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将抗压强度在150MPa以上、使用寿命超200年的一类新型混凝土称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超高性能混凝土轻型组合梁是一种新的桥梁结构,由钢梁和超高性能混凝土薄桥面板组合而成,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收缩徐变小、开裂风险低、超长耐久等突出优势,应用于大跨径桥梁结构时,既解决了传统钢桥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易疲劳开裂及铺装层常破损的难题,同时也避免了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梁自重大、负弯矩区易开裂的弱点,应用前景广阔。本书系统介绍了作者研究团队5年来在此领域所做的原创性成果以及在大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本书可供桥梁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以及从事桥梁工程科研、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作者起先把唐诗放回历史的大背景下去读,以唐诗发展的轨迹为线索,突破传统,结合音乐、电影等审美对唐诗进行知识性解读;每篇又从诗人的命运沉浮、人生际遇、作诗缘起及影响等角度,对诗人进行中肯而不失趣味的介绍,很终撩起时代的面纱,让诗人从悠远的作品中走出来,走进我们的生活。《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内容契合现代人的心理。忙忙碌碌中或许容不下你往常零乱却真实的思绪;奔波的身影也不曾为你的低眉颔首驻足问询,甚至连你自己都遗忘了情感的私人场域。相隔千年的宋朝与今朝,有一样的繁荣,亦有同样被疏忽的落寞。
本书依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等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完整阐述并深度解析了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实例的手算过程和电算过程。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知识、框架结构工程实例手算解析、框架结构工程实例电算解析(包括PMCAD、SATWE、JCCAD、结构施工图绘制、框架PK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对比分析等5部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常用资料。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和混凝土结构设计新人的指导用书,也可供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及工程结构设计人员等不同层次的读者参考。
为实现韧性城市的建设目标,首先需要发展抗震韧性结构的关键技术和设计理论,有效提高强震作用下建筑和基础设施的震后恢复能力。本书以“材料—元件—构件与节点—结构”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抗震钢结构性能和设计方法,重点突出其中采用的新型自复位元件应用于结构的工作机理及其设计关键技术。包括:SMA棒材、环簧、碟簧的加工工艺与基本力学性能;基于SMA棒材的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基于SMA环簧的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基于SMA环簧的自复位阻尼器抗震性能与设计;基于SMA碟簧的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基于SMA的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抗震性能与设计;基于SMA的自复位钢框架抗震设计与地震损失分析。本书适合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和工程抗震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高校教师从事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参考。
动力学分析是索缆结构设计、服役期性能监测与维护、振动控制的关键问题。随着现代工程结构跨度和高度的不断增长,复杂索缆体系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此情况下,已有的针对简单、高效、高精度的解析方法来分析复杂索缆体系的动力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书主要介绍了基于动刚度理论的复杂索缆系统的动力分析理论方法,以解决复杂索缆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索力监测与识别、系统参数识别、振动控制、索缆疲劳状态智慧感知和疲劳寿命预测等问题。
本书内容以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院)在超高层建筑结构领域的工程实绩为主要素材来源,对承担的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多个企业重点项目的专题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主要聚焦超高层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地震作用输入的相关问题,二是结构地震响应的相关规律,涉及的三十多个问题大多是目前行业内关注的热点、痛点,或者设计人员存在疑问比较多或有不同看法的问题。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控制措施、设计方法、观点或建议,以及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新思路。 本书适合工程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为技术审查人员提供参考,同时适合建筑结构专业研究生参考阅读。
本书主要介绍了桥梁预制拼装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的关键过程和主要成果,包括多种快速拼装接头的研发,静、动力模型试验结果,现代化的构件预制工厂和流水生产线设计,现场快速拼装装置的开发,以及BIM信息技术在示范工程中的应用等。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比较了当前 外各类连接装置和构造,开展适合我国城市桥梁预制拼装的连接构造和连接装置的研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包括灌浆套筒--高强无收缩灌浆料连接构造、金属波纹管--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构造、承插式Member socket连接构造、插槽式Pocket连接构造。 2.对灌浆套筒--高强无收缩灌浆料连接构造、承插式Member socket连接构造、插槽式Pocket连接构造连接,通过大比例尺拟静力模型试验,开展了两部分内容,一是预制拼装立柱的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研究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二
本书依据国家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标准、规范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四章,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梁板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手算实例详解等内容。书中详细讲述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手算方法和手算公式,并列举了大量的设计计算实例,以供读者学习参考。本书可供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建筑工程院校各专业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依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等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完整阐述并深度解析了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实例的手算过程和电算过程。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知识、框架结构工程实例手算解析、框架结构工程实例电算解析(包括PMCAD、SATWE、JCCAD、结构施工图绘制、框架PK电算结果与手算结果对比分析等5部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常用资料。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和混凝土结构设计新人的指导用书,也可供网络教育、自学考试及工程结构设计人员等不同层次的读者参考。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编著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技术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将介绍建筑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理论、模型、方法和典型案例。主要内容包括:性能化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常用弹塑性分析模型;静力弹塑性分析、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逐步增量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精度分析;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在ABAQUS软件中的模型和算例,以及作者在上述软件中开发的适用于抗震弹塑性分析的数值模型。本书还将介绍一些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的研究进展,包括:结构多尺度有限元计算方法、结构倒塌模拟,以及基于倒塌的结构体系安全性研究。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近年来在建筑结构抗震弹塑性分析模型、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结构震害分析和抗倒塌措施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