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土木工程学术界广泛使用的开源有限元计算软件OpenSees的基本用法和编程入门,旨在帮助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学习使用这个计算工具、并利用这个工具更好地解决其科研中的难题。本书从很基本的OpenSees软件的下载与运行、分析基本步骤、简单的TCL语法开始讲解,进而对典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岩土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流固耦合体系的分析方法进行详细论述,并介绍了数值优化、将OpenSees改造为计算服务器、以及基于GID的前后处理等。很后介绍了OpenSees编程基础,包括源代码下载与编译方法、所需的C++基本语法、OpenSees中添加material和element的方法等,为不错用户基于OpenSees实现自己的科研想法提供帮助。
《鲁班BIM软件:土建数据模型》主要围绕“工程量计算的软件应用”这一主题展开,依托“鲁班软件”详细介绍如何利用软件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全书共分为三章,一、二章主要介绍电子文档转化,并以实际工程为案例,对软件建模进行整体剖析,通过这部分学习,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软件快速计算工程量的方法思路;第三章为软件基本应用,使读者能够加全面地学习软件,达到能够熟练运用软件算量的目的。 《鲁班BIM软件:土建数据模型》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相关专业及成人教育、相关岗位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造价编制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历时30多年,围绕三峡工程水工裂隙岩体防渗与加固问题,系统研究了湿磨细水泥浆材的制备、材料性能、颗粒细度检测与灌浆工艺等关键技术,涉及岩石力学、机械设计及制造、无机材料、光电仪器及软件开发和水利水电施工等多个学科,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形成了湿磨细水泥灌浆技术。为展现三峡工程的部分科研成就,《岩土工程湿磨细水泥灌浆技术》是以作者所在单位和从事三峡等大型岩土工程基础处理研究与应用的工作为基础,力求从湿磨细水泥灌浆的相关理论、灌浆对象特性,灌浆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灌浆工艺、现场灌浆试验、工程应用和施工技术标准等多个方面,对湿磨细水泥灌浆技术进行系统的阐述。 《岩土工程湿磨细水泥灌浆技术》内容丰富,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供从事土木工程和
灌注桩的承载性能与桩的几何尺寸、桩身强度、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效应等因素有关。桩土间的相互作用效应主要表现为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其作用特性。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其作用特性除与土层条件等因素有关外,还受施工工艺的影响。 工艺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灌注桩施工工序较多,施工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孔内事故;②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差别很大,桩基施工的质量差异性大;③灌注桩施工采用泥浆护壁,必然在孔壁形成泥皮,在孔底残留沉渣和扰动桩端土体,从而大大降低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使桩的承载力大幅降低,不能发挥其强度潜能。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具有很大的性,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往往表现出很大的离散
本书在研究节理面剪切渗流耦合以及节理岩体锚固机理的基础上,应用新型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耦合试验机进行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以及粗糙节理表面形貌的描述方法,分析节理面粗糙特性对渗流的影响,建立粗糙裂隙的渗流计算模型;应用数值方法模拟节理面粗糙度对水流流速不均匀性以及溶质移动路径和流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为受扰动影响下地下封存处置场的安全性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粗糙节理面剪切破坏机理和强度模型;粗糙节理面剪切渗流耦合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粗糙节理面渗流计算模型和溶质运移机理研究;裂隙岩体锚固机理和理论模型;锚固节理岩体计算模型研究及应用;渗透压力作用下加锚节理岩体损伤模型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概论》以时间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构建、形式、装修与雕刻、彩画等进行了介绍,并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中国古代建筑形式进行了鉴赏,包括私家园林、文化名楼、桥梁、书院和礼制祭祀建筑等。《中国古代建筑概论》在进行文字阐述的同时也加入了大量的图片,不仅起到了对理论内容的补充说明作用,也使得理论内容变得更加可观可感。《中国古代建筑概论》逻辑清楚,论述翔实,可以为广大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一条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情况的新途径。
《基础工程施工》按照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程序将地基土、地基工程、基础工程等内容分成7个项目,每个项目安排了若干个具体任务,设定任务目标,技能培训目标。在内容选取时,按照施工方案编制所需的施工准备、程序、材料要求、机具设备选择、施工方法选择、施工质量及安全措施为主,辅以适度的基础理论,对照新国家规范、规程、标准。 全书力求语言简洁、图文并茂。除了沉降计算和基坑工程中出现了部分较长的公式外,基本摒弃了复杂的理论。 《基础工程施工》的7个项目分别是:岩土性质分析、土方工程、地基加固处理、排水与降水、桩基础、常规基础、基坑支护。 《基础工程施工》适用于土建类、市政工程类各专业,可以作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等专业学校、本二应用型院校的教材,还可以作为施工单位的技术人
《土木工程力学(上第2 版)》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内容进行了 有机整合,删掉了不必要的重复,突出土木工程特色 ,形成了土木工程力学新体系。 上册分12章,主要内容为绪论、力学基本知识、 力学计算基础、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平面静定桁架 、静定梁、平面静定刚架、三铰拱、静定梁的影响线 、摩擦、空间力系、重心及截面的几何性质;每章后 有习题课选题指导。并配有习题册及答案。 本书可作为建筑工程、交通土建、交通工程专业 的教材.也可作为非土木专业如工程管理、环境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城市规划、测绘、安全、建筑学等 专业的参考书,同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石青、杨爱荣编写的《水工建筑物(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服务能力项目课程建设)》是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服务能力项目——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成果之一。全书分为八个学习情境:主要讲述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工作原理、形式种类、适用条件、设计方案。每个学习情境后都附有技能训练,供学习者选做。 《水工建筑物(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服务能力项目课程建设)》可作为高职高专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灌溉与排水技术、城市水利等专业的培训教材或参考书。