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查询中国园林名词的词典,所有条目都附有插图,与中国园林相关的常见专业词汇在书中都进行了解释。石、水、花、木、窗、廊、亭、桥,颐和园、避暑山庄、寄畅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超过800个园林词条,手绘园林局部图示,以高度专业性和独特视觉美学呈现中国园林匠心。 本书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其钧编写与绘制,精美的手绘图,深入浅出、包罗万象的中国园林艺术讲解,让您看到中国园林之美。本书以词条式编排,并辅以拼音首字母排序的索引,方便专业读者快速查询;同时,将波澜壮阔的中国园林和文化发展脉络化为简明的词条呈现,零基础也不怕,费尽心机只为让您看得懂!
本书以高度专业性和独特视觉美学呈现西方建筑,是查询西方建筑相关词汇的知识图典,以历史断代为框架,内容涵盖从古埃及到近现代建筑的主要流派和建筑风格。全书汇集1000多个词条,常用的西方建筑词汇在书中都进行了解释,每个词条均附有精心绘制的插图。本书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专业人员的知识辞书,是实用的西方建筑史图典,对设计和历史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本书有助于直观认识西方建筑,也是大众读者解读西方建筑艺术的读物。
《营造法式》是成书于宋代的建筑技术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样本。它的面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水平已经达到巅峰状态。 《营造法式》全书36卷(现存34卷),共357篇,3555条,是对宋代以及宋以前建筑设计、施工的经验总结和完善。李诫根据自己多年各类工程管理的经验,并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制度,编撰成书,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全国,成为当时的官方建筑规范文本。 书中附录的千余幅建筑、构件设计详图及装饰图样,既有助于对全书内容的理解,也便于今人建造仿古建筑时借鉴。
本书以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为主线,兼顾建设工程项目各方主体(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咨询监理单位)和各管理要素,从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开始,经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建设实施(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直至竣工验收,充分结合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内容,系统介绍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概述、建设工程项目策划与决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基本制度、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方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项目经理、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工程实施阶段质量管理、建设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实施阶段进度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本书是一本天正电气T20-ElecV6.0项目实战型案例教程,全书通过大量工程案例,深入讲解了该软件的各项功能以及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全书共12章,其中第1章主要介绍了T20-ElecV6.0的基本知识;第2~10章按照电气施工图绘制流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平面图、系统图、电气计算、三维桥架与电缆敷设、文字与表格、尺寸与符号标注,以及绘图工具、文件布图、图库图层等内容;第11和12章则详细讲解了综合运用AutoCAD和天正T20-ElecV6.0电气软件,绘制住宅楼和写字楼两套大型电气设计图的方法。全面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本书配套资源(扫描封四二维码即可获取)中除提供了全书所有实例的DWG源文件外,还包含了全书案例的视频教学,相信这些生动的讲解可以大大提高读者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本书采用案例式编写模式,实战性强,特别适合自学,作为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房、附属用房和庭院等用地。 是否掌握了农村宅基地相关的 政策,能否正确处置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关系到农村村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不清楚,处置操作不规范,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农村宅基地知识一本通》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出发,用生动鲜明的典型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农村宅基地相关知识,通过以案释法、政策问答、 解答等形式为广大读者提供宅基地相关政策法规的全面指引,以解广大读者心中困惑。
本教材依据《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编写,内容包括:第1章公共安全技术概论,介绍公共安全系统的概念、功能与组成,公共安全技术的发展;第2章公共安全技术原理,介绍公共安全系统的构成,公共安全系统的前端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显示技术等;第3章和第4章分别介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在介绍各子系统的组成及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主要设备选择和系统设计的相关要素,即强调工程性;第5章应急响应系统,包括建筑应急响应系统和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第6章机房、供配电、防雷与接地。本教材编写力求结构体系体现新颖性、课程目标强调工程性、具体内容突出先进性。本教材是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亦可作为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技术咨询
《如画观法》是作者王欣对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空间营造的结构意识与观想方法的探讨,并借助此视角,展开绘画语言向当代建筑设计转化的一条途径,展望一种“师法自然”的设计思路,借此试图寻找中国本土建筑学的诗性几何。
本书包含9大主题,用25堂课和大量案例解读装配式建筑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的建筑工业化思维 即 如何认知建筑工业化 如何打造团队 如何做产品 如何做项目管理 如何与政府沟通 如何控制成本 如何做品牌 建筑工业化之后 如何做研究 等。本书是针对装配式建筑职业经理人的启蒙书籍,帮助读者获得全局视角,是从事装配式建筑的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人员以及希望加入该领域的学生的参考书。
