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分别从临时配套设施、建筑工程常用设备、各分项工程施工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施工安全文明操作进行解析。全书在内容上首先从建筑工程的配套设施安全文明布置进行讲解,其次介绍建筑工程中常用设备的安全文明操作,*后对建筑工程中的各分项安全文明施工的细节进行详细的剖析,这样层级分明,可以快速帮助读者找到自身需要的知识点,从而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书内容简明实用、图文并茂,适用性和实际操作性较强,可作为从事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企业培训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依据*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和2014年公布的土木水利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结合《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等规范规定的国家职业标准编写。
《建筑概论》(第四版)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编而成的,本书由共6章,分别是:建筑基本概念、建筑设计、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设计、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及城市及居住区规划简介。本书的特点是着重于建筑学的基本知识介绍,使读者了解什么是建筑;影响建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建筑物是如何设计、落成的;建筑与相关专业的关系等。本书的建筑构造部分强化了构造原理的内容;弱化了构造的具体做法。 本书是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建筑学知识的*基本的教程,无论是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工作,还是从事建筑管理工作,都会有所裨益。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鉴定事项委托接受与中止、鉴定组织、回避、鉴定准备、鉴定期限、出庭作证)、鉴定依据、鉴定、鉴定意见书、档案管理等。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3月1日开始实施。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室内环境;6.建筑设备。 本规范局部修订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23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8、4.1.3、4.1.9、4.1.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本书基于建筑木材相关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常见的木结构建筑体系。第一部分“作为建筑材料的木”,从树木的生长开始,解释木材的特性和制作过程,并介绍了现代常用的木材产品。第二部分“作为建造体系的木”,顺着木结构发展和演变的线索,系统地梳理了各类木结构体系的建构逻辑和建造要点。第三部分“作为建筑构件的木”,从基础、墙体、楼板、屋顶等建筑子系统的层面,讲述木材在建筑不同部位应用时常见的构造做法。这三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内容涵盖了木结构的历史发展、力学原理、建构逻辑、构造做法乃至常用构件尺寸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本书重点鲜明、翔实全面,非常适合具有一定建筑构造知识且希望快速了解木结构建筑设计的建筑学及相关专业读者。需要注意的是,构造设计与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密切相关,因此本书
本教材是古建筑工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之一。结合《古建筑工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对各职业技能等级的彩画工应知应会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具有科学、规范、简明、实用的特点。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古建筑彩画发展简述,古建筑彩画颜料、辅助材料及主要工具,古建筑彩画种类、等级与配置,彩画施工基础知识,各类彩画的等级划分和施工方法,彩画主要施工工艺及操作方法,彩画保护、修复、复原技术,彩画质量问题与防治,绿色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工具制作与现代化设备应用,彩画预算定额。 本教材适用于彩画工职业技能培训,也可供相关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使用。
本系列图书根据《16G101-1》《16G101-2》《16G101-3》三本新图集以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 》(GB50010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 》(GB50011 2010) 及2016年局部修订规范等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础构件的平法钢筋识图与算量,柱、梁、板以及剪力墙等主体构件,以及板式楼梯的翻样与下料。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一一解答了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中的常见问题,通过一些计算实例给出了钢筋的翻样与下料的方法,内容系统,实用性强,便于理解,方便读者理解掌握,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的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依据新颁布的《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由规范编制组根据规范修订中开展的多项主题研 究进行总结,将规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重点讲解,对 规范条文的规定做出溯源解释,并汇集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 防火规范》GB 50222 2017的背景知识和文献资料,以便于设 计、施工、建设、检测以及监督部门的理解和使用,方便该规 范的贯彻实施,指导内装修材料的选择,同时防止火灾的发生, 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推动道路塌陷隐患雷达监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指导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活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共分7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检测系统、道路雷达检测、检测成果及道路塌陷隐患信息管理等。本规范适用于应用探达检测技术进行道路塌陷隐患检测。
本书再度审视了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思想对建筑的影响。德里达曾以某种方式被邀请去参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场特殊的建筑实验,即我们所知的解构主义,请他证明建筑解构主义的合理性,并给予支持。他无疑协助了这场实验,调整了他的思想以适用于建筑解构主义,并且他和建筑师、建筑的对话组成了德里达思想遗产的一个部分。本书可以看作是德里达与建筑互动的一次回顾,但本书就他的思想内涵提出了一种略微不同的思考,同时特别关注了建筑教育方式与建筑实践方式。这样一本简要的入门书,对于建筑学生与建筑实践者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它就德里达思想如何融入对建筑产生影响的知识体系中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概述。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检验方法;5.粘结强度计算;6.粘结强度检验评定。 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558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11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同时废止。
西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 TL Xilie Jianzhu Gouzao Fangshui Tuji TL系列建筑构造防水图集
本书结合研究成果及工程应用,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抢修抢建材料的类别、性能、特点及应用,内容共分为10章,主要包括绪论、抢修抢建特种水泥、抢修抢建特种砂浆、抢修抢建特种混凝土、抢修抢建外加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注浆材料、防水材料、建筑钢材在抢修抢建中的研究及应用及新型抢修抢建材料研究及应用实例。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学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辅助教材,也可供有关设计、施工、科研等相关人员使用。 本书是根据军事工程及民用工程抢修抢建需求和特点,并结合材料发展趋势而编写的。本书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应用,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工程抢修抢建特种材料,包括抢修抢建特种水泥、抢修抢建特种砂浆、抢修抢建特种混凝土、抢修抢建外加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注浆材料、防水材料、建筑钢材在抢修抢建中的研究及应用等内容,
本标准共分8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基本规定;5.构件截面设计;6.节点设计;7.钢构件的防护;8.制作与施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编号为JGJ/T 471 2019,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