼、守义的正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也有助于凸显校园文化特色,丰富学校办学内涵,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岷州花儿选集》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和介绍岷县花儿的形成和发展的著作。编者历时两年搜集整理并注释完成了该书。全书将岷州花儿分为四大类(爱情花儿、时政花儿、谜语花儿、本子花儿)进行编排,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从事花儿研究将近50年来所罕见的谜语花儿也收入在了本书中。
《老子心语》希望抓住《道德经》的精神内核,探究老子内心深处的真实语、真实义,以资世人与其中能撷其要妙,破迷得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