《国际工程承包(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在2007年《国际工程承包》(第二版)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是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 本书介绍了国际工程的有关概念,分析与展望了国际工程市场的新形势,对我国国际公司如何转型升级以及制定“走出去”的长远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介绍了国际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国际上通用的招标程序、合同模式以及国际工程的投标程序和技巧,详细地讨论了如何进行国际工程的投标报价,并附有案例。详细地介绍了国际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包括施工管理的程序、项目经理部的组织形式、人力资源管理,各种计划管理体系的制定和控制;承包商的项目资金管理;物资、设备管理;信息文档管理和信息沟通交流;国际工程施工的项目文化建设以及项目危机的处理机制。还
建筑信息化模型(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于五星著的《BIM常用词汇集解》参考了目前 BIM培训教材、已经出版的BIM规范、一些BIM自修教程、上百篇BIM论文和部分网站。从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词汇组成这本小册子。BIM多种解释的词本词典并不太多,以减少读者的词义选择。因BIM目前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参考数目很有限,词汇量不多也是该词典的一大不足。BIM一词,至少有上百种解释,不好说哪一种 ,因各有所长,不好取舍,便选择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组在一起。书后将Revit命令名称及快捷键表、BIM软件分类及各阶段常用软件举例表和各专业模型详细程度作为附表以供参考。
本书关注平原地区小城镇的内涝问题,挖掘了关中平原传统村镇旱涝 自平衡 的生态建设经验,剖析了小城镇内涝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空间应对的解决途径,提出了平原地区小城镇内涝自平衡模式及其空间匹配的规划设计方法,并探讨了小城镇从微观院落、街坊设计、中观镇区到宏观镇域的适宜性规划模式。
王柏生主编的《土木工程试验与检测》是高等院 校卓越计划系列丛书中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卓越计 划系列教材之一。是在浙江大学本科生课程“结构试 验”与研究生学位课程“土木工程试验与检测”的教 学内容基础上,参考同类书目,结合作者教学、科研 、工程技术服务的经验编写而成。主要介绍土木工程 研究性试验、工程质量检测与监测、既有建筑鉴定的 仪器设备、方法、原理,包括: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 仪器与设备、荷静试验、模型试验、结构检测技术、 动态测试与分析、岩土工程试验、桩基动测技术、既 有建筑鉴定、抗震试验、风洞试验、施工监测。 本书可作为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也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有限元数值分析的基本理论与仿真技术原理、有限元非线性方程求解理论、土木工程各类问题分析基本理论。本书是按照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具体工程问题的原理和过程来编写的,突出了有限元数值仿真的前后处理方法、有限元计算误差估计和自适应性分析方法,并比较详细的介绍土木工程数值仿真分析应用实例,还专门说明了应用这些程序对土木建模和分析的有关技巧。本书所使用的大型ANSYS软件得到了ANSYS公司的授权。
BIM技术以数据信息为核心,能够将项目的所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建设项目全过程各个阶段的管理提供数据信息支撑。本书内容共7章,分别为:BIM的源起及其发展分析,BIM技术的特征表现与核心优势,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实施策略解读,BIM核心技术与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BIM硬件与应用软件体系的构建,BIM项目的决策、实施及BIM项目的应用实践。本书可作为建筑工程类及相近专业类院校的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作为项目管理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依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及其配套的考核评价大纲的标准员通用与基础知识要求编写。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用知识包括:建设法规、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识图、建筑施工技术、施工项目管理。下篇基础知识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市政工程、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检测、施工组织设计。
基于以人为本的总体观念,以“设计研究”为研究路线,在人类学、社会学、评价学、可持续建筑技术与理论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梳理出了质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与质性评价应用到建筑学领域的方法并对其实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论证,对建筑设计过程中“质”与“量”的相关要素进行了剖析,研究在建筑设计的早期如何通过对“质”性要素的控制引导建筑走向较高的效能,并建立了一种旨在作为设计工具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质性评价方法”( QEM BDP )模型,终通过一个设计实例进行方法检验与修正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GB50854—2013)、《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2015定额)《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以及其他相关计价文件为主要依据进行编写。重点介绍工程量清单计量与计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近几年造价师考试案例,并附有习题,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造价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有据可考,自来水输送入户直到19世纪之后才逐渐普及。私营企业是这场运动的先驱,它们创建和运营了欧洲和美国的 批供水网络。然而,当供水服务成为基础性、普及性之物时,承包商却被君主(政府)从这一领域扫地出门。 克里斯托夫·德费耶从稀缺的、(或)尘封已久的资料中,追溯了伦敦、纽约和巴黎这三个大都市的发展历程,再现了供水网络创建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技术的丰功伟绩、形形色色的人物和闹剧,以及滑稽可笑的情节,发掘出世界三大都市那段不为人知的辉煌历史。
《如画观法》是作者王欣对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空间营造的结构意识与观想方法的探讨,并借助此视角,展开绘画语言向当代建筑设计转化的一条途径,展望一种“师法自然”的设计思路,借此试图寻找中国本土建筑学的诗性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