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查询中国园林名词的词典,所有条目都附有插图,与中国园林相关的常见专业词汇在书中都进行了解释。石、水、花、木、窗、廊、亭、桥,颐和园、避暑山庄、寄畅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超过800个园林词条,手绘园林局部图示,以高度专业性和独特视觉美学呈现中国园林匠心。 本书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其钧编写与绘制,精美的手绘图,深入浅出、包罗万象的中国园林艺术讲解,让您看到中国园林之美。本书以词条式编排,并辅以拼音首字母排序的索引,方便专业读者快速查询;同时,将波澜壮阔的中国园林和文化发展脉络化为简明的词条呈现,零基础也不怕,费尽心机只为让您看得懂!
本书以高度专业性和独特视觉美学呈现西方建筑,是查询西方建筑相关词汇的知识图典,以历史断代为框架,内容涵盖从古埃及到近现代建筑的主要流派和建筑风格。全书汇集1000多个词条,常用的西方建筑词汇在书中都进行了解释,每个词条均附有精心绘制的插图。本书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知识辞书,是实用的西方建筑史图典,对设计和历史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本书有助于直观认识西方建筑,也是大众读者解读西方建筑艺术的读物。
成本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问题,更是一种管理智慧。 成本控制着工程成败的经济命脉,每一个从业者共同搭建成本思维,对于项目的管理和盈利,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本书共分为四篇。 第一篇: 劳务成本。 该篇让工程人知道承包一个工程能赚多少钱,同时分析了影响利润波动点的内外部因素。 第二篇: 总承包对劳务成本。 该篇整理了全国 7 大地理分区的劳务分包单价,帮助总承包进行分包时有的放矢。 第三篇: 总承包对甲方成本。 该篇就是定额体系搭建,给出了每一项清单在定额体系下的综合单价,同时给出推荐使用的定额子目,帮助大家在定额套用时,进行详细参考。 第四篇: 甲方成本。 该篇将项目进行成本归集,指标、 单方含量分析测算,方便后续项目进行类比,在宏观上指导未来项目的可行性。 本书不仅适合于造价行业的从业者,更适合于工程其他行
欢迎阅读《摩天建筑视觉史》。这是一段人类不断挑战,尝试用创造物触摸天空的非凡摩天之旅。 这段旅程始于公元前3000年的人类早期建筑,以21世纪傲立在全球的现代建筑与工程杰作为终点。从巨石阵到山西应县木塔,从东京晴空塔到迪拜哈利法塔,本书精选世界各地43座独具特色的超高建筑,详解其建构细节、建筑潮流、精妙匠心及大胆奇迹背后的独特设计。在作者的带领下,我们得以窥见几千年来人类汲汲追求更高点的冒险旅程。
动物园设计是个年轻的学科,也是最需要学习、实践和积累的领域。著者希望新版《图解动物园设计》不再是 需要的时候拿来翻阅一下 的图画书,而是成为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动物园设计、关注动物园行业的参考书。因为,动物园和每个人都有关:动物园收集展示野生动物,通过行为管理保障动物福利,使游客感受到野生动物是神奇、可爱的;通过保护教育,使游客感受到这些可爱的动物与其野外生活环境的关联,并意识到它们的生活环境其实和人类的生活环境是同一环境,而人类的决策和行为会影响环境,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好的动物园会让游客在参观后获得的不仅是愉悦和知识,还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最终将所有的收获和感悟体现于日常行为的改善;这种行为的改变会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从而让人类和这些可爱的野生动物都能更长久
本书是对现代建筑中两位伟大的人物 勒 柯布西耶和阿尔瓦 阿尔托的独特比较研究。通过分别评述历史、个性和智力等因素对他们的自然观念及创作方向的影响,本书提供了对现代主义核心多样性的独特理解。作者详细分析了两位建筑师的个性,从而深入剖析了他们的思想和哲学,阐明他们对现代城市生活更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研读他们广为人知的作品,作者分析了建筑师如何将自然融入他们建筑的心灵之中。 本书由浅入深,各部分内容对于专业读者通俗易懂,但随着论述过程不断深化,又具备专业深度。因此,本书可供研究现代建筑设计理论的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更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读物。并且,由于本书所表达的观念针对当代中国有较明确的现实意义,因此也可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本书是《乌有园》系列出版物的第四辑。该系列关注国内在传统设计语言之现代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涵盖理论与实践(包括实验性作品)两个方面,内容以建筑为主,也涉及造型艺术、绘画、文学等相关领域的*进展。由金秋野和王欣轮流担任学术主持,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撰文。 第四辑 袖峰与洞天 首次邀请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撰文,讲述了他的太湖房和萦绕在设计前后的思考,王澍与园林之间的关系也由此浮现。为本辑供稿的还有艺术家隋建国、展望,以及建筑、园林、景观领域的设计师和学者,包括顾凯、吴洪德、覃池泉、葛明、李兴钢、钱晓冬、郑巧雁、张翼、柯云风、张逸凌、姜俊等11人。 本辑延续了研究、作品、教学、专题等往期栏目,从 袖峰 到 洞天 ,从追求山水游观体验与画意的造园到无目的的创造,从室内造 山 到精神性空间的营造,从
