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十个部分:胡同知识、胡同味道、凄凉拆迁、人文视角、胡同别韵、“ ”遗迹、老外进驻、胡同风情、首都威严、胡同余音。图文并茂,用有温度的镜头和简练的文字,忠实记录了胡同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生活韵味,十分难得而且珍贵。 《北京胡同》 出版于2011年3月。曾多次荣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北京王府井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并于2013年入选第三届北京阅读季 受大众喜爱的“十大影响力图书”。 此次出版,为忠实记录老胡同的历史变迁和原始风貌,仍以首版拍摄于2004-2009年间的照片和一些资料图片为主体。为便于读者今昔对照,又增补了拍摄于2015-2019年的部分照片。
全书共四章,分别从科学研究、历史传说、了铺展介绍,并介绍了阿里经济文化重镇普兰。希望喜爱文化的人们,由这本书能够初识阿里,了解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有怎样波澜壮阔的过往,知晓与神山圣湖为伴的人过着怎样的凡世生活。
地域性作为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蕴含了地域建筑的遗传基因,在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地域性建筑的生态文明转向、地域特色凸显和现代技术更新的整合,是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书以徽州地域性建筑为研究对象
本书分析总结了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渠道,并对有名的历史文化资源事项如何进行开发和对优选范围内很好古文明如何进行传播进行案例性研究,探讨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开发、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然后从影视作品、数字媒体、博物馆展出等方面对荆楚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荆楚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全媒体传播模式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