本书是肯尼思 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继他的经典著作《现代建筑 一部批判的历史》之后又一部令人翘首以待的宏篇巨著,必将对现代建筑发展的讨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 ,《建构文化研究》是对整个现代建筑传统的重新思考。弗兰姆普敦探讨的建构观念将建筑视为一种建造的技艺,它向迷恋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主流思想提出有力的挑战,并且展现了一条令人信服的别开生面的建筑道路。确实,弗兰姆普敦据理力争的观点就是,现代建筑不仅与空间和抽象形式息息相关,而且也在同样至关重要的程度上与结构和建造血肉相连。 组成本书的十个章节和一篇后记追根溯源,努力挖掘当代建筑形式作为一种结构和建造诗学的发展历史。弗兰姆普敦对18世纪以来法兰西、日耳曼和不列颠建筑史料的近距离解读为本书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清晰地阐述
本图书通过广泛征集萃取国内儿童友好领域的优秀实践成果,面向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实践者、参与者、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具有可借鉴性和可实操性的国内实践案例。该图书是对中国式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参考资料,案例类型丰富,包括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街区、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学校、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企业等,有力支持各行业积极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2021年以来,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 十四五规划 ,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目前为止初见成效,许多城市、街区、社区、学校逐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儿童友好体系,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也参与其中,共同发展。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对《管理规定》和《收费标准》的内容作出了比较详尽的解释,安排了大量计算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的参考案例,力求满足发包人和勘察人、设计人具体计算、确定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的实际需要。
《梁》精装本书是为了纪念梁思成先生去世40周年而编成的。 《梁》精装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梁思成先生的家庭相册,梁思成先生的文章,梁思成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上学时的作业以及梁思成先生晚年和妻子林洙的部分通信。其中有多张照片、书信原件、手绘图都是*次与读者见面,立体先生真实的充满才情的另一面。 《梁》精装当然全书*为重要的部分还是先生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选择也是经过千思百量,用林洙先生的话说,基本上展现了梁思成先生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为了使更多的读者走进梁思成先生的建筑世界,在文章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语言的通俗性和内容的普及性。 《梁》精装更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次特别收录了《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目录》和《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 梁陈方案 )。
程大锦著的《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附光盘第4 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教学 参考书)》是有助于理解建筑基本原则的 图解参考 书,新版又增加了当代实例。 本书是建筑设计基础语汇的经典入门书,初版四 十多年来一直广受好评,被誉为 建筑专业的 。众多建筑专业师生、执业建筑师皆从本书中获得重 要启发与设计灵感。全书内容涵盖了建筑历史、建筑 理论和设计作品,堪称一部图文并茂的建筑百科宝典 。这本图解参考书有助于学生和设计师理解建筑设计 的基本语汇,在建成环境中检验秩序化的形式和空间 。程大锦利用其个性鲜明的精美图画,展示了建筑基 本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已跨越时空和文化界限 。通过浏览这些具有创造性的观念,《建筑:形式、 空间和秩序》鼓励读者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建成环境 ,促进 深层次地
制度 是干预和引导各地城市更新行动、保障更新工作有序落地的关键所在。面对城市更新制度研究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讨论困境,本书建构了简洁明了的 主体一资金一空间一运维 4S分析框架,以此为线索梳理城市更新制度供给的相关理论,以及英、美、德、日、新等国和我国广州、深圳、上海、成都等城市的更新制度建设经验。著作聚焦我国率先实施 减量规划 的超大城市北京,采用4S框架体系化地分析了北京城市更新的演进历程、制度发展与实践创新,综合揭示北京城市更新的特殊环境、当前进展和未来走向等,为我国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借鉴。
RILEM *技术发展报告 第13卷 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theInternationalUnionofLaboratoriesandExpertsinConstructionMaterials,SystemsandStructure,RILEM)成立于1947年,是旨在推动建筑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发展的非政府科技联盟,实现该领域研究与应用间的技术转化。RILEM关注建筑材料及其在建筑和市政工程材料中的应用,涵盖了从建筑建造、使用和材料回收的全过程。RILEM的更多信息和前期出版物都可以在www.RILEM.net上查到。RILEM*技术发展报告(STAR)是由技术委员会(TC)撰写的。这些报告是RILEM*重要的对外公开资料 报告该领域*前沿的科学与工程资讯。TC
离散元颗粒流方法,能实现数值模型宏观力学响应特性逼近真实材料的力学响应特征,在各种数值模拟方法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应运而生而广受关注。PFC5.0软件,充分利用了复杂颗粒、空间裂隙网络几何构造方法,是对原有版本软件的巨大提高,优化了计算速度,改进了算法,大大拓展了颗粒流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本人看来,其可应用范围,小到微观尺度、大可到星系空间,无所不能。
日本是世界钢结构技术发展*的国家之一,钢结构应用比例占其新建总建筑面积约40%,历次地震都证实了其设计、施工及维护管理的一系列工程技术是行之有效,技术可靠的。通过本书,期待读者对日本钢建筑结构设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钢结构构件由钢板构成,存在较容易发生屈曲的问题,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构件的连拼接等细节问题。本书通过3种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案例,对钢结构设计的许多细节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乌有园》ARCADIA为持续性系列出版物,关注有关 中国传统设计语言现代转化 方面的积极探索,涵盖理论与实践(包括实验性作品)两个方面,内容以建筑、园林为主,也关注造型艺术、绘画、文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本系列图书由北京建筑大学金秋野教授和中国美术学院王欣副教授轮流担任学术主持,采取约稿方式,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撰写文章,如王澍、董豫赣、葛明、李凯升、李兴钢、覃池泉等。2014年第一辑 绘画与园林 ,2017年第二辑 幻梦与真实 ,2018年第三辑 观想与兴造 ,2020年第四辑 袖峰与洞天 。
数字建筑设计是数字建造的基础,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数字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基于15年来的研究与实践,作者在书中分10章论述了数字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包括数字建筑设计的起源、数字设计的复杂性科学基础、复杂形态与计算模拟、哲学思想与数字设计、数字图解设计理论、参数化数字设计方法、数字建构思想与手法、数字设计及数字建造的工具、数字建筑设计建造的精度控制、数字建筑设计建造的产业前景等。 本书可为建筑师、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教师及学生的数字建筑设计实践与研究提供方法与理论基础,同时,它也可为数字建造全产业链其他专业或行业如建筑结构、建筑水暖电、建筑构件加工、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智能建造、建筑运维管理、建筑信息模型等,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参考。
本书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政策、消防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内容和方法、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内容和方法、特殊消防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附有实际案例,以期能够为从业人员尽快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提供帮助。本书主要为满足一线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实际工作需要,侧重政策实施和技术实现。 第1篇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与验收政策:第1章 绪论,第2章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与验收政策解读,第3章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与验收法规体系。 第2篇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技术:第4章 审查方法,第5章 建筑类别与耐火等级审查,第6章 总平面布局审查,第7章 平面布置审查,第8章 建筑构造审查,第9章 安全疏散审查,第10章 建筑装修和保温审查,第11章 灭火救援设施审查,第12章 建筑防爆审查,第13章 防烟排烟系统及供暖、通
本书由北宋时期李诫编著而成,被学界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典”。全书共三十六卷,其中图样六卷,几乎包括了当时建筑工程以及和建筑有关的各个方面,把当时和前代工匠的建筑经验加以系统化、理论化,提出了一整套木构架建筑的模数制设计方法,并提供了珍贵的建筑图样,,体系严谨,内容丰富,是中国古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不但总结了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建筑方面的经验,而且为后世留下了有关建筑力学和材料力学方面的丰富史料。正是该书成就了中国现代建筑学大师梁思成的学术地位,更成就了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建立,20世纪初期甚至还成立了以《营造法式》为研究核心的“中国营造学社”。因此,本书的出版,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理论,深入解读传统建筑经典,以及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将有着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